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宋时行 > 分节阅读 216

分节阅读 21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果奇佳。嘿嘿,为了这坛子酒,大兄可是用苏学士的墨宝才换回来。”

张先生,便是为玉尹诊治的那位杭州名医。

其人名叫张帆,因生的一张奇长马脸,故而又称马面张。

医术确是没的说,或许比不上安道全那种能起死回生的本领,但也确是有真才实学。

这马面张和玉尹的关系普通,但却和张择端关系甚密。

一来二人同姓。说起来五百年前也是一家;二来嘛,马面张生性好画,犹爱搜集东坡居士的墨宝。在东京,苏门四学士的物品,被严令不得流传。可是在杭州,这禁令却形同虚设。当初苏东坡为杭州知州时,不仅仅疏浚西湖,建筑长堤,更开通茅山、盐桥两河,疏浚六井。使得杭州百姓所饮用的水源甘甜清冽

此上种种,也造就了苏东坡在杭州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所以他的墨宝,自然为世人所青睐。

张择端在书画院时,曾偶然得来苏东坡的墨宝,一直珍藏在身边。

而今却为了这一坛子酒。不惜用最爱之物去交换,怎不让玉尹心中感动

同时。也说明马面张这坛子药酒的不凡之处。玉尹忙起身想要向张择端道谢,却见张择端一摆手,上前一步把他按在了椅子上,“小乙这身子,确需要早些将养好。

我和少阳日后前程,都寄托小乙一身。区区一副画,又值得甚再说了,那墨宝虽是我所有,但并不为我所喜,所以换了便换了,当不得大事,小乙休要多言。”

心中,顿涌起一股暖流。

玉尹把感激的话语,重又咽了回去,只朝着张择端一笑,“如此,小乙却之不恭了。”

“老高,老高,快些把这劳什子拿去烹了。

对了,你顺便再去一趟金匮堂,寻了那马面张便告诉他,要与小乙用,让他配一副药来,休要多了这劳什子的滋味。”

高世光在外面听到叫声,忙慌慌张张跑进来。

从陈东手里接过了那只鳖,又应了一声,便退出正堂。

张择端把酒坛子放到一旁,和陈东在堂上坐下。

玉尹这才开口道:“两位哥哥,这几日在杭州城里,可看出了什么端倪”

陈东一笑,“似乎那位李知州对小乙你,并不甚欢迎。”

“哦”

陈东起身,倒了两碗水,给张择端递过去一碗之后,便沉声道:“杭州府而今,军备松弛,毫无兴复之气。此前方逆作乱,令东南生灵涂炭,这杭州府更首当其冲。我与大兄这几日,行走于坊巷之间,所见尽是满目疮痍。李知州对应奉局的事情,也不甚放在心上,小乙此次前来,难免会让他生出官家对他不满的想法。

还有,我还打听到,应奉局开设数月,那李梲将应奉局一应钱粮尽数扣压,用来修缮他自家府邸。小乙一来,他便少了许多进项,所以内心里对小乙便夺了提防。”

玉尹听了,眉头一蹙。

“如此说来,便我就任,也得不来钱粮”

陈东冷笑一声道:“单一个兵寨数百人空饷,每月便有千余贯。

以前,他李知州一人独揽大权,过的好不快活。而今小乙却跑来分他进项,岂能让你如愿君不见小乙来杭州已有十余日,那李知州除了头天与小乙见过之后,便无任何音讯。想来那厮正琢磨着,如何把小乙赶走,断然不会遂了小乙心愿。”

“李梲,好像是崇宁年间的进士吧。”

张择端突然开口,也使得陈东愣了一下。

“是啊,那厮是崇宁二年进士。”

“呵呵,那就对了,李知州对小乙不满,恐怕不仅仅是小乙要分了他权柄,少不得还受了指使。小乙此前在东京,可谓是得罪了许多人,虽说如今来到了杭州,那些人又岂能轻易放过莫忘记了,这杭州也是蔡相的根基所在,说起来这李知州虽投靠了太子,但也是蔡相门生。小乙若真个掌了权,岂不是让东京那些人失望”

陈东听了,立刻点头。

“着啊,却险些忘记了此事。”

玉尹倒吸一口凉气,脸上旋即露出苦涩笑容。

蔡党与他,说起来虽没有过正面冲突,可这恩怨纠葛之深,却也令人心生畏惧。

便是有皇太孙赵谌护佑,怕也难以周全。

“如此说来,我来这杭州,岂非寸步难行”

“怕不仅仅是寸步难行,更是暗藏杀机小乙主应奉局兵事,若不能尽快整备,早晚会遭人弹劾。没错,应奉局兵事而今为李梲所掌,但说到底,小乙才是应奉局都监,更是这应奉局兵事的主官。若这兵事始终不得整备,自少不得要拿你问罪。

我想,那李梲断然不会轻易交出兵权。”

大观元年,杭州被升为帅府,掌东南兵事。

但自方腊之乱以后,两浙路都监人选悬而未决,也是东南兵备松弛的一个主要原因。

加上杭州总管尚未就任,所以杭州军政,尽归李梲所控。

在此情况下,李梲要想为难玉尹,还真就不成问题玉尹听了张择端这一番话,不由得眉头蹙的更紧。

想要破了这个局,便需要从李梲手中,讨来兵符。

可问题是,该如何讨要呢

玉尹忍不住挠了挠头,把这件事暂时抛在了脑后。

“对了,我听人说前任知州蔡鋆,是遭人刺杀而亡,也不知道,那凶手可否抓到”

第232章 杀人者,武松

也许在外人眼中,一个屠夫,做到了正八品的武官,绝对是一桩光宗耀祖的事情。可谁又能想到,在不知不觉中,玉尹已经成为整个大宋官僚体系的敌人,而且还结下深仇大恨。

白时中等人,不会和他善罢甘休。

李纲李若水这些人,也未必看他顺眼。

便是那种师道、姚平仲等武将,说不定也会认为,玉尹是小人得志。

既然已经仇人满天下,玉尹又何必放在心上早在他离开东京之前,黄裳就si下里提醒过他,此行杭州,绝不会如他想像中那么简单。东南乡党情结极重,加之其商业发达,也造成了东南人的利益观念极强。他们很抱团,同时又极其排外。如果有人要侵犯他们的利益,nong个不好,便会ji起他们强烈的报复,造成严重后果。

对于东南地方人的乡党情结,玉尹所知不多。

但有一点他却知道,历史上北宋南迁,在杭州建立行宫之后,老赵官家也有过北伐之念。

比如宋孝宗在位时,便数次提议北伐。

时大宋库府充盈,民间士气高涨。而北方各地,希望老赵官家北伐的呼声也从未断绝过。

然则东南商贾,却担心因北伐而产生的庞大军费支出落在自家头上,便极力反对北伐。而历史上唯一一支因为不发军饷便不肯开拔的军队,也正是在那个时代出现。

面对种种压力,宋孝宗唯有放弃北伐之念,偏安于东南一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