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宋时行 > 分节阅读 89

分节阅读 8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并未吃什么饭菜。加之后来一场搏杀,又仓皇撤离,早已经是饥肠辘辘。以他而今食量,这一盆馒头根本不够,更何况是两个人用只是碍于余黎燕是个女子,他也不好太放肆,吃了个六七分饱便停下来,没想到还是让余黎燕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你好大食肠”

玉尹拿着最后一个馒头,露出赧然之色。

余黎燕笑了,“你食吧,咱已经饱食不过看这样子,怕是你也吃不得饱方才任老公来,想必你也听到了一些”

玉尹一口馒头刚咬下来,被余黎燕这一句话,问的顿时咳嗽连连。

看着他狼狈的模样,余黎燕笑得非常开心,给他倒了一杯水,“怎地,你以后有何打算”

“打算”

“左右你在阳曲是待不得,倒不如同咱一起走。

咱也不瞒你,咱是大辽国蜀国公主耶律余里衍,余黎燕是咱的汉家名,倒也不算骗你。咱见你使得一手好拳脚,杀起人来,也颇爽利,是个好汉不如随咱一同走,虽则我大辽国已比不得当初,却也能给你一个富贵,不知你意下如何”

去大辽国

玉尹打死也不愿意

别说他有了家室,便是没有燕奴的牵挂,他也不会跑去做一个辽国人。

玉尹骨子里,还是有些大汉主义情节,对于充当异族走狗,颇为排斥。这要在后世,该叫做什么

汉奸

难道日后名留青史,也是以汉奸之名

便不能名留青史,也不可遗臭万年,这是一个原则问题。

玉尹犹豫了一下,摇摇头苦笑道:“蜀国公主高看小乙,是小乙的福分不过小乙在开封还有家室,妻子正倚门盼着小乙回去,怎可以抛弃妻子,去寻求富贵”

“你,成家了”

“嗯”

余黎燕脸上露出一抹释然之色,“一直觉得,汉儿多薄情没想到你这南人,却是个有情义的家伙。也罢,人各有志,你不愿随咱走,咱也不勉强。明日咱带你出城,便各奔东西。至于以后咱觉着怕是没机会再相见,便后会无期吧。”

不知为何,余黎燕这些话出口,玉尹感到了一丝黯然之意。

难道说

脑海中那道灵光,似乎清晰了不少,玉尹搔搔鼻子,半晌后轻声道:“公主何故在此”

余黎燕苦笑道:“去岁那些生番围攻青冢寨,咱与四哥带人突出重围。当时父皇下落不明,上京更已经沦陷,咱也无处可去。好在当初大哥曾密令任老公来到阳曲,咱与四哥商量后,便来到阳曲,一边躲藏,一边托任老公打探父皇消息。

两月前,父皇自阴山室韦谟葛氏借来兵马,咱才得到了消息。

本打算立刻前去投奔,不想却听说萧贼要出使大宋,咱便和四哥商议,准备在太原伏击萧贼。想着若杀了萧贼,能促使你们那位大宋皇帝下定决心,与父皇联手抗击女直没想到,萧贼竟带了善应前来。四哥虽勇,却非善应对手,以至于功亏一篑”

善应

这名字听上去,似乎非常耳熟

玉尹可以起誓,他应该在什么地方听说过这个名字。

善应,想必就是那个精瘦的汉子长街上他一声历啸,竟有勾魂荡魄之力,恐怕对了玉尹终于想起来,当初燕奴教他八闪十二翻时,曾提过当世几个宗师级的人物。莫非今日见到的那个精瘦汉子,便是九儿姐之前所说的那个善应

玉尹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凝重之色。

不过随之而来的,确是一个让他自己都感觉有些疯狂的计划

第六八章 月夜

太原的夏夜,很生动。

一轮皎月高悬于天空,把阳曲县城笼罩在一层薄薄的,如雾一般,迷蒙的银白中。

没有风,天气也不算热。

坐在小院里的石阶上,耳听隐隐蝉鸣,别有一番好滋味。

玉尹拿出那支嵇琴,在院子里坐好。

已经有许久没有使过琴了,心里面不禁有些意动。

调了一下弦,用弓子在琴弦上轻轻拉了一下,嵇琴顿时发出如泣如诉的幽幽呜咽。

如此仲夏良宵,怎个不让人心生感触。

在沉思片刻,玉尹奏响嵇琴。

那乐曲旋律柔美,一改二话幽怨悲戚之声,委婉质美。

余黎燕原本已经睡下,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嵇琴声,不由得一怔,披衣走到窗前。透过薄薄窗纱,却见玉尹瘦削的背影,在月色中更显出一种难言的孤高气质

“三哥”

余黎燕忙揉了揉眼睛,这才认出院中那人并不是她的三哥耶律挞卢,而是那个南人玉尹。不得不说,玉尹的嵇琴真个优美。此时他演奏的,正是后世一代国乐大师刘天华的作品月夜。据说,在1918年夏天,刘天华在月下纳凉,突然触景生情,信手操起二胡望月抒怀,乐思入流,于是便有了月夜初稿。而后时隔六年,月夜定稿。甫一问世,便被无数乐家称赞,并且迅速流传开来

在后世二胡评级考试中,月夜也是一首必考曲目,更被列入二胡十大名曲。

玉尹当年学二胡时,曾对此曲下过苦功夫。

而今景色,正恰恰和了当年刘天华创作月夜时的心境,不由自主把自己带入曲中。这曲子,以级进为主的旋律进行,不时会出现六度、七度和八度的大跳音阶,跌宕生姿,不拘一格。

余黎燕也曾酷爱嵇琴,更下过一段苦功夫。

如此优美乐曲,她从未听过,不禁侧耳聆听,细细品味。

余黎燕可以肯定,玉尹使琴的手法,绝对是独创,她可以品味出玉尹的每一个细微动作。

那如同春蚕吐丝,连绵不断的曲调,每断尾句固定的终止型,绝对是一种创新

一唱三叹

这也是月夜一曲采用展衍旋法之后,所产生的独特效果。

“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这是唐代诗人刘方平的月夜一诗,恰好与此时景致吻合一处。聆听着乐曲,余黎燕闭上眼睛,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这首月夜诗,并伴随曲调,幽幽清唱起来。她的声音很甜美,当年在上京时,曾被许多人称之为辽人的黄鹂鸟。

可是现在

余黎燕唱着唱着,竟忍不住生出了悲戚感受。歌声伴随着嵇琴声,更催使的余黎燕泪流满面。曾几何时,她就像而今这般模样,无忧无虑的在父母呵护下快活歌唱。余黎燕的母亲,便是天祚帝文妃萧瑟瑟,出身于大辽豪门,乃国舅大房父之女,才华横溢,文采卓绝。母亲如此出色,身为女儿的余黎燕自然家学渊源。

可惜最后,母亲被萧奉先所陷害,为天祚帝所杀。

不仅是母亲,连同余黎燕一母同胞的哥哥,也就是天祚帝皇长子耶律敖卢斡,也惨死于天祚帝之手。

对于天祚帝,余黎燕又敬又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