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斜风 > 分节阅读 324

分节阅读 32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拉约维夫在地图上用力咆哮着:“出兵中国,圣彼得堡疯了我没有疯”

圣彼得堡发给东西伯利亚总督的命令是明确的,鉴于圣彼得堡已经提供了一个步兵军的兵力到远东,那么东西伯利亚总督应当履行自己的承诺,果断地对华开战,至少要趁着大清朝脆弱无比的机会,从大清朝的国土获得最丰美的一块。

对于这个“黄俄罗斯”的计划,穆拉约维夫曾经是最坚定的支持者,只是现在形势变了,他不再坚持对华开战,而是要求与虹军进行接触,不然俄罗斯帝国即使在东方占领一两块地盘,也会在中国人的攻击之中变得危机四伏。

他不知道国内的那些大人物是不是疯了,他承认曾经向这些大人物提供了错误的信息和过多的信心,但是事实已经摆在他们的面前。

全世界最强大的法兰西陆军,即使投入一个师还要多的兵力,还是在上海附近与叛军打成了平手,报纸上有整版整版的报道,如实地记述了法兰西陆军自滑铁卢战争以后最掺重的挫败,数千名法兰西军人在血泊中呻吟。

而作为这次作战的最大牺牲品,俄罗斯远征军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他派到上海的四千五百名远征军只有不到二百名回到了远东,其中还包括了七十六名逃兵,而虹军的俘虏营已经有着上千名俄罗斯俘虏,甚至有大半营的俄罗斯远征军集体向虹军投降。

除此之外,在上海租界还有一千名俄罗斯远征军被背信弃义的法国人与英国人集体缴械,根据一些小道渠道获得的消息,为了换取中国人的合作,英国人甚至准备把这些可怜的远征军交给那些凶残的异教徒。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帝国拿什么去远征中国,实现黄俄罗斯的宏图

第495章 对华战争的选择

穆拉约维夫把全部的怨气都洒在了圣彼得堡的大老爷身上,那些呆在别墅的大人物只知道催促再催促,根本不考虑远东的实际情况。

他们说的没错,国内已经按照东西伯利亚的要求,派来了一个军的援兵,严格来说是整整三万人,但是问题是他们没有想到,从国内出发的话,大部分地区要经过一年的时间才能抵达远东,有的边远地区甚至达到了两年之久。

因此远东部队的实力不但没有得到增强,反而因为穆拉约维夫无私地向上海派出了四千五百名远征军而受到了严重的损失,到现在为止,到达远东地区的援军不过是六千名而已。

可六千人根本不能与久经训练的远东俄军相提并论,他们是一群人渣、逃兵、流放犯、政治犯、死囚、强奸犯,总而言之,他们距离一名合格的军人距离还有整整一万俄里,更重要的他们是在寒冬之中冲破了冰雪的阻止,行走了几千公里才抵达远东,到达远东的时候,已经有数十名流放者冻死、饿死或是病死了,更多的人在饥寒交迫处于冻毙的边缘。

国内的大老爷只看到穆拉约维夫现在的兵力超过了原有的数字,根本没看到这些流放者大半都倒在病床上,他们许多人来自于相对温暖的地区,直接被西伯利亚的寒风冻跨了,还好春天的到来让他们勉强能站起身来。

但还是有数十名流放者没有坚持过这个最寒冷的冬天,而且现在还是有零零星星的流放者成为西伯利亚的新墓碑,而更多的流放者还需要足够的休养时间才能恢复原来的健康与勇气。

现在圣彼得堡的命令是必须在一个月内实施对华开战,否则等中国的内战决出胜负的话,俄罗斯帝国可能付出无数的金卢布而一无所得,但是穆拉约维夫本人却认为现在根本不是开战的好时机。

最乐观的估计是再等三个月,等到了一八六七的夏天再实施对华作战,那时候不但先期抵达的流放者,而且还有大队后继的流放者抵达西伯利亚,将大大充实远东俄军的实力。

要知道,中国皇帝与他们的贵族似乎已经对夺取内战的胜利失去了最后的信心,以往他们大量从黑龙江地区调集兵力入关作战,导致关外防务空虚,给了俄罗斯人最好的机会,而现在他们反而从关内调出一两支小部队,虽然这只是象征意义而已,但是根据穆拉约维夫的了解,中国皇帝随时可能出逃关外。

因此现在开仗是不可能,穆拉约维夫决定给圣彼得堡一封强硬无比的回电,只要他在西伯利亚总督这个位置上一天,他就不同意冒然对华作战,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只是远在远东的穆拉约维夫是不知道圣彼得堡那些大老爷的苦心,现在对华作战已经成为圣彼得堡最关健的问题,甚至超过了对法借款与英俄谈判,以及从美国购入一批军火的话题,大家都在期盼穆拉约维夫能早点征服中国,让大家好松一口气。

对华作战现在是财政上的极大负担,从最初一次性只需要几千金卢布就能承担,到现在一次性的拔款达到几十万金卢布,有些时候甚至要几百万金卢布的投入,而且这还是一个无底洞,吞噬帝国所有的资源,从人力、物力到无形式的支援,对华作战的需求虽然不象克里米亚那样是一次性的大失血,把这个拓土万里的大帝国打得颜面全无,经历二十年时间才恢复过来重新实施对土耳其作战,但也是慢性的失血。

虽然克里米亚停战之后,俄罗斯经济在缓慢地进行着恢复,但是看到对华作战甚至到了有时候一天支出几万金卢布的时侯,整个帝国都知道对华作战不应当拖下去,这些宝贵的金卢布应当放在帝国的其它方方面面,大失血之后的帝国太需要金钱。

这些金卢布应当是一家又一家新工厂,一所又一所新学校,一段又一段新铁路,一次又一次地对下层施恩,或是其它更有意义的事情,但事实上这些金钱却花费在对华作战这个大目标之上。

但是谁也没有勇气提出断然停止对华作战,停止俄罗斯帝国长达两百年在远东的谋划,要知道对华作战支出虽然浩大,但是比起克里米亚战争来说,支出只是九牛一毛而已,对华作战对于俄罗斯帝国来说是只是麻烦而已,而非不可突破的阻碍,更重要的是前期投入了那么多资源,甚至付出俄罗斯远征军在上海附近毁灭性的损失,还有几万名流放者被国内被驱逐到远东,现在停止的话,如此巨大的损失谁敢承担。

更重要的是,这是对国内那些所谓民主派、征服民族、农奴或是其它反对沙皇派系的最大鼓励,要知道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大大鼓励了这些对沙皇素来不敬的人,现在在国内的某些边疆地区,比方说高加索地区,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战斗,而在远东的全面失败,会让这些人欢呼雀跃,发动一次又一次的起义。

俄罗斯帝国不能犯着这么大的风险,而且一个远东强国的崛起,对于俄罗斯帝国来说是最不幸的一件事,虽然远离俄罗斯帝国的核心区,但是代表着俄罗斯在东方的一切拓展都化为无用功,甚至还要倒退。

因此圣彼得堡的大人物已经定下了一条目标,只要这场战争的规模控制在一定限度之下,俄罗斯将以很大的人力与物力来进行这场战争,现在有争议的只是开战时间问题而已。

圣彼得堡认为现在春天已经来了,正是对华作战的最好时候,而作为现地指挥官的穆拉约维夫虽然也是一位贵族,但他认为现在还不是开战的最好时机,最好能拖迟到夏天中期,最好是到初秋才开始这场战争。

战争即将开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