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斜风 > 分节阅读 321

分节阅读 32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处都能看到没了铁杆庄稼的旗人在那里闹事,内务府用尽心意,才调了几百石带壳的小米,只是这些小米多半都发黑了,根本不能食用,以至引发旗人在北京闹了一大场。

此前还能利用洋人出兵讨伐匪军来声张声势,只是洋兵虽好,可是解决不了北京城内几十万旗人、官员、闲杂人等的吃饭问题,以致于今年过年都闹了好些民变。

按照一些大臣私下的说法,如果再闹下去的话,说不定会闹出第二个天理教之变,当年天理教可是勾结宫内的太监杂役一路杀进了紫禁城,一想到这一点,满汉文武都觉得睡不着觉。

可是新年刚过,形势又再度恶化了,先是法军与俄军在上海附近大溃而归,接下去又传出法国人与匪军谈判的情况,现在北京人已经不敢称他们“红贼”,而是敬称一声:“柳家军”,省得虹军进城以后找他们算账。

洋兵是指望不上了,大家原本以为耳根能清净,没想到俄罗斯驻北京的使节团却开始折腾,开始他们说得挺好听,愿意借大清朝一大笔款子不说,还可以赠给大清朝洋枪数万杆,只是大清朝的官员总有几个是通晓事理,很快明白这几万杆洋枪都是俄罗斯国内退役的旧枪而已,而且他们还大有用意。

他们要割地,而且一割就是几百一千里,不肯割就率几万精兵杀过来,实际大清朝的文武官员未必不想割地,只要能先平了红贼再说,哪料这些俄罗斯人要争的是关外的满洲龙兴之地。

现在关外的守备由于天国变乱的关系,虚弱得厉害,马队先后调入关内,甚至连大批西丹都调进关来,但是俄罗斯人的要求太过份,他们居然想要整个关外。

关外是大清朝的根本,大清朝入关两百年,始终打着关内如果支撑不住就立即退到关外的主意,俄罗斯人准备把关外吞吃干净,这是要绝了大清朝的后路。

因此已经有一些满洲官员提出建议,认为现在可以迁都关外,红贼兵势太盛,对了关外遇上大清马队也是无用,但是这样的奏折被咸丰爷骂得狗头喷血:“红贼未至,尔等心中贼已至”

要知道当年的太平军北伐军都一路打到了天津郊区,咸丰依然没有动摇的表示,何况现在红贼尚远在江南。

只是接下去坏消息是一波接着一波,军机处的军机章京日夜奔走,不得片刻闲瑕,虹军自从与洋人私下议和,已经派遣重兵四处出击,屡屡夺占了清军地盘。

先是镇江与金陵附近的江南大营与僧格林沁在虹军压迫之下,被迫退出江南,渡江之后只有二万二千人,滞留江南未归几达一万三千人之多,这让咸丰好几天都吃不下饭,连最宠信的兰贵人都难得见得一面。

接着又传来了红贼兵出皖南的消息,没几日已经传来了芜湖失陷的消息,而且红贼势如破竹,又有江西贼出兵策应,皖南全境失陷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这可让咸丰爷越发食不下咽,不知道如何是好,一想到苏南与皖南全境失守,红贼占据整个江南,偏偏找不出什么办法,咸丰就心急如焚,动不动就痛打宫女、太监。

整个北京城都在寻找着办法,咸丰特地法外开恩,中外人等只要有保国奇策,都可以直抵御前。

只是这一下子就惹了马蜂窝,咸丰爷平时要看的奏折是有数量限制,事实上一个人在没有秘书班子的情况下,能处理的公文也是有限制的。

即使在战争期间,咸丰一天要处理的奏折也不过两百件而已,而全国能有资格直接给他上奏折而无需转奏的大臣也不过一二百人而已――这样的直接上奏权是一种特权,如果有资格上奏的人太多,咸丰帝就会被奏折所淹没。

可是现在,咸丰却发现自己被所谓:“救国奇策”所淹没了,一天要处理四百件以上的公文,而且许多奏折又臭又长,却没有任何的意义,只是要官要钱要粮。

这还算是好的,有些折子建议用藤甲兵破红贼洋枪队,说是当初破俄兵时藤甲兵曾立奇功,有的则建议大清兵尽弃鸟枪不用,用精骑铁甲破之,还有的更奇谱,要请檀道济出兵。

咸丰原本以为能得到一个诸葛亮,哪料想这些上书没有一个靠谱,气急攻心更加身虚体弱,偏偏这个时候来了一剂大补药。

先是僧王、和春两人联名上奏,奏称已经奉诏北撤徐州,接下去的消息更加震动,说是总兵张国梁为国有奇勋,与贼交战经年,力保东南四年不失,侍郎曾国藩练兵于草野之中,光复两湖,破长毛于湖海之间,功业本朝第一,故此宜有王侯之赏,请依三顺王、续顺公例以明赏罚。

“王侯之赏”,实际关健在于这第一个字,大家都明白得很,僧格林沁与和春是建议封张国梁与曾国藩为王,何况僧王与和春生怕中枢搞不清楚,还特意加了一句“请依三顺王、续顺公例”,整个北京城被这个消息炸翻了。

多少年了,多少年了多少年了

自从三藩平定之乱,大清朝就没有考虑汉人封王,至少封公侯的汉人那也是屈指可数,可是现在一口气要封两个汉人为王。

何况张国梁与曾国藩现在可是败军之将,曾国藩丢失江西全境,仓皇逃回湖南不说,最近反攻南昌更是败得一败涂地,而张国梁更是将不战而走,直接退往江北,江北大营已经成为历史而已,怎么能为这两个败军之将封王

满朝皆是可杀之声,特别是曾国藩的多年知友倭文端更是站在最前线,每天都是一封奏折,甚至提出了“不诛曾国藩不足以谢国人”,一片嚷打嚷杀声。

只是大家炮轰个不停,却没人敢把火把烧到僧格林沁与和春、胜保的身上,这三位虽然是败兵之将,却是主持着整条江淮防线,万一江淮防线被红贼捅穿,那么就是大清朝往哪跑的问题了。

何况这三位都是八旗,僧格林沁还有情可原,是蒙八旗,而和春与胜保都是真正的满洲勋贵,他们都提出这样不智的建议,可以想见前线的战线危急得怎么样的程度。

很快就传来了那位可能要封王的曾国藩的消息,他十万火急地报告:“红贼第二军主力五万有奇倾数入湘,湘省被陷县城十二座,长安危急,请急拔部款五十万以救急”

炮打曾国藩的声音一下子就全停了下来,即使是满人都知道现在两湖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而现在又传来了更坏的消息:“扬州陷落,托明阿与德兴阿两位大帅冒死突出扬城,集合旧兵力图反攻”

因此咸丰爷觉得自己头皮都炸了,他转头朝着恭亲王道:“老六,你有什么主意没有国家到了这个时侯,你得站出来了”

第491章 岭南

只是咸丰虽然想把恭亲王推出来,可是奕欣却不领情,他毫不客气说道:“陛下,你何必把我架在火上烤,我无才无德,哪堪大任”

咸丰虽然自己这位皇弟心中有些怨气,但是现在这个时侯却不能不用他,不由转身向身边的肃顺求助:“肃老六,你也是老六,你就帮我在老六面前说句好话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