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斜风 > 分节阅读 154

分节阅读 15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队了,可是在这些入伍才一个多月的军校生却觉得磐石营在许多方面都太粗糙了,而且更重要的是那一批行政干部。

这两个连队的行政干部是柳畅重点培训的对象,现在他们已经表现出潜质来了,无论是实务还是宣传上,都是可造之材,因此孙胡子才一改自己过去对善叶军校的观点,决定多要几个干部回来再说:“检点,那就太好了”

柳畅也询问着善叶军校在这次治安战斗中的表现,当他知道善叶军校完美地完成了战斗任务不说,而且在人心控制上也是颇有成绩的时候,连连点头:“不错,不错,以后军校毕业生要担起更重要的作用来,现在你们不抢军校毕业生,到时候就抢不到了”

大家以为柳畅只是说笑而已,而柳畅又询问了一句金汤第二连的表现,孙胡子也把金汤第二连的表现夸成了一朵花,不管怎么样,这可是柳畅的警卫部队:“很不错,警备任务完成得很好,检点,我觉得金汤第二连也轮到扩充编制的时候了”

柳畅对于孙胡子的建议虚心接受:“没错,是轮到金汤连了,他们负责留守磐石寨,耽误了各个步兵营也要好好扩充一下了”

那边云天纵倒是问了一句:“现在马上就要与张玉良交仗了,有这个时间吗”

“有”柳畅回答了一句:“兹命令”

所有的军官立即严肃起来,原来在说笑的也站得笔直:“留守磐石寨之金汤连扩充为金汤营,金汤第二连扩充为金汤第二营,皆使用两步连一炮排之丙种步兵营编制”

那边当即就有石汀兰把柳畅的命令记了下来,虽然是丙种步兵营,编制只有两个步兵连及一个炮兵排,但怎么也是有了步兵营的架子,金汤连系统扩编成两个步兵营,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柳畅倒是询问了一句朱顿与霍虬:“朱营长,霍团长,你们扩编出一个步兵营,有把握没有”

“有”

这是很自然的答复,因此柳畅当即下达了第二道命令:“以龙枪营为基干,扩编金华独立一营,以楠溪营为基干,扩编金华独立二营,孙力行,你有把握没有”

磐石营没有龙枪营与楠溪营那样的家底,但是这样的机会孙胡子也不会错过:“没问题”

“好以磐石营为基干,扩建金华独立三营,以上三步兵营由各团、营负责组建,建制为三步兵连一炮兵连之乙种编制”

对于龙枪营与楠溪营来说,他们的家底雄厚,特别是龙枪营,他们虽然刚刚分出去一个处州独立一营,但是家底特别雄厚,组建一个独立营只是一两天的时间而已,楠溪团与楠溪营虽然困难一些,问题也不大。

倒是磐石营虽然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但是要组建独立三营,怎么也得从龙枪团这里争取一些支援不可,不过大家都是乐见其成,部队扩大了,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倒是云天纵询问了一个问题:“马上要与张玉良开仗,我们这么大规模的组建部队,调整建制,会不会有问题”

“没问题”柳畅回答他:“我们不着急,慢慢来,接下去我们要坚决贯彻高沟深垒的战术,以野战与机动防御为核心,充实部队,力求部队兵强马壮”

这个回答出于云天纵的意料之外:“我们不先解决张玉良”

“让他们先来找我们”柳畅已有了全盘的策略:“时间在我们这一边”

时间在我们这一边,柳畅已经有全面的把握,倒是孙胡子询问了一句:“江南大营如果再派出援兵怎么样”

“差不多了能再来多少”

这确确实实是一句实话,对于大清朝来说,眼前的第一号敌人是太平天国,但是大清朝在整个疆域之内,却同时面临着天地会、捻军、苗民军等诸多敌对力量。

结果就是满清的机动力量相对有限,以浙江为例,即使形势再危急,也不过是江西、福建、安徽与江苏各派几千兵马来援,但这江西、安徽与江苏一直在与太平天国交战,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之下,他们抽调不出多少援兵来,而浙江又是无兵可用。

在这种情况下,他手上有着足够支撑半年以上的钱粮,自然可以先拖一拖,等张玉良与清军露出破绽来再说,那边霍虬已经想清楚了:“是啊,只要秋收之前解决了金华的清妖就行了,现在咱们把手头这四县守住了,等打败了张玉良,剩下六个县随时都可以去拿”

云天纵也明白过来了:“那咱们接下去要守多久”

“先机动防御半个月,力争兵强马壮,把部队调整到最佳状态”

有这句话就行了,这次打完了饶廷选,各个步兵营与步兵连都有自己的家底,特别是俘虏与志愿参军的新兵绝对不少,导致各个营与各个连都处于超编状态。

因此才两三天时间,独立一营与独立二营已经组建起来了,在原地一边训练一边警备,同时把主力营解放出来,倒是磐石营组建第三营显得有些艰难,最后还是龙枪团调出了一批干部、俘虏与枪支才勉强搭起了架子。

原来柳畅立足于守备,但是很快部队就不满足机动防御,而是以新组建的独立营承担守备任务,主力营、连开始采取小规模的切入攻势,往往采取牛刀杀鸡的战术,以一个加强排为先锋跃进,后面紧随着整个步兵营。

因此在这种情况,战线开始向金华方面压迫。

一面面黄色的大旗之下,站着一队队凶悍的兵勇,这些兵勇不是两广人士,就是川楚人士,属于真正的亡命之徒。

他们在南京附近经历与太平军的多次攻防战斗,可以说是百战余生的精锐,只是这样的激战,也让这些兵勇显得疲惫,因此他们手里时不时摸着自己的腰包。

这就是张玉良的三千精兵,这次在金华府附近,兵勇加上民壮,号称三四万人,但是真正能打硬战的队伍,也就是这三千人。

一面帅旗之下,一名大将巡视了自己的部队一番,然后骂了一句:“兄弟们,你们给我张壁城卖命,老子亏待不了你们,但这一次打红贼,不比打长毛,大家想发财的话,只能多卖力些”

他便是温州镇参将张玉良,字壁城,在江南大营的二十余战将之中,也算是后起的能战之辈了,但是在江南大营,光能打还不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