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斜风 > 分节阅读 107

分节阅读 10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关健时候看羊的力量,所以不如让你们把这四百多俘虏看住,由我们牛刀营冲阵,你们骑兵营压阵”

如果按看管俘虏,骑兵营确实有不小的优势,不过周秀英却是说道:“不行,骑兵冲阵,步兵压阵才是正理”

算起来,这里总共有将近七百名俘虏,而两个营虽然是亲兄弟,但是相互都想上去冲阵:“牛刀营抓羊,骑兵羊看羊,这样才能不能让羊跑了”

“我们不但能抓羊,而且还同时能看羊”

“不如我们一起上去,你们牛刀营是步兵,留一个步兵连把这批俘虏看住就行了”

两边都把这批清军看作了一群羊,没有办法,实在是现在遇到的团练战斗力太差了,几乎枪打响的同时就崩溃了,就恨不得带领虹军去抄陈世忠的后路。

只是两个营的争执没有持续了多久,很快前方就传来了枪声,接下去柳畅带着金汤第二连也赶上来:“这里的俘虏交给我,已经找到了陈世忠的主力,你们赶紧上去,一只羊都不能放过”

他补充了一下:“那是台州协城守三营,与普通的羊群不一样,是老山羊,可不能马虎让老山羊顶下山去”

周秀英已经挥动了马刀:“兄弟们,随我来”

不管是什么羊,黄羊、白羊还是老山羊,都不过是一刀之功而已。

第176章 失机

“不知道前线打得怎么样了”

作为整个黄岩县府的最高指挥官,冯思贤一刻都不敢放松,他手上只有两个相对完整的步兵连,除此之外,就只有两队壮勇。

他从来没有担当这么重大的使命,整个县城的虹军加上壮勇不过是五百人而已,可是城内的小校场那边就看押着八百多名清军俘虏,兵力甚至比守军还要多一些。

因此看守俘虏的六十多人临时编成了一个步兵连,随时准备参战,而城内的轻伤员也被编成一个步兵排,也随时准备参战。

即使已经控制了整个黄岩县城所有的制高点与要点,但是冯思贤一刻也不敢松懈,他让龙枪连的老连长白善叶把龙枪连派来的那个步兵排控制好,每隔一个小时都要进行巡逻,随时准备弹压城内外出现可能的一切意外情况。

倒是高梁材高知县倒是放得开:“冯知县何须担忧,我想那陈世忠不过一水师败将,裹胁三千之众,必不堪我虹军义兵一击,我们要担心倒是另一点”

“哪一点”

高梁材笑了起来:“自然是担心这一战打得太顺利,一口气杀到临海城去,把府城都打下来,到时候我只能移到临海城当知府,可不能与你冯知县同处一城”

冯思贤倒是笑了笑:“那倒是一件大好事,打下了临海城,那这台州府的战事都可以结束了。”

“不是台州府的战事结束了,而是我们整个浙江省的战事都结束了”高梁材讲了一个掌故:“邓绍良邓军门,不,是伪提督邓绍良在宁国驻防,所部兵勇号称集浙省精华,但多不是浙人,皆川楚广三省人,而浙人唯有台勇。”

邓绍良虽然是浙江节制所部,但分析这支部队的历史,却与向荣的江南大营关系极深,江南大营倚向荣与张国梁为东南半壁长城,向荣是蜀人,张国梁是广人,而他们是从广西一路追堵太平到两湖,又从两湖追到南京城外,因此邓绍良部也多是川楚广三省人。

而浙人向来没有出强兵的传统,只有台州民风剽悍,因此才有一部台勇出征宁国,因此高梁材说道:“浙中全域,若平定台郡,征募壮勇入伍,而全浙可称无敌,现在你我担心的是,还是今年的田赋怎么一个征收。”

冯知贤在家也知道这田赋的苦处:“现在是要征上忙吧”

清季的田赋可以说是整个财政的核心,高梁材屡历州县,对于此内情了若指掌:“没错,咱们黄岩县的田赋分为地丁与漕粮,而地丁又分上忙与下忙”

冯知贤本人就是一个有几亩地的小农民,他点点头:“原本上忙要征到五月底吧”

清季田赋分成地丁与漕粮,一般来说地丁征银,漕粮多征粮,而地丁又是整个田赋的核心部分,一年分成两次征收,二月到五月征上忙,一般来说,五月底这次下忙要征收整个地丁的四成。

而高梁材当即提出一大堆问题:“新朝鼎革,那么前朝积欠的田赋是不是要补征还有今年上忙是征银还是征粮具体怎么一个征收法,如果征银的话,一两银子征多少钱”

这都是大问题,清季名义上有永不加赋的名义,但是农民还是屡屡因为经济上的压力而起事,关健就是这些花样,尤其是小户浮收,更是终清一世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征粮只征粮”冯思贤第一时间说了自己的想法:“咱们虹军暂时不缺银钱,只要有粮就有一切”

高梁材告诉冯思贤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事可不好办,不过我们现在控制了黄岩太平两县,黄太熟,六县足,我甚至可以夸张地说,黄岩熟,全台足。”

黄岩、太平两县可以说是整个台州的精华所在,高梁材更是说出一个惊人:“要知道光是太平一县,每年稻米就有百万石,麦数万石,杂粮一百数十万石,黄岩倍之”

“有这么多”这倒是让冯思贤开了一番眼界:“有这么多粮食的话,可以足够咱们虹军武装起数万人来了”

对于军队来说,缺少银钱在短时期之内不是大问题,但是缺少粮食那整个部队只能因粮而食,高梁材更是加了一把火:“若是能把临海拿下了,每年还能加百来万石,我们大军需征多少米粮才够。”

冯思贤一下子就开了眼界,他当即与高梁材探讨起这其中的细节来。

柳畅对他的希望,也就是尽可能搞出一派新气象,掌握住整个黄岩县,而掌握黄岩县的最好办法就是利用这次夏收征粮。

他昨天夜里已经翻阅了不少资料,甚至还想到不少细节,两个人长谈了小半个时辰,外面突然有人敲门,冯思贤抬头一看,是他从独立营带过来的施得平,是施退季的本家兄弟,施退季亲自把他推荐到黄岩县。

“小施,出了什么事”冯思贤向高知府介绍道:“这是小施,施得平,现在准备让他到县里掌刑名文书,得平,见过高知府。”

施得平给高知府行了一个军礼:“敬礼出事了,我刚才发现原本掌管刑名文书的那个书吏不见了”

“邵炳照”高梁材已经想到那个一直不怎么给他面子的邵书吏:“他柜子钥匙给你了没有”

“给我了”施得平告诉高梁材:“但是那些文书都堆在柜子,我根本不知道哪些文书有用,哪些文书无用,哪一件文件在哪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