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极品风水收藏家 > 分节阅读 53

分节阅读 5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看来杨欣在古董这一行名气还真的相当的大啊。”

要知道这些人都是老江湖了,一般人根本不放在他们的眼里,杨欣能够得到他们这样的对待绝对是有好几把刷子的。

“老孔啊,你那件东西拿出来让杨小姐看看,掌掌眼,看看是不是能够看出个名堂来。”

说话的是方舟,慈眉善目,外表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退休的寻常老头,但那一双眼睛却闪烁着精光。

放下手里的茶杯,杨欣笑着说:“刚才进来我可说了,喝茶可以,这看东西的事情我不干。”

“哈哈哈到了老孔的地盘,你可逃不掉喽。”

于忠哈哈地大笑了起来。

“没有错,还是老于、老方说得对,我的茶不是那样好喝的,总得付出点代价的。”

孔博天说着从旁边的一个架子上拿过一个盒子,打开之后递给杨欣说:“这件东西我收上来半年了,研究来研究去,也没有研究出个所以然来。”

第六十六章 康熙的纪念币

收费章节8点

第六十六章 康熙的纪念币 第十更

杨欣不太相信孔博天的话,他这样的老手怎么可能会对一件古董拿不定主意更加不用说东西已经在他的手上把玩了一段时间了。对方这样说不过是想听听自己的意见罢了。

不过,她也不在意,孔博天拿出来的东西肯定都有点意思,看看也不妨。

接过盒子打开,杨欣发现里面铺着一块黄色的锦锻,最中央的地方摆着一枚铜钱。

铜钱光洁锃亮,就像是新的一般。

拿了起来,杨欣发现是圆形方孔的铜钱,其中的一面写着“康熙通宝”四个汉字。

“杨欣,我看看行不。”

自从遇到郑天龙之后,孙正就被晾到一边,这让他相当的郁闷,此时看到盒子中的是铜钱马上就大喜,心想自己表现的机会终于到了。

轻轻地点了点头,杨欣把手里的盒子递给了孙正。

一边借过盒子,孙正一边得意地看了郑天龙一眼。

“哼你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怎么可能会得到杨欣的欣赏,看我怎么样好好地表现一番,赢得美人心。”

孙正敢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他的爷爷孙万年也是小有名气的收藏家要不也不会与杨欣的爷爷结识从小也算是在古董堆里长大的,所以他自信再怎么样说也比郑天龙更懂古董,自然想抢着在杨欣的面前表现一番。

郑天龙一愣,然后笑了,孙正的心态他大约能够猜得出来,对方这纯粹就是想多了。

杨欣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因为能够鉴定古董就喜欢上一个人

不过,他对于盒子之中的那枚铜钱倒是非常有兴趣,而且是非常非常的有兴趣,因为散发出来的气实在是太强大了

孙正拿起铜钱看了一会之后摇了摇头,一脸得色地说:

“这枚铜钱是假的”

“呵,孙先生你为什么这样说”

孔博天相当感兴趣地看了看孙正,古董不外乎真和假,但鉴定可不是光说真和假就成,还要说出一个所以然来。

“你们看,这枚铜钱的一面写着康熙通宝四个大字,但是熙字左边的一竖不见,同时通字也去掉一点变成了单点通,这样的铜钱还不假的”

孙正说完之后得意洋洋地看了看杨欣,很显然是想得到她的赞同。

“呵,杨小姐,你怎么看”

孔博天不置可否,看向了杨欣。

摇了摇头,杨欣说:“这不是假的。”

“啊这怎么可能这铜钱都缺笔少画的,怎么可能是真的”

孙正一听,马上就大叫了起来。

“这种铜钱叫康熙罗汉钱,这种铜钱在历史上基本没有记载的资料,但是有两个传说。”

“第一,康熙年间,伊犁河流域的准噶尔部叛乱,年羹尧西征,但是在途中出现军饷不足的情况,为了稳定军心和激励将士,他就近向寺庙借来铜佛和18尊金罗汉,熔化后铸成康熙通宝充当军饷。为了区别真正的康熙通宝,所以就出现了熙字左边的一竖去掉,通字的走之边的一点也去掉。这是打算日后班师回朝后再收回这批铜钱,重新铸志佛像还给寺庙,却是没有想到他回京之后不久就被革职入狱,这批铜钱也就流落民间。”

“另外一个说法是清道光所间,杭州西湖的净慈寺进行整修的时候,寺里的和尚无意之中在一尊罗汉佛的肚子里发现这种与众不同的康熙通宝,然后分发给善男信女,说这种铜钱能够让人逢凶化吉,避邪降福,因为出自罗汉的肚子,所以又叫罗汉钱。”

玩古董的哪一个不是见闻广博孔博天等人都在古董堆里扎了一辈子,正史野闻看过很多,也听到过很多,但是当杨欣说起这些的时候他们都听得入了神。

孔博天找到这一枚铜钱之后也发现了孙正所说的这个问题,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就断定是假的缺笔少画在古董之中并不少见,当然如果缺笔少画最后找不到原因和依据那这件古董自然就确定不了年代也判断不了价值。

“这年羹尧的那个传说我也听说过,但是没有杨小姐你所说的这样详细。”

方舟也点了点头,杨欣所说的第一个传说他曾经也听过老一辈的人说过,但是后面一个他就从来也没有听说过。

“不过,就算是如此也没有办法断定这铜钱是真的吧这枚铜钱到底值多少钱”

于忠摇了摇头,这其实也是最近这段时间三个人最为头疼的地方,传说毕竟是传说,这对于古董鉴定来说没有任何的帮助,只能是当作故事来听罢了。

“哈是的,既然这是传说,没有办法确定年代,那就算是我所说的理由不成立,结果也是不变,那就是这铜钱是假的”

听到杨欣反对自己的观点后像蔫的黄瓜花一般的孙正此时又得意了起来,自己的理由虽然是错的,但判断的结果却是对的,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看了一眼孙正,郑天龙真的是相当的无语,这样的人现在还真的不多见了。

杨欣很显然不想给孙正留任何的面子,说:“这铜钱的真正的来历是为康熙六十寿辰而铸的万寿钱。康熙五十一年1712春三月,朝廷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