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蚁贼 > 分节阅读 222

分节阅读 22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来,碌碌无为,几乎没有立下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功劳。虽居副枢之位,却没多少实权,这次救援闾阳,带的人马居然还是向李邺借来的。人,谁没几分功利心呢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再与别人一对比,高下立判。关世容难免心事重重。

前阵子,他在李邺的军中,听少壮的军官们议论,猜测这次攻克高丽王京,捷报送到安丰,小明王会给邓舍一些什么赏赐。

邓舍已经做到了行省丞相,从一品。调他入中央政府,肯定不可能。就地方任职来说,升无可升。仿照山东、江淮等地的旧例,山东王士诚、田丰自立为王;江淮的朱元璋,亦早在五年前,便被麾下诸将拥立为吴国公。安丰朝廷对此保持了默认的态度。既然如此,小明王会不会干脆就直接送一顶“王、公”的帽子,给邓舍戴在头上呢

相比地盘,邓舍掩有两省,比山东、江淮可要大的多。别说“公”,当一个“王”,也是绰绰有余。

当然了,小明王也有可能不会封邓舍为王,然而,军中既然已经有了这种议论,他肯不肯封,又有什么区别呢大可以如王士诚、田丰、朱元璋们一样,诸将拥立,自立为王。

军官们甚至都开始在讨论,到底该叫什么王比较好。有的说该叫燕王,有的说该叫辽王。有的说该叫海东王。有的兼顾海东、辽东,说该叫辽海王。有略多些见识的,晓得这个王爵,字数越少越尊贵。一个字的,又称一字王,最为显荣。他们就提出反驳,认为后两者是不可能的。

讨论的煞有介事。

假如真如他们所说,邓舍称王,麾下文武自然水涨船高。关世容可不想在这关键的时刻,遭到淘汰出局,被挤出权力的核心。他深夜不能寐,披着短衣,按剑出了帐外,独立中宵,举目而望,一轮明月掩映在山巅的林木丛中。夜风一吹,茂盛的树叶哗啦啦的响。

“大人为何夜深不睡”

士卒大多露营。他的帅帐边儿上,有两个较小的帐子,专为招揽来的幕僚搭建。幕僚们听见动静,挑起帘幕,见是关世容,忙走了出来。海东诸将,多有延揽幕僚的。这也是一时的风气,找两个读书人放在帐内,哪怕用不上,至少可以装点门面。

关世容也不隐瞒,说道:“南高丽激战正酣,辽东战端又起。世家宝攻袭辽西甚急,潘诚所部,虽然缺粮,兀自可以坚持。我部远来,停驻此山中,已有多日,至今没得到好的机会。闾阳之围,眼见迟迟难解。我心忧此事,故此夜深难眠。”

那幕僚了然的一笑,说道:“大人所忧虑的,怕不止是闾阳之围吧”

“先生以为呢”

“潘诚,逞一时之气,难以持久。最终的胜利必然属于我们。我军在此山中停留的时间越长,将来的战果就会越大。这有什么可忧虑的呢我军以不足四千人,败彼两万之众。如此的大功,实在已比南高丽诸将强上许多了。”

一个千户所,不一定就有一千人。

分上中下三级。上千户所统兵不过七百人,中千户所五百人,下千户所三百人。邓舍的帐前五衙,全部为上等的规格,有些比上等还要多出许多。关世容带了四个千户所,兵力之实额,三千多人而已。

故此,那幕僚有“以不足四千,败彼两万”之说。

关世容叹了口气,说道:“先生说笑了。即便我军大胜,也只是平定内乱,如何能与南高丽诸将的开疆扩土相比”那幕僚的话说中了他的心事,长吁短叹,负手踱步。月光拉长了他的影子,他越发的焦虑、烦躁。

“大人此言谬矣。南高丽诸将开疆拓土,固然劳苦功高。但是,他们的功劳都是死功。大人救援闾阳,击败潘诚,却是活功。两者相比,不可以道里计。”

“先生此言何解”

“赵将军攻陷王京,文将军拿下了大半个的西海道,李将军水淹文川。他们为我海东开疆千里,得子民百万,功劳算不算大当然很大。但是他们的功劳,在功劳簿上都可以写的清清楚楚,该怎么赏,有军法可依。所以,他们的功劳虽大,却是死功。

“而大人则不然。大人以四千破两万,与南高丽诸将的开疆千里相比,看似不值一提。可是请问大人,如果这不值一提的功劳,却正是丞相的心腹大患呢”

关世容停下脚步,若有所思:“你是说”

“不错。在下说的,正是潘诚。如今,丞相坐有两省,名义却只是海东行省之丞相。这辽阳行省的平章是谁是潘诚。请问大人,您以为丞相会怎么想,潘诚反了,降了鞑子。以在下之推断,料来丞相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喜欢更多过生气。多好的一个机会正好可以把这块挡路石搬走。

“为丞相搬走挡路石的是谁是潘诚自己。平定潘诚的是谁是大人您。这是什么样的功劳表面为轻实则重。或许,大人不会因此得到太多的奖赏,可是好日子在后头呢。只要大人您能把这事儿办的熨熨帖帖,日后的高官厚赏,还用的着发愁么”

关世容霍然醒悟,他佩服地瞧了瞧那个幕僚。读书人心眼就是多。他顿时精神一振,赞叹地说道:“先生真乃大才。听你这么一说,我心中亮敞了许多。把这事儿办的熨熨帖帖,。该怎么办,才熨帖呢”

“无它。一个字罢了。”

“哪个字”

那幕僚提手下斩:“杀”

他随即补充、解释:“潘诚能投鞑子,无非为的条活路。他为了求生,连鞑子都能投,一旦势穷,也有可能会再度投降给大人。不管他降或不降,大人都绝不能答应。留下他,不是给丞相添堵么他毕竟安丰朝廷任命的辽阳行省平章,与丞相平起平坐。丞相无权处置他,除非交给安丰。

“交给安丰,不就是在提醒小明王,辽阳行省平章出缺了他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也许会杀潘诚,也许不会杀潘诚。不管杀不杀潘诚,都不重要了。问题之关键,在小明王会不会因此又派一个辽阳行省平章过来沙刘二,可就在安丰待着呢。他也是货真价实的辽阳平章。”

“刘平章他估计不会来吧他千里迢迢去了安丰救驾,怎么会再回来呢”

“此一时,彼一时也。他去安丰救驾的时候,可曾想到有朝一日,丞相居然能坐拥两省之地他要肯回来,倒也罢了。他要不肯回来,更糟糕。小明王会不会因此,又任命一个辽阳行省平章出来呢”

“又任命一个辽阳行省平章出来”关世容有点糊涂了,他不太明白,虚心求教。

“大人可听说过严忠济其人么”

蒙元初年,有四大汉人世侯。严忠济是东平严氏之后,名声显赫,关世容有曾听闻。他点了点头。

那幕僚接着说道:“这严忠济,做过一首曲子。这样唱道: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大丈夫时乖命蹇。有朝一日天随人愿,赛田文养客三千。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权力送到门前,谁不想要如果小明王就在咱海东行省内部,挑一个人出来,任为辽阳行省平章。比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