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蚁贼 > 分节阅读 178

分节阅读 17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实,邓舍对他并无偏见,李阿关得罪他的那点事儿,算得了甚么呢无奈李敦儒不这么想。自邓舍破辽阳,杀关铎及其亲属,他没一天睡好的,夜夜失眠,一闭眼就是噩梦。

要说起来,邓舍对待李敦儒的态度,与对王宗哲等降官并无二样。无奈李敦儒也不这么看。

他性格胆小、敏感,从他怕老婆上就能看的出来。最厉害的时候,李阿关仗关铎之势,叫他往东,他不敢往东;叫他往西,他不敢往西。

邓舍有次主动寻他说话,他之所以摆出爱理不理的态度,就有听从李阿关背后命令的因素在。

这样的一个人,没问题他也会分析出个问题来,典型的捕风捉影,杞人忧天。

邓舍注意到他汗出如浆,有些疑惑,问道:“李大人身体不舒服么莫不是夜里着了凉”李敦儒心想:“夜里着凉”他不知想到了哪里,脸色惨白,两颊偏偏泛起不正常的嫣红,邓舍吓了一跳。

李敦儒嘴唇抖索,说道:“不敢隐瞒丞相,卑职已经月余未曾与贱妾同房了。”激动的把贱内说成了贱妾。

他的这个回答着实人意料。赵过面无表情,毕千牛没听懂,洪继勋嗤笑出声。王宗哲涨红了脸,姚好古不忍卒睹,转脸它顾。

邓舍先是愕然,随即猜知了他的心思,明白了他为何举止失常。他约诸人出游,为的拉拢亲近,促进感情,可不是为的惹人尴尬,不可为此坏了气氛。他望了望左右,觉得该说点什么了,他句斟字酌,说道:“当初有些误会,些许小事儿,我早已忘怀。李大人看我像小肚鸡肠的人么”

这话没法儿讲透,他做为上官,肯说到这个程度上,已经很难得了。说完了,他哈哈一笑,活跃气氛,说道:“我见过尊夫人两次,仪态万千,端的良配,员外郎好福气也。”

李敦儒唯唯诺诺,下意识地道:“是,是,仪态万千,端的良配。”他楞了下,喃喃重复,“仪态万千,端的良配。”

邓舍一言带过,不再多说,当先驱马,奔驰山道。锦绣山上树木甚多,冬季虽没有郁郁葱葱的景色,山道两侧,隐约见樵子出没,丁叮伐木取炭的声响,散入山中冷风,静中有动,动而不闹,叫人胸怀为之一敞。

众人行至高处,登高远望。

但见左右群峰对峙,俯仰江河秀丽,目对飞瀑倾斜,耳闻寺庙钟鼓,风从林木中来,有些山峰积雪未化,恍如苍帽。观此冬日清景,遍数历历,便如行山阴道上,使人应接不暇。

永明寺在山之深处,左近又有浮碧楼、麒麟窟等诸般古迹风景。姚好古、洪继勋、王宗哲等人兴致上来,不免指点江山,吟诗赋词。邓舍不会作诗,细听品味,有好句子的,拍手称赞。

待的一一游赏完毕,天色近暮,众人方才兴尽而返。

回去的路上,洪继勋感慨,说道:“不曾记得有多久没有这般开怀了,今日兴尽而返,真真偷得浮生半日闲了。”

邓舍笑而不语。

暮色下,平壤城池远远屹立,他加鞭催马,诸州县之官员、诸翼之军力匹配,都需要尽快定下,城中西来流民甚多、士子之赶赴应科举,这两桩大事,也需得仔细考虑,妥善处置。

注:

1、江浙行省。

“江浙行中书省,自两浙以至江西东部,及福建境内俱属焉,即今江苏、安徽江以南、江西鄱阳湖以东、及浙江、福建全境地,至元中又析置福建行省,后并入江浙行省,旋复析置。”

元时高丽人口有多少,具体难以查明。民国时期,朝鲜人口约与浙江或安徽一省之人口相仿。其地面积相当江苏与浙江之和,约与广东或湖南面积等大。

2、以宋、辽、金各为正统。

正统之争,旷日持久。自蒙人入中原开始,就争论不休,有两大对立的观点,“究竟应当独尊宋为正统呢还是应当将宋与辽金视为南北朝呢

“甚至连当时的科举考试都涉及到了这个问题:赵宋立国三百余年,辽金二氏与之终始。廷议将并纂三氏之书,为不刊之典。左氏、史迁之体裁何所法凡例正朔之予夺何以辨诸君子其悉著于篇,用备采择。”

3、脱脱修史及不同的观点。

“先是诸儒议论三国正统,久不决。至是脱脱独断曰: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议者遂息。”

至元三十一年,修端的辨辽宋金正统:“辽朝自唐末保有北方,又非篡夺,复承晋统。加之世数名位,远兼五季与前宋相次而终,当为北史。宋太祖受周禅,平江南、收西蜀,白沟迤南,悉臣于宋。传至靖康,当为宋史。金太祖破辽克宋,帝有中原百余年,当为北史。自建炎后,中国非宋所有,当为南史。”这是主张三朝各为正统,仿照南北史编纂三朝史书的。

虞集提出:“今当三家各为书,各尽其言而覈实之,使其事不废可也,乃若议论则以俟来者。”这是主张三朝各为正统,各自编纂的,这个意见为脱脱采纳。

第六章 定制三

得民心者得天下。

说到底,民心就是个舆论。有道是三人成虎,三个人说老虎来了,别人就以为真的有老虎来了。如果人们众口一辞地说:这是个英伟宽厚之主。那么,他即便阴险小人,也真的成了英伟宽厚之主。

舆论的威力不可小觑,而舆论的主导权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这少数人,便是士大夫、读书人。

决胜疆场,有武将逞威。运筹帷幄、治民经邦,引经据典,寻找大义的支持,把道理讲的清清楚楚,叫人听后心服口服。这非读书人不可为之。从这个意义上讲,争取士大夫之投靠,对稳定政局、发展将来,更为重要。

蒙元的科举,打乱了邓舍的计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