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现代奇人续 > 分节阅读 302

分节阅读 30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认真的点点头说道:“太爷爷过得一点都不开心,每天都在问我什么时候能够董事,看到太爷爷每天心情都不好,我心里面也不舒服,我知道,只要我能够找到工作,就算是懂事了,那么太爷爷在天堂上面也会开心的,爷爷他们也不管我,李主席叔叔,你可以帮帮我吗”

李强没有想到这个小孩子如此的成熟,这么小就懂得怎么去关心别人在乎别人的感受,拉起他的手边走边笑道:“其实你已经很懂事了,你的太爷爷知道的话,一定会开心的,只是你现在还小,很多事情不是你能够做到的,只要你慢慢的长大就可以了,因为很多东西都是需要慢慢积累起来的,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做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明白了吗”

小孩子点点头,跟着李强一起慢慢的走在草原上,扎西多吉和周文兵也跟着走上来,扎西多吉一脸严肃的说道:“你太爷爷交给你的东西,对于李主席来说,十分的重要,现在爷爷就要你和我们一起去拿出这个东西来交给李主席,知道了吗”

听见自己爷爷的话,小孩子皱起了眉头,半天才说道:“爷爷,我昨天晚上想了一个晚上,最后还是决定不能够交给你,因为这是太爷爷交给我的东西,太爷爷在交给我的时候就说过,这东西不能够告诉别人,更不能够轻易的交给别人,就算是爷爷你都不能够告诉,我已经告诉你了,如果被太爷爷知道,他会生气的,现在再让我把东西拿出未他会更加的生气的。”

李强听完轻轻的笑起来说道:“小孩子就知道遵守承诺,是很好的事情,但是有的时候,一个承诺会害死很多的人,这样的承诺你也要去遵守吗你太爷爷当年交给你的时候,自然不知道,今天我会来这里拿东西,是要去惩罚坏人,但是我相信,如果他知道的话,一定不会拒绝的,你好好的想一想吧”

毛主席曾经说过:“做一个人很难,做一个好人更难,但是要做一个一辈子都做好事的好人更是难上加难”,李强望着这个孩子,小孩子好像想了很久才慢慢的说道:“既然是李主席叔叔要这个东西,那么我就拿出来吧只是那个东西在我家里面,从这里去我家里面要走很远的路啊今天晚上都到不了家的,怎么办啊李主席叔叔。”

李强听完也是一呆,赶紧问道:“你家是在哪里”

扎西多吉慢慢的靠过来,对着李强直接说道:“李主席,这孩子家在杭州,但是父母都比较忙,所以就一直都由我来照顾,每年都会回去一次,你看我们现在就要去杭州吗”李强点点头,拿出电话给军队里面的人打了一个电话,半个小时之后就看见一架军用直升机落到这里,李强笑了笑说道:“来,李叔叔带你坐军用的直升飞机。”

来到直升飞机上面,小孩子开始还好奇的望着这里那里的,坐到后面才望着一脸平静,不知道在想什么东西的李强问道:“李主席叔叔,如果古陶瓷之类的东西,我们可以用那些方法来辨别它的年代,但是有的东西又该怎么去辨别,就好像古代的书画这些东西,年代稍微久远一点的话,只要我们稍微一碰就会坏掉的啊”

李强也很喜欢这个聪明得不像小孩的小孩子,笑了笑直接说道:“首先要鉴定,我们就要学会清楚古字画常见作伪方法,第一个方法就是照摹摹是最易得其形似的。摹书有三种方法:先勾后填,不勾径自影写,勾摹兼临写,又修饰之。第一种,古法先用涂熨黄蜡较透明的纸称为硬黄蒙在原迹上面,以浓淡干湿墨填成之,所以也称为双勾廓填。第二种,以纸蒙在原件上,运用浓淡墨依样摹写。第三种,先勾淡墨廓后,再用笔在廓中摹写有异于不见笔法的填墨,碰到虚燥笔锋处才略为填作。以上之法,因为勾摹时必须映于向明处古代没有透明线,所以都可称之为”响拓。”所见唐、宋摹仿晋帖,以及宋以来摹晋、唐画等,大都用上述三种方法。五代两宋画法逐渐复杂,如出现皴染兼施的山水画等,根本无法勾摹,因此三法渐废,而大都以临写来代替了。但临写时也有先取透明纸,依形象多半是绘画轮廓,用浓墨约略勾出部位,取下后,再将纸绢盖在浓墨勾的稿本上,然后看原作临写,这种作法可说是半摹半临基本上算是临本。

第二个就是临拟纯粹的对临,不可避免会稍离原作的形貌。它的方法是把原作放在案子前面,边看边临,这种方法是对付一些草书和比较写意的画面进行的。因为勾稿映看而摹易受拘束,草书和写意画一受拘束就显出死板的样子来,对临正可以避免这个毛病。但任何事情往往是有利也有弊,对临固然比勾摹要灵活,可是又容易失掉形似,甚或露出临写者自己的面目来。例如“三希”之一王献之中秋帖,就是北宋米芾的临写本。米氏是纵逸不守法的,因此这临本有近于仿也大露本相,试拿宝晋斋法帖中王献之原作石刻本辅以米芾自书来对比,就能真相大白了。又临写时如果希望搞得像一些,就必须边看边作,所以在书法中的行款方面就会上下左右不相呼应这与勾摹本的不呼应不大一样,而且在结体上也容易出毛病。绘画中山水的皴笔等,对临的有的也会出现些脱节或浑腻纷乱的现象。

第三个便是仿作,一般在讲,仿作是没有蓝本的,作伪者凭自己的想象,仿学某人笔法结构,自由写作而成。大都是因为缺乏古本临摹,就不得不这样作,当然容易露出作伪者的本相来,或与时代风格不相符合。但因为自然活泼,也有容易欺人的一面。还有虽有原本,但作伪者略取大意,不予照临,亦可谓之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