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现代奇人续 > 分节阅读 218

分节阅读 21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但声势大不如当初。不过在港台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华语文化影响范围内,两派依然颇有影响力。

茅山一派擅长寻穴找墓,风水祭祀,迎亲典礼,机关阵法,相面测字,看八字,算吉凶,甚至逆天改命等等。其中机关阵法,与搬山分甲术意外流失,形成了掘丘一行中的搬山道人一派。

茅山派人多以道士身份,巡游四方,以参赞红白喜事,看风水找坟地,看相算命等行为生。茅山派认为天命虽不可违却可变,所以最善长利用墓穴改变他人命运。也因此和掘丘者水火不容,中土墓穴中的守墓机关,号称有半数为茅山弟子所创。

茅山崂山两派为宿仇,结仇原因因为年代久远,已经难以追溯。实际上后人多是因为谋生过程中产生冲突。崂山道人惯于破坏墓葬取利,茅山弟子则要费尽心思研究如何不让人掘丘破运,一来二往两派中人死在对方手下不计其数,数千年岁月下来,仇恨之深,集合江海也不可洗清。

到了近代,尤其是文革时期,两派都被极力打压,又没有出逃外国的经验,几近失传,开放后,随政策的放宽,又逐渐兴盛起来,但声势大不如当初。不过在港台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华语文化影响范围内,两派依然颇有影响力。

第004卷

第339章打击日本

李强派的人来到日本之后,山本十七郎马上就开始宴请这些人,虽然只来了一个人,不过山本十七郎相信,李强派来的人,肯定不简单,酒足饭饱之后,山本十七郎本来是想让他休息的,但是他好像接到了李强的指示,并没有休息,而是直接说道:“山本十七郎先生,我们现在就开始工作吗”

山本十七郎虽然心里面很着急,也不想他回去告诉李强,他一来到这里,自己马上就让他开始工作,尴尬地笑了笑才说道:“先生舟车劳顿,现在还是好好地休息一下吧然后有什么事情,都等先生休息好之后,我们再商量,况且先生今天才第一次来日本,应该多玩玩。”

到日本来的这个人,在华夏也算是小有名气,他姓楚,叫楚天云,就是华夏传说中的盗墓高手,销声匿迹几十年的人,恐怕也只有李强有办法将他找出来,况且他也是知道李强这个人的,如果不是李强,恐怕其他任何人,他都不会给丝毫的面子的,这一次完全是看在李强的面子上,所以才会来日本。

听完山本十七郎的话,楚天云心里一直在暗笑,日本现在已经基本上毁灭,到处都还能够看到废墟,要自己看什么,玩什么不过楚天云也清楚,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笑道:“山本十七郎先生,休息到是不用,记得我当年为了找到一个陵墓,曾经十多天,风里雨里的赶路,一直都没有好好的休息过一天,就连饭也没有好好的吃上一吨,那可比现在辛苦吧”

山本十七郎听见楚天云这么一说,心里也很开心,毕竟这里最着急的人就是山本十七郎,山本十七郎听完楚天云的话,先是为难一下,最后才笑着说道:“既然是这样,那么我山本十七郎也不再说其他的话,不知道先生需要什么东西,方便你寻找丰臣秀吉大人的陵墓”

楚天云想也没有想,直接就说道:“现在你最好从你们这里古代的文献里面,得到一些关于丰臣秀吉陵墓的消息,只要知道大概的位置,这样找起来也比较方便一点,日本虽然不大,但是要在短时间里面得到确定的位置,也是有一点麻烦的。”

山本十七郎本来已经知道丰臣秀吉的墓地在什么地方,但是由于不敢确定里面是不是真的就是丰臣秀吉的陵墓,如果公然在日本破坏丰臣秀吉的陵墓,就算山本十七郎是日本的首相,恐怕也有一些吃不消,所以才叫人到别处去找,看一看别处是不是有丰臣秀吉的陵墓。

现在山本十七郎听见楚天云这样说,马上就开口说道:“光寺,我怀疑丰臣秀吉的陵墓就是在宇喜多秀家的陵墓那里,但是那个地方,不是可以轻易地就去动的,要知道,如果轻易的动,里面却没有丰臣秀吉大人的陵墓,后果可是很严重的。”楚天云见山本十七郎在说起日本的这些将军陵墓的时候,样子好像很了不起一样,马上就笑着说道:“日本人对生、死的观念,同中国人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从这些墓地称“供养塔”,我们可以大致看出:

一、相对来说,日本人整体上并不重视自己及自己先人墓地的建筑,大概是因为崇尚死后归于自然的平淡精神,有种自然主义的倾向。这些墓地跟同时代中国相似地位的人的墓地或其他纪念场所的规格根本没有可比之处,按照中国人的观点,简直就是乡间的野坟。中国地位显贵的人都在死后大造坟墓,甚至在生前就开始自己亲力经营建筑坟墓,同时也特别强调以陵墓的规格,突出自己生前的身份与地位,这和这些日本陵墓形成鲜明对比。

从网站中可以看出,几个室町幕府大将军及其亲戚的墓简直不值一提。

二、这些墓地,一般来说,除了特别知名的几个政治地位较高的历史人物,不同人的墓地大小,和其身前地位如官位、封地、名声等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三、历史上政治斗争中失败、名誉扫地、甚至被视为罪人的人,其墓地规格和那些在斗争“正面人物”并没有系统性的区别。有时候,这些罪人的墓比正面的地位很高的大名的墓还要豪华,

四、这些墓很多是混在一起,或者在不起眼的乡间或城市的角落里。在观看日本电影电视时,我们偶然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幕园,这种小小的供养塔。

五、这些墓地多是公开的,露于地上的,并非隐蔽的。中国的封建达官显人的陵墓很多藏于地下,害怕别人窃墓,害怕别人进行报复性破坏,希望死后清静。从这些日本墓地揣测,里面也没有多少东西,不像中国大搞陪葬品,因此不用害怕别人窃墓,另外似乎也不怕敌对者恶意的破坏,这说明日本人对墓园的一种态度,大约是肃然起敬、不去骚扰的态度。日本历史也不同于中国的习惯,没有“鞭尸”这种习惯,对人死后报复。如果我是明智光秀的后代,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我一定很害怕别人来破坏我先人的坟,得把他搞得隐蔽点。

六、这里说的战国时代大约是在十六、十七世纪,距离现在四、五百年。间隔时间如此之久,坟墓还能保存下来,充分说明了问题,即人们对坟墓的尊重。政治观点和利益针锋相对的政敌、仇人的墓,互相都能保存下来,未遭到破坏。如果在中国,早把仇人的祖坟给掘了,最终坟到哪里都找不到。像日本这种可以到处去考证四、五百年前的名人而且是战国时代这样到处是厮杀和仇恨的年代散步在乡间的墓,在中国也是难以想像的。

整体上,给人的感觉就是,不管你生前如何,死了都是差不多的。大抵如此,不会相差太远。再概括一次,我们发现,这些墓地体现两个精神,

一是自然主义精神,死后归于平淡,并没有大肆耗费人力物力修建坟墓工程。

二是一定的平等主义。至少从这些“领导干部”看来,死后大家都差不多,无论生前的地位、名声、财富、荣誉、“罪”与“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