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新军阀1909 > 分节阅读 188

分节阅读 18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绽踪迹。

德国人非常直接,开出的条件也极为优厚,令人心动。在欧战之前,德国曾与华飞达成一项贷款援助建设协议,其中金钱援助为贷款十亿金马克。这笔资金并非一次性到位的,按照协议,德国人会在五年内把十亿金马克分批以现金和其他物资地形式用来支援自治区的建设发展。

欧战爆发后,不仅德国人的设备物资援助很快减少,现金援助也迅速中断。截止一战爆发的时候,华飞的自治区政府总共从德国人那里接受了不到三亿金马克的资金。不过仅仅几个月后,德国人地资金又开始向自治区输送。只是后来不是为了贷款协议,而是为了换取自治区的物资支援。

德国作为一个新兴崛起地强国,有着华飞需要的众多本钱。不仅是资金,还有技术,人才,机器设备等等。所以德国人也看中了这点,直接提出,如果华飞愿意率领他地国防军加入同盟军阵营,并出兵欧洲的话。那么德国不仅将继续之前中断地贷款援助,而且这笔贷款还是不用偿还的,且是只贷给华飞的国防军。言下之意就是,如果华飞的国防军答应加入同盟阵营,德国将无偿赞助国防军近七亿金马克的资金,以作出兵欧洲的军费之需。

而且如果华飞答应出兵欧洲的话,那么德国人将无偿援助华飞三个师团的全部精良武器装备,并对华飞的国防军开放所以的军事院校,为华飞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同时,德国还会派出大量的军工设计师和技术熟练工人,为华飞扩建或者新建一座综合兵工厂。转移德国现有的华飞感兴趣的一切军事技术,协助华飞在自治区生产一切他所需的武器装备。

可以说,德国人为了拉拢华飞,可谓是不惜血本了。几乎是华飞想要的,而且德国人又可以提供的,他们几乎都不藏私。只要华飞愿意,整个自治区的技术实力将会飞升几个层次。而在时间的消化下,这些技术最终都会成为自己的积累。唯一欠缺的,就是在工业发展中,不断培养熟练技术工人的数量和质量了。

但是华飞可以同意吗先不说那个什么军事同盟,单单德国人要求的六个师团的兵力,就几乎把华飞现有的正规军抽空了一大半。而且德国人还要在亚洲开辟新的战场,把这里的英国人法国人全部驱逐出去。这简直,简直是匪夷所思嘛。

华飞非常清楚,即使他全力投入同盟阵营,即使德国立刻就有重型轰炸机和坦克等等先进的武器,一战顶多会更惨烈,协约国付出的代价顶多会更加沉重,而这个结局,却很难改变。不提美国这个具有巨大战争潜力地国家抱着怎么样的心思,但说即使是后来的二战,德国占领了法国全境,也在后来的消耗战中,逐渐失败。

如果华飞站在德国人这一方,不仅是选择站在失败几率极大的一方,也是选择一次风险极大的赌注。这种赢的可能性极小地赌博,如果赢了,收获固然难以计算。但如果输了,那就非常沉重了。另外一个现实就是,虽然华飞在第一次对日战争中获得了战术上的初步胜利。但日本的军力,尤其是海军实力并未得到毁灭性的损伤。在制海权上,日本人只要不计成本代价,还是可以完全控制海权的。

如果华飞突然与德国结盟,必然就与英法撕破了脸皮。那么日本不仅将会失去外交上的压力,可能还会得到英法等国地帮助和怂恿,再次对自治区宣战,封锁整个自治区的对外海运。那样别说自治区是否有资本继续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正在蓬勃发展地自治区工商业,也会立即失去英法等国的巨大市场,从而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所以虽然诱惑是无比巨大的,但是在现实地理智判断下,华飞还是婉转地拒绝了德国特使的要求。德国皇帝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那名特使虽然在自治区等了不短的时间,但却一直信心满满。在他看来,是没有人可以拒绝如此优厚的条件的。

但是,如此重大地决策,华飞只是在沉吟几分钟后,就给了德国特使答案。而这个时候,那名德国特使,还没有从自己渲染的情绪中缓过神来。

拒拒绝他为何拒绝他怎么能拒绝

华飞虽然明确地拒绝了德国特使地同盟请求,但随后很快解释了他们无力出兵欧洲的原因。日本虽然与我停战,但我们之间地仇恨并未消减吧,所以我必须重点防范日本人,保护自治区和青岛德国侨民的安全利益吧。

另外我们只是一个自治地方政府,没有权利以

身份加入任何军事盟约,更没有权利主动出兵任何友况且本国国内内争纷乱,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危机,你说如何能把大量的军队调去欧洲是吧

华飞做了许多解释,直把翻译忙的连停下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不少解释虽然牵强,但华飞透露出的意思却很明确了。那就是,他并不愿意在此时,纠缠到另一场战争之中。所以,他并不准备改变中立立场,加入任何一方阵营。

当然,身为华飞无比亲密的朋友与合作伙伴,我们中国人是不会忘了德国人曾给予我们的帮助。所以对于德国人渴求的重型轰炸机设计技术和坦克设计专利技术,我们可以有偿转让,以帮助德国人在欧战中取得更大的胜利。

听到华飞如此说,德国特使才意识到决不能空手而回啊。威廉二世授予他的权利极大,所以几人就在密室中细细磋谈起来。德国人愿用一批钢铁冶炼专家和组建一个化学实验室为条件,另外再花费一千万德国金马克为费用,从华飞的手中买到全部的重型轰炸机设计图纸,发动机技术设计图纸和关于坦克的一切技术参数。

这个价格不能算高,但也绝不便宜。对于华飞来说,如果不把这些技术卖出去,以德国等国的技术研究实力,迟早也会开发出来。而且他们与德国人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所以倒不怕这些技术最后被拿来对付自己。对于德国人来说,虽然花费了部分金钱和一些代价,但却可以节省大量的研制时间,迅速把这两种成熟的武器交付工厂生产,以扭转欧战的胶着战局,也并非不可能。

德国特使随后还提出了扩大在华生产潜艇的规模和速度的要求,但被华飞谨慎拒绝。华飞同意德国人提供资金和技术,扩大在中国的潜艇生产。但前提是,德国人承租的潜艇制造船厂必须转移到青岛,而且生产出来的潜艇,不准用于在东海,南海等远东海域作战,更不能用来袭击悬挂自治区旗号的商船。

德国受困于地形因素,在海军建设上先天不足。虽然目前拥有实力强劲的公海舰队,但在实力占据优势的英国皇家海军封锁控制下,德国公海舰队形同虚设,难以发挥他们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如果可以在远东建立一个新的船厂,秘密生产潜艇的话。那么德国将拥有一个战略的进攻点,在远东生产的潜艇,就可对印度洋上的英国商船,构成极大的威胁和伤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