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新军阀1909 > 分节阅读 117

分节阅读 11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华飞竟然把重工业看的如此之重,竟然上升到国之荣辱的层面。

“所以,当我获知陆伯鸿先生要在浦东开办钢铁厂时,诸位能明白我内心的激动吗我当即命令银河投资,现在分拆出来的星空集团,尽一切力量解决陆先生的资金困难,要把这个钢铁厂,办大,办强要尽可能地提供技术援助,让我们民族资本建设的钢铁厂,尽快地投产生产出最好的钢铁来”

“今天,我是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情来到这里的,怀着对陆先生敬仰之情来参加开幕仪式的如果没有你们的努力,我们国家永远不会强大我多么希望,有更多像陆先生这样的前辈,共同筑起我们国家重工业的辉煌。记者朋友们,工友们,今天你我在这里,是在见证一个历史,见证我们国家重工业的起步,见证一个新的纪元”

“我以你们为傲。我对我们地未来充满希望”

啪啪啪陆伯鸿第一个站起来。率先鼓起掌来。现场掌声雷鸣轰动。经久不息。陆伯鸿更是眼眶湿润。激动地差点难以自禁。他猜想过华飞地无数动机。然而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华飞竟是因为这样地原因。尤其是华飞对他地赞颂。更是让他出乎意料。即使在最为开明地革命党政府。那些革命党人也从未如此真诚地说出这样地话。他们更多地是需要助晌而已。

陆伯鸿知道这是华飞在表明一种态度。借助和兴钢铁厂地开业。向全自治区乃至全国地商人们表达他对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发展地重视。这更多地。是一种千金买马地态度。然而即使如此。陆伯鸿还是非常开心。因为他相信华飞地话。是无比真诚地

“华司令。你刚才提到了不平等条约和割地赔偿那么请问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地自治政府已经成立。并且拥有一支强大地国防军。还会面临这个问题吗”

华飞地目光看向全场。最后缓缓举起食指。重重地道。“我只告诉诸位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作为次日多家报纸地特大标题。吸引了无数人地眼球。无论是自治区内地民党进步党。还是中国其他省份地读书人们。看到这样地标题。心中都纷纷被刺痛了一般。当他们看完了华飞在和兴钢铁厂地演说。许多人竟然忍不住内心地澎湃。想要去这个最近新闻不断地自治区内一游。那里可是当今中国。新思想和大发展。最为潮涌和迅速地地区啊

也有不少各地的小商人和小工厂主,他们从新闻中却读出了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华飞对工商业的重视,加上传闻自治区内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有人已经开始萌生迁移搬厂的想法了。

和兴钢铁厂比之马鞍山钢铁厂要小上许多,即使马钢1号高炉的日产铁量,也比和兴钢铁厂的设计全部日产铁量还要高。这是无法比的,马钢作为华飞的第一工业发展计划,投进去的资金人力和物力,简直可以用恐怖来形容。为了加快建设速度,华飞甚至把那些原本用来修筑铁路的建设兵团,大部分调去修建钢铁厂,24小时不间断地建设。

不过华飞已经很满意了,毕竟这只是商办的工厂。而且有了星空集团的注资,和兴钢铁厂应该比历史上的规模大上许多。

经过上次钢铁阻击战,洋行的钢铁市场被挤占许多。虽然华飞的钢铁生产速度和汉冶萍购买钢铁的进入,极大地填补了这个空间。但毕竟需求缺口还存在,加上近来自治区各项发展增速,所以和兴钢铁厂投产后,根本不用担心市场。

拒绝了陆伯鸿先生午宴的挽留,华飞还要赶往求新轮船厂。朱志尧和陆伯鸿乃至世交,也参加了和兴钢铁厂的开幕仪式。得知华飞还要去求新轮船厂签署新船订单合同,陆伯鸿才惋惜地放行。

江南船厂已经全速开建华飞所需商船,不过华飞依然觉得不

。整个自治区内,甚至在整个中国来说,上海的造船达的不过单就上海来说,实力最强的还是洋人的船厂。即使是之前的江南船厂,也比不过所谓东方最大的修造船垄断组织之一的耶松船厂。

就在官办和洋商群伺的环境下,竟然有一家民族资本的造船厂顽强地生存着,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这家造船厂就是求新机器制造轮船厂,总经理就是朱志尧。

华飞也是在不久前才知道这家船厂的存在,当时他们正面临困境,朱志亲自上门拜访。华飞几乎没有犹豫,就帮他们解决了钢铁的价格问题和贷款的期限问题,星空集团也在事后拥有了求新机器厂20的股权。

华飞知道,不久后一战爆发,钢铁价格还会迎来暴涨。如果此时求新厂接了外国的造船订单,无疑会造成极大的亏本。但华飞总不能告诉所有人,马上就要开始世界大战了,大家都储存原材料,谨防破产危机吧

加上深蓝海运正需海船,肥水不流外人田,于是华飞就给求新船厂下了2排水量三千吨,2艘排水量五千吨的货船,合同定价gt:新币。

本来这样的合同订单,其他人完全可以代劳。但纵观整个上海,有点规模的商办民族重工业,屈指可数。而无论是和兴还是求新,华飞都有股权,怎么着也得亲自来看看,何况他还有些意见,需要亲自告诉朱志。

三百万新币的订单,对于求新船厂来说,绝对是前所未有的大订单。与华飞的合作,不仅让求新船厂度过了最大的危机,也让船厂的发展,快速地迈入新的路程,你说朱志尧怎么能不高兴

求新船厂的规模和江南船厂相比,那是有些欠缺了。仅有十多个工场,职工不到千人,船坞仅有一个。签订合同后,朱志尧一边领着华飞参观船厂,一边兴致勃勃地介绍道,“华先生,船厂接到如此大的订单后,一座船坞是不够用了我们计划扩建一座干船坞,如果不是华先生预付了三成的定金,恐怕我还真没有余资做此计划呢”

“资金有困难,尽可以向太平洋银行申请贷款。对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我会让银行给予优惠与支持”

“华先生”朱志尧一时间都说不出话来。如果说之前对华飞还有些避嫌或者猜测,此刻的朱志尧等人,对华飞的尊敬,已经不可用言语来形容。之前如果不是银河投资的帮助,恐怕求新船厂已经把股权作为赔偿,抵陪给客户。虽然银行投资索求了20的股份,但这点付出对朱志尧来说,完全可以承受。

那种情况下,即使银河投资要40的股份,他也拒绝不了啊

华飞当然能够明白朱志尧的心情,随着与时代的融入越来越密切,华飞能够深切地体会到,在洋人资本横行的上海,可以在工商界成功立足的人,都绝不简单。中国历史上这些第一代第二代的民族资本家们,为整个中国的工业基础,奠定下巨大的贡献。

如果历史不是一波三折,如果历史给中国一个稳定的发展空间,百年之后,谁敢说华商企业不会霸占世界五百强谁敢说中国的商人,不会成为一个个商界的传奇

“朱先生,上次求新船厂因为钢材等原材料价格暴涨而陷入困境如今钢材等原材料价格市场平稳,但谁也不敢说,这样的事情不会第二次发生。不知朱先生有何预防对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