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狐 > 分节阅读 46

分节阅读 4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孩子多大爱人在哪里工作住房情况怎么样

闲聊是拉近上下级距离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在这几个校级干部中,其他几个的日子都过地很红火,只有汪望明的情况最糟。他是个半边户,老婆在食堂工作,工资很低,偏偏两个孩子又没考上大学,找关系安排到本县的化肥厂与棉纺厂工作,但这两个厂都先后倒闭了。现在都在家待业。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老大,都24了,因为没有工作,自然谈不上女朋友,心情烦躁,整天在家和汪望明闹别扭,让汪望明的日子很不安好过。

张明心中有了一个打算,决定通过帮助汪望明解决儿女的就业问题来笼络他。从而达到瓦解“三架马车”的目的。

他读袁世凯传时很佩服袁世凯笼络人的手腕,也佩服他的大方与慷慨。尤其是读到袁世凯为了笼络段祺瑞,竟然将自己看中的一个美女送给段祺瑞时,就曾大发感慨:难怪袁世凯后来能够在中国政坛上翻起那么大的风浪有了这番恩典,段祺瑞肯定会为他卖命的啊

领导威信的树立,除了靠手中的权力,还要靠为下级办实事。

一放下筷子,张明就说:“看来,我以前太官僚了啊我们堂堂一中的副校长家里有这么大的困难没解决,我这个当局长和校长的竟然一无所知,这是我的失职啊汪校长,你不要忧虑,省城里我有几个当老总的朋友,我帮你想想办法”

他就在桌上给李重华和方月华各打了一个电话,两人都是老总,安排个把人上班简直是小菜一碟,张明一开口他们就答应了。汪望明两个孩子的工作十几分钟内就得到了落实。不但工资高,而且是在省城。

汪望明感动得流出了泪。困扰他几年的难题竟然被张局长两个电话就解决了。他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说道:“张局长,大恩不言谢以后没说的,我一定好好工作,全力支持你的工作”

张明纠正他道:“也要支持常校长的工作,支持他就是支持我”

汪望明本来并不服常有志的管理,但张明这么说,他也只能说:“对我一定支持常校长的工作”

人是要有感恩意思的,领导对你好了,你就应该对领导好,要支持领导的工作,要爱屋及乌,支持领导支持的人。

李清华和刘仁贵也很惊讶张明会有这么大的能量,但是他们对汪望明的迅速“变脸”很是不满,心里骂道:你这个叛徒这么快就被收买了真是见利忘义

李清华很很地挖了汪望明一眼,汪望明当然感受到了。但他装做没看见。没办法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现在跟着张局长能获得比较现实的好处,那么我就要和张局长做朋友了。

汪望明漠然地看了李清华一眼后,继续笑眯眯地陪着张明说话。

饭吃完后,在学校小会议室里,张明又主持开了学校中层以上的干部会议

会议上,常有志首先公布了提拔教科研室主任李敬为分管教科研的副校长的决定,试用期为一年,一年后如果表现良好就报局党组正式任命。

这样一来,校长办公会上的均衡就打破了,再加上汪望明的倒戈。常有志的力量就处于绝对优势了。

宣布完任命后,常有志说:“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张局长为我们做指示”

张明说:“谈不上指示,但是想在这里强调几点。今天着重讲干部的团结与高效。一个领导集体是否团结高效,有一个重要标准,那就是一把手的威信能否确立。联系到我们学校,就是常有志同志的威信能否确立。如果一把手的政令难以执行,就说明在这个班子内部有不协调的声音,有唱对台戏的人。这样的领导班子,就要改组”

说到“要改组”时,张明的语气再次变得严厉起来。

“那么如何改组改组谁呢我的想法是改组那些不能与一把手保持一致的人,明里暗里与主要领导唱对台戏的人。”

李清华和刘仁贵听的背直发凉,他们把头低了下来,不敢正视张明的目光。但他们心里仍然在想,你别吓唬我,我跟你来个阳奉阴违,你又能把我怎样我们也是副科级的干部,你要想把我们搞下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张明接着说:“班子的团结,光靠提倡与教育也是不够的,必须有制度来制约。我们的办法是这样的,如果在一个单位里,一把手在这里因为得不道支持而搞垮了,我们就追究副手的责任。怎么追究那就是对本单位的副手予以降级使用。即使其中的优秀者也不予提拔。反过来,如果大家团结合作,支持一把手把工作搞好了,一把手自然会提拔,副手也要跟着提拔或受到嘉奖。即使一把手留用,我们也可以将优秀的副手调到其他单位担任一把手。现在,我们的高中教育发展规律很快,县委、县教育局规划在近几年内早城区再半两所高中,到时候这些新办高中的校长由谁担任当然要在我们一中的副校长以及其他高中的校长当中进行选择。希望我们一中的班子成员,一定要把团结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好担当重任的准备”

常有志这才明白了张明所说的“很招”的含义。

这一招的确“狠”,既有威胁,又有利诱,既有牵制,又有激励,一定可以让他们今后对自己服服帖帖。

此后,李清华和刘仁贵就不得不主动配合常有志的工作了。当然,这是后话。

第八十五章 乱校须用重典五

散会后,等其他的同志都出去了,张明就问常有志:“常校长,我今天的表现可以打多少分有没有通过你的考验”

常有志的心思被张明一语道破,有点不好意思。他是个实在人,脸马上就红了。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避重就轻地说道:“张局长,高手出招,果然不同凡响我真是服了您了以后,我的工作就主动多了”

张明说:“那现在可以说你的下一道难题了吗”

常有志刚开始确实是想试一试张明的本事,现在领教了张明的厉害,就不再保留。

他说:“张局长,第二道题更麻烦。”

张明心想,你又在危言耸听了

常有志就一五一十地对他讲了事情的原委。

中江一中原校长黄升死后,他的办公室就一直空着。家属清走了他的遗物后,很长时间都没有人进那间办公室。

小县城的人大多来自农村,对死人特别忌讳。他们总觉得黄校长的办公室不吉利。

常有志来之后,也不敢到那间办公室里办公,只得另外找了个房办公。那间房当然也不能空着,简单地商议之后,决定将它改造成一个陈列室,专门用来陈列学校获得的各项奖牌等东西。

不过,里面有些学校的文件与资料必须拿出来。常有志就带着办公室赵主任和他一起去。在清理里面的东西时,两人在黄校长的档案柜里,发现了两样重要的东西。这个档案柜里乍看上去是放文件的,所以家属在清理时只简单地看了看,并没有打开柜子细看。

张明的好奇心被常有志说得勾起来了。

他问:“哪两样重要东西”

常有志说:“您等等”说完,出去了一会,拿进一个鼓鼓的档案袋。

他说:“说实话,我一直都在犹豫,拿不拿出来交给谁”。

他一边说,一边从里面拿出三样东西:两个笔记本,一个存折。

“按说,这是死者的遗物,应该交还给死者家属。但是这两个遗物太特别了交给私人不好,交给公家也不好一旦让社会上的人知道,将是轰动性的大新闻啊所以,我一直拖着没汇报一直以来,我心里都忐忑不安啊,生怕时间长了会出问题啊”

张明看了看存折,好家伙五十万

张明不敢马虎,问:“还有谁知道此事”

“只有办公室赵主任知道,我叮嘱他用人格担保,未经允许绝不能向外人泄露,老婆也不允许小赵知道这个利害关系,不会乱说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