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狐 > 分节阅读 2

分节阅读 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对张明来说,这是一个机遇。毕业班不是随便就能教上的,毕业班的老师被称为“把关教师”,可见其重要。到镇中不熬个上十年八年根本就不会轮到你。有的老师教了一辈子都没有教过毕业班。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已经节省了五到十年的时间。

张明知道时间对自己的重要性。自己的太低了,别人一步到位的事自己需要花很多的时间才能达到。对一个想办企业的人来说,最害怕的是在捞取第一桶金时耗时太久;对一个想在仕途上发展的人来说,最忌讳的就是在基层花费太多的时间。

第三章 初遇阻力1

张明跑到文教组,向汪组长汇报了自己的打算。这一次他没有再麻烦姑爷出面,他想给汪组长一种独立性强、大方能干的印象。

“汪组长,我决定到刘庄中学。曹校长答应要我了”

“哦他准备让你担任什么工作”

“初三语文教师,我想上班后再向曹校长申请带班主任。”

汪组长连声叫好。好多年没有碰到这样勤奋肯吃苦的青年人了。他觉得这个年轻人有培养价值,观察一段时间后,可以考虑将他树为典型,号召全镇青年教师向他学习。

当然,这些话暂时还不能对他说。他拍了拍张明的肩膀,鼓励道:“好好干争取扭转刘庄中学中考剃光头的糟糕局面,实现零的突破”

张明听了也很振奋:“我一定好好干,决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转眼间,上班的日子就要到了。

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给领导和同事们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他到街上理了一个老成一点的发型,当老师可不能给人一种幼稚的感觉。一旦让人觉得你幼稚了,你就与信任离得远了。

穿的衣服也是不能马虎的。既不能不修边幅,又不能花里胡哨。他找哥哥借了点钱,为自己买了几件中档的衣裤,都是那种庄重朴素的风格,穿上后既显得稳重大方,又显得英气逼人。

好的衣服是能给人自信的,望着镜中风度翩翩的自己,张明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得到大家的好感,一定能得到学生的敬重。

是不是这样就够了呢

张明觉得仅仅满足于此,只是做了些表面工夫。要想真正的取信于人与取悦于人,还必须下一些实在的工夫。

他决定提前上班,为日后的工作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和铺垫。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力气是一个可以再生的东西,用不着吝啬它。

到学校前,他买了一包烟,自己虽然不抽烟,但在人还没搞熟之前,递上一根烟还是最好的沟通渠道。对方把你的烟一接,心理上就已经有一半接受了你。这就是为什么香烟在中国畅销的原因之一。

第三章 初遇阻力2

曹校长不在。听守门的老头说,他去田里干活去了。曹校长是半边户,老婆种着几亩田,一有空老曹就必须去帮上一把。

张明意识到这是一个取悦校长的好机会,只花力气不花钱,却能收到比钱更好的效果。

他递上一跟烟,和老头闲聊起来。他装作无意的问到了曹校长家农田的大致方向后就离开了。

之所以不直接问,是因为这种讨好上级的事最好不要让别人知道。

曹校长正在水田里弯着腰同老伴扯着秧草,这副图景很容易让人想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这幅图画很让张明警觉,感觉到如果自己不争气,自己将来就可能也成为这幅画中的主角。不可不慎啊

张明脱下鞋子,挽起袖子和裤腿,走下水田,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到了曹校长身边,喊了声曹校长,又和曹校长的老伴打了招呼,就帮着扯了起来。

曹校长认出了他,说“小张怎么好意思叫你干这种累活你来是为了工作的事吧走,我们到学校去谈。”

张明说:“没关系的曹校长我也是农村娃出身。这点活不算什么我们一边干一边谈,两不耽误。您放心,我不会把秧苗扯掉的。”

曹校长见他说的诚恳,再加上活儿也干得差不多了,便不再客套了。

张明说:“曹校长,我今天来是想您报到的。请您安排我的工作”

“不急不急还有大几天呢在家多休息几天,今后有的是事你干,学校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哪”曹校长工作30多年了,见多了偷懒耍滑的人,这个年轻人如此勤快,让他感觉到很难得。

“是这样,曹校长。初三毕业班的升学质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声誉。您把这样的重任交给我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人,让我有一种“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感觉。我觉得我们年轻人空有一番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踏实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不辱使命。因此我想提前上班。”

第三章 初遇阻力3

“那你提前上班准备干些什么呢”

“我想先熟悉一下教材,熟悉一下学生,早一点进入角色”

谈话越深入下去,曹校长就越欣赏这个年轻人。先前他许诺让张明带毕业班的时候,主要是出于“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无奈,实际上对这个没有半天教学经验的年轻人能否真正胜任是非常担心的。今天看来大可放心了。

两人谈的很投机。农活干完后,又到曹校长的家谈了半个小时。张明看看时间,快到吃饭的时候了,再呆下去人家不大好安排,便起身告辞。谁知曹校长硬要留他吃饭,他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快开饭时,从外面走进来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老曹介绍说“我小女儿,曹盈盈。刚刚考入华中师范大学。张明,学校新来的老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