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随身带着玉如意 > 分节阅读 152

分节阅读 15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看了一下泥鳅,阿财对着一旁的乐àng问道:“àng哥,你要卖这些泥鳅”

“废话,不卖我叫你过来干嘛”

“那好,我马上叫人过来装。”

“这么大的泥鳅还有人要”

“开玩笑,这东西谁会嫌大,那不都是没有大的才吃小的,有大的谁不吃。今天来这一趟就收你这泥鳅也值了,你等会,我叫人拿东西过来装。”

说着,就拿起手机打起电话来,没过一会儿,就有一辆货车开了过来,两个人抬着一个大塑料桶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台大台的电子秤。

来到里面,阿财指挥着他们把泥鳅倒进桶里,乐àng自己留了一盆泥鳅下来,本来是叫慎民他们过来拿泥鳅的,都卖了算什么回事。不一会儿,阿财他们就把泥鳅称好,两个人载着泥鳅先走,阿财就留下来付钱。

来到前厅,几人泡着茶,阿财拿起一个计算机埋头在桌上算着,一会儿,才抬头对着乐àng说:“àng哥,这泥鳅一斤我算你二十块,那些泥鳅有四百七十八斤,一共九千五百六十,这是这是九千五百六十,你数数。”说着,把从包中取出来的一叠钱推给乐àng。

乐àng拿过去也没数,放在一边,疑惑的对着阿财问道。“这泥鳅有这么贵吗我在市场上可是看到一斤才八块钱。”

“现在涨了,一斤要十块,再说你这泥鳅和那种泥鳅能比吗你这种不仅大,看起来和野生的都没什么两样,味道肯定比市场上那种泥鳅好。”阿财拿起一杯茶喝着对着乐à小说就来}}wg说道。

“奇怪,人家不是都喜欢吃小的泥鳅吗这么大的还有人喜欢这打了可是有点苦味。”

“这你就不知道了,泥鳅可是可以当yào用的,这一入锅煮那个苦胆就会融化在汤里,就不觉得苦了。再说,我这些东西都是销往广东那边的大酒楼,那些酒楼就喜欢这些东西,你不大他还不喜欢呢他们那边什么不吃,连那个癞蛤蟆都吃,还有我们这边那个红猪哥一种无毒水蛇,我们这边小于食指的谁吃他们那边比食指小的都拿来吃,还不去皮。有一次我去吃那个蛇粥都差点吐出来,带着皮,半生不熟,咬起来还有点滑,从那次以后我就再也不敢吃那个蛇粥了。”阿财喝着茶对着众人大吐苦水。

“还有,那种绿绿的吃树叶的那种胖胖的食指大小的那种大青虫,见过没有”阿财对着慎民他们问道。

几人听了阿财的话,齐齐点头,那玩意儿谁没见过。

“就是这种大胖青虫人家那些酒楼都有在卖,吃的人都很多,还贵的要命,一小盆最少也要几十块钱,你说那玩意儿送给我,我都不要,还有人吃”

阿财旁若无人的发着牢so,旁边的慎民他们听了微微笑着。其实这些东西说起来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每个地方都不一样,有的地方不是还吃蝗虫什么的东西,以前他们也喜欢从甘蔗地里挖那个吃甘蔗的蔗虫回来炸着吃,别说,那个味道还真不错。

几人就这么说这话,聊天,过了一会儿,阿财就先走了,他不放心那些泥鳅,那些可都是钱,而且泥鳅不好运输,nong不好会死光光。

看着阿财离去,乐àng才拿着桌上的钱对慎民他们说:“本来就想养点自己吃,没想到还能卖钱,不知道这算不算无心ch柳柳成荫”

“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像你这么轻轻松松就又捞了将近一万块钱,哪像我们辛辛苦苦就只挣了那么一点血汗钱”慎民不屑的对着乐àng说道。

“算了吧,要是说老六老七他们挣的是血汗钱还差不多,你那要是血汗钱就要天打雷劈了,天天没事就窝在店里看小说,别以为别人不知道。”

几人就这么喝着茶,聊着天,渐近中午的时候才悠悠散去,回去的时候乐àng让他们把泥鳅给带回去,几人也没客气,拿着泥鳅就走了。

中午,乐àng把剩下的泥鳅煮了豆腐,这泥鳅煮豆腐最合适,当然不是用钻的那一种,是另类一点的做法,不过最好是大泥鳅。

首先要把泥鳅家姜丝下去油锅里煎一下,然后在加水,放入豆腐同煮,煮起来的汤浓浓的,那泥鳅rou都融入汤中,只剩下一根直直的鱼骨,最后调味,放点葱下去,那鲜味只能用四个字能形容“冷凉卡好”。

吃完午饭,陶成就搭着去市里了,明天一早要去验收从法国运来的酿酒设备,从小溪村过去太晚了,今天晚上要在市里住一晚,权当散散心,要不然呆在这小山窝里久了,估计连母ji公ji都快分不清了。

正文 第二百四十四章 人生的歌

第二百四十四章人生的歌

陶成来到市里已经将近晚上,随便找了家酒店住下,找了家比较有古早味的饭店吃了一下,就在这237离的街头走着。台湾路,在以前可是客商云集,人来人往,但现在却成了一些卖衣服的所在。

台湾路的东段是仿照英国“麦加顿”式建筑的骑楼店面,上楼下廊,富有“西欧风情”;中段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具有“南洋风格”;西段是闽南特232民居,呈现一派隋唐“活化石”建筑的“中原风韵”,真让人难分南北中外。

走在街上,可以看到一个个老字号招牌,“至人房各232洋货”、“有大道华洋杂货”、“洛阳楼”、“黄合德中外靴鞋”、“万圆钱庄”,从一个个招牌上可以看到中国明清时期的繁华。可惜的是现在这些古街都已经被拆的只剩下几条小巷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城市的悲哀。

看着四周熟悉的红砖墙,踏着这石板路,昔日的繁华有若梦幻一般。

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有些东西注定会被历史的车辙碾过,而飘渺无踪。现在很多人都在说中华民族必须有自己的服饰,而汉服就是中华民族的服装,虽说可以用服装来凝聚民族的热血和情感,但却不知中华泱泱大国几千年,历经无数朝代,不说远古之时的夏、商、周,还是上古之时的秦汉三国,或者是中古的两晋隋唐,还是宋明,哪朝哪代没有自己的服装。

街上的霓虹灯闪烁着光亮,人如织,小吃店里坐满了人群,烧烤摊一个接着一个,三三两两的在那划拳喝酒、惬意的聊天。陶成看了不由笑笑,多年的生活,已然使他的格如化石般的古老,或许这是酿酒师和他本身的病。他本身就不是个很喜欢说话的人,他更向往在僻静的所在安静的看着,所以他才会想着自己开一个酒庄,自己打理酒庄注定要远离喧闹的人群和繁华的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