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匪帅 > 分节阅读 2

分节阅读 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正、宰、上官、太史、少正、王、侯、公孙、伯子等,由于古代封爵职官名目繁多,故此类姓很多。

4以出生、居住或职业为姓,如姚虞舜生姚墟、东方伏羲住处、西门、东门鲁庄公子遂后代封住、东郭、南、百里、欧阳越王勾践,被封在乌程欧阳亭、陶、巫、卜、医等。

5以祖先族号、谥号为姓。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庄、宣、平、成等。

6其他在姓中还有几种变种,突变情况:

a、皇帝赐姓。如刘邦赐项伯姓刘。李煜赐奚廷圭墨务官姓李。

b、为避灾难而改姓。如伍子胥在吴被杀后,子孙逃到齐国,改姓王孙;陈厉公子陈完,在陈内乱后逃到齐国做了大夫,改姓田。

c、为避皇帝或圣人讳而改姓。如荀改孙,庄改严,丘改邱等。

d、嫌原姓复杂、字多而改姓。如司马简姓司或马或冯,欧阳简姓欧。

e、少数民族主动从汉姓。如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族人改用汉姓如陆、穆、贺、于等,皇族带头,由原来的姓拓跋改为姓元。

f、另外,拓跋、单于、宇文、长孙、呼延、尉迟、耶律、完颜,爱新觉罗等都是少数民族姓的汉语译音。有些少数民族姓在译成汉语后,嫌字太长就简化,如爱新觉罗,改姓罗,金。从以上可看出,同姓不一定一家。

今天在公共社交场合的“贵姓”、“尊姓”、“按姓氏笔画为序”中的姓,实际上包括了古姓、氏这两方面的内容。

另外,古代姓氏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1战国前,贵族才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因为“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氏族略序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

那么男子称什么呢1、贵者称氏;2、贱者则以职业概括之。如奕秋、庖丁、匠石、医和、优孟,这些职业名后来才成了姓。当时是通称。

2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礼不娶同姓”,“父母同姓,其出不蕃”左传,“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有人认为里面隐含了朴素的优生学。

春秋时,鲁昭公娶吴女为夫人,两人都姓姬,乃改夫人姓孟,称吴孟子。

3因为“姓”起着“别婚姻”的作用,贵族男子又不称姓,故女子称姓特别重要,为了给待嫁或已嫁的同姓女子加以区别,就形成了对女子的特殊称呼,在姓的前后加前缀、后缀。

a、前缀用排行:孟、伯、仲、叔、季。如孟姜、伯姬、叔隗,

b、以夫家的采邑、谥号为前缀:如晋姬、武姜、文赢。

c、加氏、女、母、姬、媪、妪等后缀,如张氏、商女、孟母、吴姬、赵媪等。

三、名 名是每个人的代号。姓氏是公共的,

名是个人的。历朝历代的命名习惯,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意识形态。由于人们所属的民族、社会、历史、宗教信仰、道德传统及文化修养的不同,其命名习惯也很不相同。

“名”的产生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必然结果。说文对名这样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这多少有些传说意味。人们发现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渐通行起来,使得人皆有名,并对命“名”讲究起来。实际上,名的出现是私有制经济出现后的必然产物。古时天下为公,一个部落一个名号,黄帝、炎帝、共工、蚩尤都是部落名。

据周礼“婚生三月而加名”,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我们现在所看见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当时的习惯,崇尚以天干为名。也往往以其生日干支来命名,主要以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如太乙,成汤天乙,太丁,盘庚,帝辛纣外丙、仲壬、太甲武丁盘庚曾孙。陈梦家殷商卜辞综述认为:太康即大庚,仲康中庚,少康少庚等。周代以后对命名有所讲究。春秋鲁桓公六年705鲁桓公问命名应遵守的礼节时,大夫申 提出“信”“义”“象”“假”“类”五条“五则”。到战国时,很多贵族通过占卜来给自己的儿子命名,如屈原皇揽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随着儒学的兴起,对起名的讲究越来越复杂,成书于战国年间的周礼中对命名除了前面提的主要注意的五条之外,还规定了“六不”。即1不以国2不以官3不以山川4不以隐疾5不以畜牲6不以器币。

秦汉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加强,在命名方面除了对“五类”、“六不”同样讲究外,还对一些寓含王霸意义的字眼如龙、天、君、王、帝、上、圣、皇等字禁止使用。有些朝代不禁。

魏晋以后,一代代的学风、思潮、单从命名方面即能看出一些。

如魏晋南北朝人自命清高,玄学盛行,起名讲究高雅。如盛行以“之”命名,如王羲之子献之,孙静之、桢之。画家顾恺之,将军刘牢之,科学家祖冲之,史学家裴松之,文学家颜延之,杨衔之等。

南北朝佛教盛行,取佛僧名成了时髦。一时间,僧佑、僧护、僧智、梵童、摩诃之名比比皆是。据正史载,南北朝带僧字的名有122人,昙者39人,佛者24人。

唐宋时,道炽一时,僧也极红。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成了时尚。如朱熹火,父名松木,儿名 土,孙名钜、钩、鉴、铎金,曾孙名渊、泠、潜、济、浚、澄水,刚好是五行一个循环。

周秦两汉单名多于双名。

有些双名也是单名,如晋介之推,虞宫之奇,郑烛之武,佚之狐,之为虚字,不算。还有一个“不”字,韩申不害,楚萧不疑,赵国赵不倦,汉代程不识,不危、不惑等皆如此。

另外,汉人取名:1尚英武,雄浑劲健。像胜、武、勇、超、猛、固、彪、举等这很常用。

2见贤思齐、追慕圣人。如张禹,赵禹、邓禹、陶汤、张汤、赵汤、周昌、王昌、张尧、黄舜等就体现这一特色。

3求长生长寿。如万年、延寿、寿王、千秋、去病、去疾、彭祖、彭生等名常见。

王莽时,“令中国不得有二名”,春秋“讥二名”,公羊传:“二名非礼也”,可能单名多于双名的原因。西汉15帝,二人复名;东汉13帝全单名。

西汉至东晋,54帝,4个复名,单名94,东汉以后,尤其两晋南北朝,佛道盛行,一时间佛名盛行:金刚、力士、文殊、目连、药王、般若、三宝随处可见,以带佛气。僧、佛、摩、梵、昙,直取佛名也很多。

唐宋后,取复名多起来,皇帝除外,因单名易于避讳。

另外,唐人追求雅,以文、德、儒、元、雅、士等字命名很流行。

五代时,因尚书太甲上有“旁求俊彦”伪孔传有“美士曰彦”。故而,据正史载,五代共有87人以“彦”字命名。元代人以取蒙文名为时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