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武唐攻略 > 分节阅读 457

分节阅读 45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贤一把将人拽了起来,面上露出了深深的赞赏之色:“好好好,我果然没有看错人小子,你听着,如果你干得好,到时候别说区区百人队,就是千人万人又怎在话下好了。你去换一身衣服,待会跟我去薛大将军那里,路上我告诉你之后该怎么做”

等到甘勒兴冲冲地离去,李贤这才看向了哈蜜儿。不出他地意料,哈蜜儿脸色苍白。嘴唇仿佛已经被刚刚的大力咬破了。一双手更是死死绞在一起。他看在眼里,心里也不觉生出了一股怜惜。若仅仅是要找熟悉西域地理人情的人。他随随便便就能找一堆,但不可否认,任人唯亲虽说饱受世人指责,但自家的人永远都是最靠得住的。

尤其是当自己的亲戚确实有志气有担待时。

他缓缓上前按住了哈蜜儿的肩膀,低声说道:“我知道你费尽千辛万苦才找到弟弟,也知道你只希望他太太平平过一辈子,但你应该知道他的心思。我答应你,就让他在龟兹镇待个三五年,到时候就在朝中给他找一个清闲地差事,好么”

哈蜜儿没有说话。许久,她忽然抬起头直视着李贤的眼睛,旋即竟是一句话没说,一跺脚转身一阵风似的奔走了。看到这一幕,其他众人顿时面面相觑。贺兰烟想到了一个人在外打拼,矢志绝对不回洛阳任职的弟弟贺兰敏之;屈突申若想到了在外奔波数年刚刚回来的屈突仲翔;许嫣则想到了嫁入房家,被无数规矩束缚地妹妹许瑶一时间,气氛陷入了凝滞。

甘勒换好了衣服匆匆出来地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副沉默地场景。他特意换上了一身来洛阳时预备的衣服,没有穿刚刚做好的那些锦衣,此时四下里没找到自己的姐姐,他便隐约猜到了缘由。虽说心里头有些愧疚,但更多的却是一种决心。姐姐,对不起。虽然失散多年好容易在一块,但我还是不愿意在你的羽翼下过太平日子

瞧见甘勒换了这么一身出来,李贤知道他主意已定,便对屈突申若和贺兰烟吩咐了几句,当下带着人匆匆出门赶往薛家。这到了地头把人向薛仁贵一介绍,战场上威名赫赫的薛大将军最初还有些不以为然,等听清楚甘勒自小在龟兹镇长大,疏勒于阗等地都不止去过一次,他登时开始两眼放光。又问了几句之后,他干脆把李贤撂在了一边,立刻开始了盘问。

和李贤不同,薛仁贵是货真价实的名将,每一仗都打得结结实实,尤其是前次东征高句丽的时候那种所向披靡的作风,隐隐之中更有壮年武将中第一人的表现虽然他已经老大不小了,但是从大唐武将的平均年龄来看,他确实还算是壮年。

看到两个人谈得起劲,李贤索性不再去打扰,悄悄退了出来。有生之年他若是再去河西走廊,或是远至西域,绝对不希望自己是打过去的。希望那个时候大唐能够在那些地方扎下更牢靠的根基,让他能够带自己的娇妻儿女过去好生游览一番。

如此大好河山,若是他仅仅就在这长安洛阳两城之间晃悠,那人生又有什么趣味

他在外头足足和薛丁山闲侃了一个时辰,薛仁贵才满脸兴奋地拉着甘勒出来,一开口就是感谢:“殿下,这次我可是承了你大情,我本就有七八分把握,现在更有了十分,嘿,这朝廷上下,绝对找不到比我更合适去龟兹镇的人甘勒这小子有出息,我一定带上”

听了这话,薛丁山忍不住心里一阵嘀咕老爹回来这么久,什么时候对他说过这样赞赏的话

李贤没顾得上看薛丁山的表情,薛仁贵既然答应,那就再好不过了。他点点头正要说话,忽然想起慕容复那小子刚刚送过信来,说是见过了父亲,正打算动身前往龟兹,心中一动立刻笑道:“话说回来,小慕容也刚刚去了龟兹镇,到时候你们可就是老搭档了”

“慕容也在安西大都护府”

薛仁贵一听这话眼睛大亮,恨不得仰天大笑来表示自己的欣慰之情。他虽然在民政有两把刷子,但由于是武将,天生和这些繁琐的事情不对盘,也不知道慕容复一个吐谷浑王子哪来的天赋,真刀真枪打起来三两下就被他撂倒了,但是在处理某些繁琐的事情上头,一个人简直能比得上他两个。从这种角度来说,他一大把年纪可以说都白活了。

“好好,凉州有裴行俭相公,我到时候文有慕容,再加上甘勒这个地头蛇,还有什么好怕的”大约是太兴奋了,薛仁贵冷不丁又窜出了一句军令状,“还是那句话,要是出纰漏,我甘愿把这颗头割下来认罪”

有雄心壮志是好的,但李贤还知道,安西大都护府并没有什么兵。要说大唐的府兵制一脉相承自隋朝的府兵制,前期固然是勇不可挡,但现如今逃兵越来越多,基本上已经在崩溃的边缘。而且,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大唐在安西大都护府的驻兵,其实只有一万二千人。

周围四镇加上其他各式各样的部族,这一万二千人一个不好就可能被全都吃了。

“老薛,我问你,倘若让你在安西大都护府募兵,你说是否可行”

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薛仁贵立刻诧异了,但他领兵多年,何尝不知道这其中的弊病和难处,思考了一阵子便不无犹豫地说:“可行是可行,只不过,我实在担心有人会说我拥兵自重。”

第七百零五章慷慨激昂舌战四方

正如后世无数人说的那样,李氏原本就是北方部族,在建国李唐之前就已经繁荣了几代人,血脉中糅合了不少异族的血统,所以在民族问题上也颇为开放。这其中,太宗李世民以其超级强大的人格魅力和大唐强大的实力,使好些赫赫有名的异族勇士效力于麾下,甚至在死的时候,还有三人争抢着要殉葬,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放眼朝野番将固然不少,而且待遇个个很高,但由于府兵制的关系,除了北衙禁军之外,大唐倒是没什么番兵,甚至将帅私募亲兵其实也违反律例。将帅在外头小小招募几个人还行,哪怕是因为逃兵过多而私自大规模补充兵员,被御史弹劾之后,一个图谋不轨的罪名至少就逃脱不掉了。

正好比刘仁愿在百济镇守多年,却因为畏惧人言而力主调防,由此却反过来失了圣心一样。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就只是说说而已,没看人家李卫公那么大功劳,到头来还是忧馋畏讥郁郁而终。自古以来,在外打仗的将领,从来都是朝廷提防的重点。

而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