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武唐攻略 > 分节阅读 408

分节阅读 40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与大唐任何贵戚相比,荣国夫人在大明宫中享受的礼遇都是独一无二地。非但可以随时进宫并住在宫中,而且见天子也不用行拜礼。因此在武后荣升太后之后第一次入宫拜访,她仍是循旧例住在了含凉殿中,心中却盘算着前几天燕三带来的消息。

那个老贼头虽说长得丑了一些,却好在死心眼容易驾驭,用起来极为得心应手。得到那消息之后,她几乎差点想要杀人灭口,最后还是硬生生忍了下来。只是她万万不曾想到,李贤居然会在那种事情上胆大包天。

“既是外孙,还娶了我最宝贝地外孙女,唉,少不得我也得担一些干系帮着隐瞒”

身上盖着雪白的熊皮毯,杨氏轻轻叹息了一声,随即合上了双眼闭目养神。她已经老了,没几年好活了,这长女韩国夫人临死前托孤的任务李贤已经全部完成,至于她自己,也就只有贺兰敏之那么一个心愿――好在看目前的状况,那边似乎不用她再操心。

她需要操心的,反而是如今这种亘古未有的朝局。太上皇、太上皇后、皇帝、皇太弟――倘若不是亲身经历,她简直要认为这是怪谈,可偏偏这种事就货真价实地实现了。她该怎么评价自己那位皇帝女婿,该说他是奇思怪想,还是该赞他聪明

还有另外一件最重要的事,贺兰烟都已经嫁给李贤一年多了,怎么事到如今还没有动静莫不是当初她送去的那些药有副作用,这才迟迟没能让她怀上孩子

想到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年逾九龄的杨氏不禁露出了苦笑――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要是她真的不用操心就好了老天保佑她那一对外孙多福多寿,保佑她的女儿万事都能想开些

第六百三十三章皇太弟监国的首要任务

于新鲜出炉的大唐皇太弟殿下来说,李贤没法像以前无数时间去考虑自个那位老妈的心结。仅仅是因为东宫的权属事宜,他就和政事堂展开了艰苦的拉锯战。

如果连曾经的废太子一起算上,大唐立国之后先后有李建成、李世民、李承乾、李治、李忠、李弘这么六位太子,除了李世民没多久就完成了秦王太子皇帝的三级跳,其他人都或多或少在东宫呆了很长时间。也就是说,东宫作为储君的法定住所,历来是没有任何争议余地的。

但李贤就是不乐意在朝堂上,他引经据典说明,储君住在东宫会产生什么样的不良影响。从官员到百姓的心理,到储君自己产生的骄矜意识,再到君臣之间的关系总而言之一句话,那就是他住进东宫是万万不妥。

虽说他是以一敌百,但诡辩和忽悠素来都是他的强项,再加上他动不动就扣大帽子,久而久之,就连上官仪这样的文学名士都有些受不了。几个宰相碰头了一次,便决定在这件事上暂时退让一步。恼火归恼火,但在几个人的内心深处对李贤还有那么一丁点赞赏。

这新君和储君一模一样的年纪,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确实不太妥当。由于李治喜欢大明宫,而李弘住惯了太极宫,因此两代皇帝自然而然分了开来,一个住在大明宫蓬莱殿。一个住在太极宫甘露殿,算是两不干涉。

于是,东宫就从政治和居住两用地用途直接转变成了办事场所,而李贤的官邸仍然是在安定坊这也仅仅是暂时的,因为他那位老爹李治日前已经正式宣布。四月出发前往巡幸洛阳。按理说这太上皇和皇太后一起去就行,可这两位偏不,既不让李弘这个新君留在长安,也不把李贤这个储君留在长安,竟是一家人一起上路。

李贤甚至不得不怀疑,以这一对至尊夫妇对洛阳的喜爱,难道准备迁都

从本质上来说,如果储君不用监国。日子其实是极度空闲甚至是无聊的。所以,李贤最初卸任中书令,还以为能够享受一段悠闲时日,然而,仅仅在新君登基十几天后。也就是二月地头里,他就平生头一次尝到了被逼上梁山的滋味。

着皇太弟监国

李贤心急火燎地直奔太极宫甘露殿,本以为李弘的身体又出了什么问题,谁知道一冲进去,却发现这一位正在那里和杨纹因一起逗着李德玩耍,看那红光满面的样子。浑然不像是什么生病的模样。虽说他心中恼火,但如今四周那么一堆人环伺,他自不好像往常那样一进门就大喊大叫,憋着一肚子气行过礼后,他便气呼呼地在一旁坐了下来。

新任皇帝夫妇当然知道李贤是为了什么事情找上门来,杨纹因第一时间屏退了那些宫人和内侍,旋即抱着孩子退到一边玩耍,留下足够的空间给这对兄弟。然而,不久之后。她就深切体会到,自己留的空间远远不够,因为暴跳如雷的李贤和她地温吞水丈夫居然也能爆发出火花来。

“五哥,你这身子板不是一天比一天好么,用得着让我监国再说了,父皇那眼睛已经一天比一天好,显然也可以处理国政,干嘛非得要我上你知不知道我那里有多麻烦,就这么十几天。上我那边表忠心甚至上劝进书的人有多少”

新君登基历来都要任命自己的心腹,但无论从哪方面考虑李弘也没有做这种事情的必要。因此除了东宫大规模人事调动之外,朝堂的格局基本上没有变过,所以,当听到李贤最后一席话地时候,他的表情不禁一暗,但随即恢复了正常。

“身体渐好也不是可以挥霍的。六弟你不是不知道我的底子,无论是大典当日还是祭拜太庙,我都是勉为其难支撑下来的。再加上马上就要去祭拜昭陵,我若不是趁此功夫好好休养,到时候只怕要让人看笑话,难道这时候你还不能帮我一把”

这理由可谓极度充分,李贤满肚子的气顿时泄了一半,但仍不免强调了一把:“你这新君登基还不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就让我这个弟弟监国,难免有人生出不该有地想头。不是我不肯帮忙,实在是实在是父皇这构想太匪夷所思了”

对于这样的安排,李弘当初被频频召入蓬莱殿,已经不止听李治分析过一遍,最初也有些想法,但最终还是表示了赞成。然而,是人就不可能无欲无求,真正成了皇帝,那种与众不同的感

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因此他不得不在那种感觉愈演愈让李贤监国,以免自己泥足深陷。现在看来,不但是他,就连李贤似乎也遭遇了这样的尴尬。

李弘甚至曾经从隐秘渠道求助于某个卓富盛名的民间名医,最后得出的结论也是他幼年太辛苦,因此损伤了身体,要是能够善加调养,这寿命还能长些。但如果是劳心劳力,只怕寿不过三十。可是,当皇帝的真能当撒手掌柜

谁料当初在李贞谋反事发,他深思熟虑之后对李治痛陈下情,说自己不愿意继位地时候,却被父皇一堆大道理说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