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武唐攻略 > 分节阅读 384

分节阅读 38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两个小道童一问三不知,八个杂役面色茫然,最最夸张的是,门窗紧闭的丹房之内打开来之后竟是空空荡荡,里头从丹炉到架子到其它炼丹原料和设备全都无影无踪。换句话说,这不但是密室人失踪事件,而且还是物件失踪案件。这还不算,某个小道童在看见空空荡荡的丹房之后,忽然一嗓子吼出了一句话。

“东岳先生肯定是飞升成仙了”

靠,人家只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郭行真就算真的白日飞升,也没道理把丹炉这些东西统统带到天上去吧李贤心中嘀咕那个小道童没见识,却不想其它几个闻讯赶来的官员却在那里大大点头,脸上的殷羡表情藏都藏不住。

大唐既然把道教祖师老子奉作祖先,这对黄老之术和道家方技之学自然也是推崇备至,从皇帝到百官到黎民百姓,几乎没人不想长生。如今一想到某个活生生的人居然从密封的丹房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这除了成仙,还有第二种解释么

这年头看热闹的人不在少数,李贤赶到的时候这丹庐中已经来了好几个官员,只不过都是五六品的官。但一个时辰之内,好些曾经拜托郭行真炼丹的高官竟是纷至沓来,把原本宽敞的地方挤得水泄不通,这其中王公贵族都是一把把的。

“只怕这不是什么成仙,而是畏罪潜逃吧”

这种说法也忽然冒了出来,而这正是和李贤最担心的事不谋而合。虽说说这话的人只是他一个远房的不能再远房的堂兄,但这同时也说出了不少人的疑惑。然而,当那个小道童一口咬定眼看着郭行真进了丹房,结果送到门口的饭菜都没用过,最后还是直接从长安县叫来差役,而且门窗都是在他们的监督之下打开的,这种说法才稍稍被压了下去。

若是说明面上和郭行真的交情,李贤绝对算不上最最起眼的那一个,这不,此时此刻正有好几位他爷爷辈的亲王正在里头捶胸顿足,痛悔自己的救命丹药没有了,那模样绝对可以算得上如丧考妣。同时,也有在旁边端着云淡风清笑容看热闹的,比如说纪王李慎和越王李贞。

李贤如同泥鳅一般挤了过去,笑嘻嘻地问道:“八伯和十叔难不成也委托郭行真炼丹了”

李慎一看到李贤便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抢在前头耸耸肩道:“我是读书人,这读书人怎么会相信这种方术末技”这话一说完,他便瞥见了李贞恼怒的眼神,赶紧举手道,“我忘了八哥你是相信这个的,算我失言只不过,这成仙我是绝对不相信的,但这么一间丹房密室里头怎么会忽然没了人,倒真的是奇怪”

李贞冷笑了一声,满面的讥嘲:“你孤陋寡闻了不是住在附近的人还说过,当时这丹庐中曾经流露出如兰似麝的香味,定是郭行真炼丹有成他娘的,我还有一炉丹老郭没炼出来,居然就这么一声不吭成仙去了”

这两兄弟一来一回斗起了嘴,李贤当然没心思掺和。纪王李慎是书呆子,至于越王李贞则是狐狸一个,只不过狐狸也会相信丹药长生,这年头真是什么事都有。忽然,他瞥见人群中还站着某个神色淡定的狄仁杰,登时有些迷糊了。

这狄仁杰怎么那么闲

第五百九十八章小说中也可以卖私货

经最最热闹忙碌的东宫如今很冷清,甚至流露出某种道。事实上,李弘忽然病倒之初,这里还是人来人往,嘘寒问暖送医问药的,前来禀报政事的,前来探视的总而言之,李弘这个监国太子那时候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但是,这种情形在太医署诊断出李弘病情很难完全好转之后,却忽然有了变化。这如果是李大帝只有李弘这么一个儿子,那么他再病弱,将来皇帝的位子也必定要坐的。可是,李治如今仅仅嫡子就有四个,李弘倘若病弱不能理事,那么还有其他三个皇子可以考虑,尤其是雍王李贤。

在李弘自己也委婉表示过这个太子之位应该让贤的情况下,这东宫门庭冷落也就没法避免了。即使李贤把袁天罡抬出来说事,毕竟还是有人不相信这种术数之学。更何况之后东宫又传出三百甲冑的案件,更是让东宫成为了一块凶地。

“勤劳国事”的武后不可能常常来探望这个儿子,因此阿芊作为尚宫不得不天天前来。然而,李弘作为太子不可能像李贤当年那样和她打得火热,两人之间始终是淡淡的,每次她坐了不到一刻钟便告辞,最后更是视探望太子为畏途。

人在休养并不代表李弘耳目闭塞,这么多年的太子当下来,即便他不培植势力,这势力也自然而然地聚拢在了一起,因此对于东宫搜出三百具甲冑的事,他得知之后登时气急。几乎再次发病。此后也就是在得知狄仁杰升任侍御史主理此案,他方才渐渐放宽了心。

病人难免胡思乱想,而重病地太子则更免不了生出种种古怪的念头。虽说本着兄弟情义和国事为重的念头请辞太子,但这种人情冷暖的感觉他还是能体会到的,如今又遇到这种无妄之灾,在没人的时候少不得长吁短叹,这人就越发消瘦了。

幸好,人情冷暖这种现象在他的弟弟妹妹身上不曾发挥作用,太平公主李令月几乎天天来。李显和李旭轮隔天来,至于原本该最最忙碌的李贤每天从政事堂下班的时候,也会过来溜一圈。而这一天,李贤破天荒没有准时前来。这让李弘生出了无穷无尽地疑惑。

然而,超出预定时刻不多时,霍怀恩便奉自家主人的命令送来了东西,说是给李弘解闷的。言罢推辞了赏赐匆匆就走。而李弘见那所谓的解闷玩意是一本书,便拿过来翻了一翻,这一翻便不可收拾,几乎从下午辛时到晚上。他除了吃晚饭地时候略用了一点饭食,其它时间都在兴致勃勃地看书。在这期间,一直盘桓在他脑海中的那些烦心事都消失得干干净净。

那本书的名字叫做聊斋志异。作者署名蒲松龄。是一个他从来没听过的名字。这也是他最奇怪地事情之一。

和后世读书人一抓一大把相比,如今的大唐。读书仍然属于一部分世族和有钱人的专利,就是认识字在寻常百姓中间也是一件奢侈的事。原因很简单,读书人少就意味着老师少,而纸张和印刷费用地居高不下也让书成了奢侈品。这样一来,传播信息的最大渠道也就惟有口耳相传。

这一天,达官贵人齐集某丹庐探讨郭行真莫名失踪的事件,而百姓中间却无暇讨论这个新鲜话题,因为,他们忽然多了一件更好地娱乐休闲方式。这年头,真正地茶还不是大众能够享用地休闲饮料,价钱比酒还贵,而由于酒类也有专卖制度,所以如果不是遇到大喜事,也没有人会舍得前去酒肆消费。

正因为如此,当一种新鲜的饮料铺子在各里坊全面铺开,售卖一系列从大麦茶、荞麦茶、凉茶等等地饮料时,不少人都参与去瞧热闹,而第一天的免费品尝更是把气氛推到了最高点。这不但能够坐进去随便畅饮,而且还有说书人口若悬河地讲述从来没听过的新故事,试问谁不感兴趣

于是,这一天下午,长安城一百零八个里坊之中新鲜出炉的饮料铺,全都被人挤了个严严实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