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武唐攻略 > 分节阅读 367

分节阅读 36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贤闻言顿时郁闷了,他那皇帝老子说的哪里是什么同领国政,分明是他辅政,军国大事悉由天后决断然而,他想扮沉默,李弘却偏偏不放过他,施政心得一大堆滔滔不绝地说了出来,末了却又指出,这样名不正言不顺不是办法,应该设置一个名义。

这下,他终于忍不住了:“今日郝老头已经提出了,说是最好让我就任尚书令,紧跟着还群臣附和。我事先一点都不知情,这就算提议也好歹和我通个气吧”

尚书令李弘地眼睛猛地一亮,旋即又黯淡了下来,脸上甚至浮现出了自嘲地笑容:“看来,我比隐太子地运气好。与其说是尚书令,不如我上书请辞太子之位,快刀斩乱麻,也不至于让你不上不下的”

李贤这两天被人拿着太子这个储君位子当鱼饵,明示暗示不知道钓了多少次,心中早烦了。男子汉大丈夫,建功立业地心思总是有的,这醉卧美人膝,醒掌杀人权的心思也同样会有,他又怎么会例外

只不过纨绔当惯了忽然要转变立场,他这心里总有些别扭,更何况他的太子兄长又不是死了只是病了,就给人当成了空气,这将来他当了太子岂不是也一样再说了,之前他和老妈没有直接矛盾冲突,这之前好得如胶似漆粘得犹如蜜糖似的,这要是当了太子就不可能没有利益冲突,岂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

“五哥,这种话你以后就甭提了总之只要你在,这太子你就当着”

“你是不是担心当了太子之后如何和母后相处”

一直以来,李贤都基本上把李弘当作了需要时时刻刻注意关心的对象,此时却没想到对方能一针见血地看穿了自己的心思。原本还想打个哈哈掩饰过去,不料李弘那眼睛牢牢锁住了他,没奈何之下,他只得懊恼地抓了抓头发。

“母后喜欢揽权,反正我对日日操劳国事实在没什么兴趣,那就由得她好了”

一声突兀的声音在房间中响起,却是李弘狠狠一巴掌砸在床边,把个手拍得通红。他却恍若未觉,只是在那里狠狠瞪着李贤:“你难道连公器和私器都分不清楚么人是会变的,你敢担保你一直不会变,母后一直不会变我这个身子是绝对不中用了,倘若你不接过这个担子,难道还要七弟勉为其难我我现在就去写奏折,我现在就上书请废太子,我看你还能躲到哪里去”

眼见一向温和的李弘发飚了,李贤顿时有些慌神,赶紧从旁安抚,好容易才把兄长劝住。拍胸脯承诺一定不会偷懒,而且一定会好好管事,他这才得以狼狈逃出东宫,原本就胀得老大的头更是有如炸裂开似的。

他不得不承认,李弘确实没说错,古今中外从来没一个傀儡皇帝能有好下场,也从来没有好揽权的母亲能和儿子和平共处的。而历史上的某人之所以下场凄惨,实在也是太笨太莽撞的缘故。至于那些寄希望于他的某些大臣,他不得不让他们失望了。

母子针锋相对要是他现在就敢这么干,那就是真的疯了

第五百七十三章男儿当我行我素

打家门口被人围堵,李贤就没回过家;自从雍王府挤贤就没在这座王府出现;然而,对于群臣提出重设尚书令一职,他却是拦不住的,总不成他给人家的嘴巴上贴胶布

一时间,那天在紫宸殿的事情就被无数人有意无意散布了出去,百姓们是津津乐道,全当看戏;大臣们是欣然点头,认为给野马套上了辔头缰绳;王族们暗地嘀嘀咕咕,认为有李家的人当家总好过武后一人掌权。至于李贤自个是否高兴,这却不在他们的考虑之中无论是谁,都认准了一个道理。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掌权的皇子也绝不可能存在。这世界上只听说过有钱无权的,却没听说过有权无钱的,这一朝权在手多风光,李贤会拒绝

势若骑虎,见过李弘被拆穿心思之后,李贤不得不正视目前的局面,也不得不认为,这时候再维持懒散只怕将来势头不妙,而锋芒毕露更不行。如何把握其中的分寸,就成了需要慎之又慎的问题。可这个时候,要是他真的听了老妈的话老老实实去当什么外相,不管不顾地频频上人家宰相重臣家里去,那绝对不是什么好对策。

于是,家里住不得,他干脆住在了老外婆家里。作为“德高望重”的大唐第一命妇,武皇后的母亲,任是某些官员知道李贤的下落,也不敢公然跑到荣国夫人杨氏家门口去堵人,只有得到某种程度允许的人。才会笑呵呵地从侧门进去串门子。

这其中有原本就是雍王府属官地高政和裴炎,有几位国公家才十一二岁的公子,还有李敬业程伯虎薛丁山,此外也就是太平公主和她两个形影不离的闺中姊妹了。而这些人就在荣国夫人眼皮子底下活动,一举一动宫中的武后都会得到汇报。

上官仪和李敬玄来过那么一两次,喝喝酒谈谈天,顺带敞开大门谈谈国事。老上官在前时几乎跌了一个大跟斗之后,人已经变成了弥勒佛,但首席宰相的职责仍在。这次仍不免劝说李贤稍微管一点事;而李敬玄尽管是许敬宗推荐,可宰相也不能白当,同样是那么一句老话名不正则言不顺。

这两个人上门荣国夫人杨氏毫不犹豫地放行,但其他人则是通过严格审核。得以见到李贤的人寥寥无几。而等到详细总结汇报到武后那里的时候,纵使她心中疑虑并未完全打消,也不得不正视自个亲生母亲的提议。

如果她真的不敢随便许出尚书令,那么就先加一个其他地封号以示区别好了。

于是。几天之后,闭门家中安心养病的李绩莫名其妙地收到了一通嘉奖,所谓劳苦功高威名赫赫之类的褒扬之辞一大堆,末了则是赏了金银财帛并名贵药材无数。最最重要的是,这位自高祖立国到现在最最油滑稳当地定国柱石又升了

司空英国公李绩擢升司徒

李绩欣然拜领了司徒一职,金银财帛照收不误。但却退回了药材和奉命前来诊治的太医。原因还是当初对李贤解释的那一套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他已经安享了那么多年富贵,活得也已经够长了。若再靠名医珍药续命,那就是庸人所为。

对于李绩发出的这么一个信号,武后无疑是深为赞许,又以天子李治地名义行文褒奖。正在人们猜度这李绩无缘无故又受到加封是何用意的时候,接下来某道旨意终于姗姗来迟。

雍王李贤加封司空,知门下尚书省事。

李贤意料到尚书令老妈不肯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