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极品明君 > 分节阅读 162

分节阅读 16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为了护我华夏衣冠,被异族屠其身,却无法斩其精混的嘉定、杨州、松江,昆山,苏州,嘉兴,绍兴,江阴此仅江南一地尔,悲呼泱泱华夏帝国,为异族屠戳至斯,后世却还为之而诵真是奇哉怪也。

还有海瑞、张居正、王守仁、徐霞客、朱载育、徐光启、王文素

有永乐大典、天工开物草纲木

江阴的阎应元死前留下了他的铭志: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

誓死不屈的张煌言在杭州狱壁上所题之绝笔:予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

予之浩气兮化为雷霆,予之精混兮变为日星。

尚足留纲常于万祀兮,垂节义于千龄

恍惚间,朱祁镇的耳中,轻轻地回荡起了那熟悉的吟诵正气歌

的不屈之声,浩浩然然之博大悠远,甚至掩盖了那些元蒙鞋子垂死的哀号,如雷的铁蹄、咆哮如龙的火炮声,仿佛一切声音,都变得无比地遥远,只有那日,自己孤单地站在那囚车里倾听到的那不屈而高昂入云穹的吟诵声,显得越发地明晰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眼前的画面,变得缓慢而凝滞,而那在心底里鼓荡的声音,让朱祁镇心里边的血越来越热,滚烫无比。禁不住轻轻地吟诵了出来。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自己是太上皇,不能够去第一线冲杀,可是,总得做些什么,或许,让这些将士们听到自己的声音,听一听,那些先贤们临死不屈的豪情壮志,他们的不屈气节

钱钟听到了朱祁镇的声音,他听懂了,亦不禁大声地随着朱祁镇吟诵了起来,那些一直未曾远离朱祁镇一步的近侍们亦同样明白了朱祁镇的心意,他们亦放开了喉咙,一如朱祁镇,一如那些昔日在京城城头,在市井里巷,在国子监,在勾栏,在酒肆,回荡不停,让百万大明军民从懵懂的醉生梦死里醒过来,从那恐惧与绝望中惊醒过来,让无数华夏民族的身体里,血肉里,骨子里,灵混里的血性与不屈给惊醒过来的浩然之音,

朱祁镇松开了缰绳,忘情地张开了双臂,声音越发地高昂,他的脊粱,从未有哪天像今日一般的笔直,他的头颅高高地昂着,仿佛永远也不屑于弯曲,一如这个帝国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铮铮玉骨。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举起了火枪,瞄准,射击,转身向后,装填弹药,士兵们没有回头,但是他们却都听到了,听到了那些令他们心情潮澎湃的词句,他们都紧紧地咬着牙关,继续着他们的攻击,却在心里边应和不停。

飙飞过来的羽箭射入了甲隙,鲜红的血液从那甲缝间渗出,可是,他们却仍旧咬着牙根继续战斗。没有一个大明的士兵愿意停下来,愿意退出战斗。

因为,这个国家,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百姓,这样的民族,是他们的脊粱撑起了这个帝国的辉煌和荣耀,还有不屈

火炮还在喷吐着硝烟,战场上的厮杀仍未停歇,一队又一队的大明骑兵勇敢地迎上了那些从侧翼扑过来的敌人,用他们的刀剑,悍卫着袍泽的生命,悍卫着大明的尊严。

弥漫的硝烟中,刀光剑影下,那是一张张坚贞不屈的脸庞,哪怕是身中数创,死也要把敌人抱着滚下坐骑,一同为那些狰狞的重蹄踩踏成血泥。

那些还活着的将士,吼着那些阵亡、受创的战友和袍泽的名字,挥舞着手中的战刀,迎上前去,无畏地迎向敌人的铁骑。一次次的碰撞,一次次的挥刀,一声声的呐喊,都在颤动着朱祁镇的心灵。

“泱泱大明,你守护了华夏民族的骨血与精混数百年,你重新铸就了铮铮玉骨的民族精神,你本不该没于历史的尘埃里,只去等后人凭吊与追忆,”

“我不知道是谁把我带到了这个时代,可我真的感鸡你,你让我看了这个时代,看到了华夏民族那宁折不弯的民族精混,

“你还存在,那么,你将会永远存在,我不会再让你,让这个最后的华夏帝国重蹈历史的覆辙不使那汉家衣冠断绝九州大地,当永为华夏之所,千载万世而不绝”

这里边,借鉴,或者说很无耻地抄袭了一些优秀热血青年的心血之言,同样抄袭了古人的佳句,致意,致歉,因为我觉得自己匮乏的语言,比不上你们的心声。

我仿佛明白了,或许是真的明白了,因为,大明的骨头太硬了,这个朝代的骨头太硬了,硬得梗着了很多人的喉咙,梗着了很多人的神经,甚至梗到了无数人那弯曲变形的脊粱骨。

固有的领土,何时才归回我华夏之手宵小之辈亦敢谋我华夏,因何

如今之华夏,缺的,就是这种精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