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极品明君 > 分节阅读 55

分节阅读 5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成了孤儿寡母了不成”

听到了这话,钱一娘心头一跳,头埋得更低了些,对于这些勾心斗角,她不太明白,也不愿意去深究,她最渴望的是,能够什么时候见到朱祁镇,那个令她日夜思念的人人

保底第二更抵达,嗯,月票上不去,我也难过,不过没办,能力有大小。只希望那些喜欢本书的童鞋们想到的时候记得投一投就好。

第一百一十四章闲听评话,小道不凡保底第一更求月票

好消息,大明天子得脱瓦刺鞑子之后。平安回到大明,坏消息。大明天子居然从瓦刺教子的严密看守之中,借助自己的个人魅力,感染和同化了瓦刺鞑子头止也先的亲妹妹娜仁郡主,在其的帮忙之下逃了出来,回到了大明。

是的,这个消息,对于大多数的大明的百姓,还有文人士子而言,是最近极其令他们兴奋与津津乐道的话题,甚至都已经在京师一带,出现了根据朱祁镇逃离瓦刺的经历,而写出来的话本,不少的京师百姓,这些日子,最喜欢听的,就是这样带看奇幻色彩的真实故事。

虽然那些文人士子平日不屑闻之,这个时候,却也带着好奇或者说是审视的目光,关注起了这如同演义小说一般的话本,仿佛想要从中去寻找什么蛛丝蚂迹,想弄明白,天子是怎么能够做到这一切的。

也就是说,远在千多里之外的边塞的朱祁镇,虽未至京师,却已然成为了京师一带,最为瞩目的人物和话题。

京东最著名的勾栏舍里,如今也在根据话本,开始编制新剧目,以期能够夺人眼球,将这个时下最让人流行的故事,成为经典的剧目。

“喜宁那奸宦听言,不由大喜,自然是满口答应不停,这奸宦哪里知道,这不过是上皇诱杀此獠的第一步吧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随着评书人的一声顿喝之声,场下的击掌之声与叫好声此起彼伏着,铜钱落地之声更是络绎不绝,那讲评书的眼都眯成了细缝,不太年轻的脸庞上,笑得尽是那浓密的皱纹。坐在二楼雅间窗边,一身青袍长衫,打扮得犹如一个富家老伸的杨洪拍了拍自己的大腿,摇头笑道:“上皇还真是,总是那样的出人意表啊,不过,这些东西,也不知道是从哪来的,居然说得煞有介事,犹如亲历一般。”

“哼,孩儿倒觉得胡扯的多,不过是些冉人,为了赚两小钱,才整出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罢了。”杨俊倒是继续保持他那置疑一切的态度,大杯的烈酒下肚,连眉头也不皱,连干了三杯,仿佛才觉得稍稍解气。

看得杨洪暗暗摇头,心知自己这个一心想要沙场杀敌,建立业的长子分明就是因为困于京师,所以方才会成天怨言满腹。

“你过来。”杨洪没有理解自己那个满心怨念的儿子,招过了一名家仆打扮的家将,暗中吩咐了一番,这名家将心领袖会地点了点头领命走出了雅间。

不大会的夫,说完了当天的评书,本该离开了茶肆的评书人却随着那杨洪的家仆来到了二楼杨洪所在的雅间。

“不知这住大老爷唤学生所为何事”这位说评书的打量了须发皆白,长须及腹,虽然一身富家老伸打扮,但走动静之间,犹如那卧于榻上的猛虎一般,两眼精光毕露,不怒自威,身边的那些家仆虽然打扮寻常,但是腰畔皆佩长刀,进退有矩,身上都溢散着一股子让人觉得发寒的冷意,犹如一柄柄出鞘的战刀一般。

这位说评书的虽然没有上过战场,可是在京师里厮混了这么些年,达官贵人虽然见得不多,但是一点眼力还是有的,心里边估摸着这位老者不是勋贵世家的长者,就是哪位大将军微服私访,不然,那些文官哪有这等威势和杀气。

“这么说,你也是有名在身喽”杨洪理了理颔下雪须,笑意吟吟地打量着这位方才在台上舌绽莲花的说书人。听得此言,说书人的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赫然之色:“说来撕愧,学生赵进举,本是通州人士,二十五年前便是秀才,然二十余载,名未得寸进,如今家道维艰,无奈之下,只能操此贱业,以为糊口计。”

杨洪微微颌首道:“汝今日所说的评书,不知是何人何时编辑而成老夫久未临市,今日一听,颇觉得新鲜,居然以上皇之事,演绎成评话之本,实乃趣事,故特召你来一问。”

“这个”听得此言,赵进举不由得一愣,心里边颇有些揣揣不安起来。

杨洪身边的那位师爷笑呵呵地起身走到了赵进举跟前,手往袖中拿出了一锭白银,递到了那赵进举的手上,温言笑道:“我家东主并不恶意,你且只管直说无妨。”

看到那锭至少有五两重的白花花的银子,赵进举的心头一喜,心情似乎也放松了下来,将银纳入了怀中,长揖之后言道:“其实这话本,都是前些日子,那些书商送过来的,学生见其内容新鲜,且又是我大明百姓最喜闻乐见的上皇离奇经历,故尔特以以此话本为模,演绎成评书。

以零百姓。

“话本可在,不知作者何人,老夫也是觉得颇为新奇,故有此问。”杨洪雪眉微扬,笑眯眯地道。

“这个话本如今不在学生身上,而是在学生所租住之处,若是大老爷需要的话,一会学生送过来亦无不过,至于作者乃是何人,怕是便是那些书商也难以知晓,毕竟,话本之物,本多为诸生游戏之作,难登大雅之堂,著书者多是隐名去姓,用些笔名罢了。”赵进举这翻解释,让杨洪不由得有些失望。

挥退了这位说书之人,杨洪抚着雪须,手指在桌案上轻叩:“老夫心里边总觉得此事透着一丝古怪。”

“大都督此言何意”师爷不由得一愣,原本以为杨洪不过是好奇,所以随意地找这位评书人一述罢了,而今看来,似乎并非如此。

杨洪淡淡一笑:“距离京师听闻上皇御驾归明不过半月,消息却何以先在民间传播开来此其一;评书多述前朝事,又或是民间趣闻,少有今朝故事,而今,居然以上皇之经历为评厅,此其二也”

听得此言,这位久随杨洪的师爷不由得头眉头直跳:“大都督您的意思是,这些分明是有人刻意而为”

“刻意不刻意,经意不经意,都无所谓,老夫所奇者,是何人能出此怪策,想必不过数月,上皇北狩南归之事,必能轰传天下,人人皆知矣。说起来,上皇虽不在位,声望却愈发地上涨,天子在朝却”说到了这,杨洪顿住了话头,颇有些感慨地摇了摇道:“若是老夫还在宣府,倒真想见一见如今的上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