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宋八百年 > 分节阅读 79

分节阅读 7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而蒙古人的统治太野蛮,也太狠了,马踏之处,尽是蒙古人的牧场,再加上宋朝的温和统治,很得人心,现在自治区的统治更加温和,甚至再拮据也没有向民间派税,更得人心,所以劳军才会如此顺利,这还是没有行政推动的情况下,若是稍加推动,成果会更好。

无论在什么样的年头,都不缺少汉奸,但是在自治区,却没有汉奸生存的土壤,首先自治区推行普及教育,而且还有深入到乡村级的治安局管理治安,一些泼皮无赖根本就翻不起什么风浪来,再者,自治区属于大破大立,启用的是新式读书方式,旧式读书人几乎就是宋朝派来的官员,哪怕这其中有投降派也使不上劲。

自治区从行政体系确立的时候,就把军方分离了出去,军人负责对外战争,行政官员就负责内部管理,对外战争根本就参和不上,想投降都投不成,各管一摊,除非军人当中出现投降派。

只不过看看军人的出身就知道了,现在北伐军中的将领,负责战事方面的少将只有郭破虏一个是义军将领,剩下的都是跟随萧远五十九骑出漠北拼杀出来的,而且基层军官八成以上都是从蒙古人手上解救出来的奴隶。

在享受了蒙古人手下非人的生活之后,谁还会再想着去投靠蒙古人能剁三的剁两刀都算是鸽派了。

行政方面有不少大宋派来的官员参与,所以多少有些温和派,甚至有点投降派的意思,甚至不少人主导要谈和,但是他们有劲使不上,这些官员多负责农业、商业等,还有相当一部分行政军是北伐军出身呢,牵制着这批人呢。

真正能够决定对外关系的,还是以军方为主,双方并不碰面,甚至都不会在一起开会,孙阳把两方区分得极为清楚。

这种军政分开最大的好处就是专人专人的事情,文人不通军务,就管好你们的民事管理,军人不懂行政,就老实的服从命令打你们的仗去。

自治区现在占地小,传令方便,所以并没有设立大宋方面枢密院之类的军事指挥机构,而军方服从的命令,就是孙阳这个自治区唯一一个可以称做将军的人的命令。

孙阳没少收到底下那些宋官们递交上来的折子,要求设立枢密院,或是直接归入大宋枢密院指挥,对于这种折子,孙阳理都没理,直接就扔火堆里烧了,笑话,归入大宋管理,他手下这支好不容易才拉起来的精锐队伍只怕用不了两年就要被扯得七零八落。

后世都说大宋重文轻武,军队不堪一击,事实上当真如此吗射程八百步的神臂弓,重达三十余斤,两千余片铁叶子编成的步人甲可抗骑兵冲击,创造了世界上举世无双的以步兵阻挡骑兵的奇迹,这样的军队弱吗这样的军队差劲吗

朝中相公纸上谈兵,订好阵图交给下面的打仗的将军去实行,完全缺乏战争应有的随机应变,为什么牛壮老将军会裹足不全,失去收复北方失地的机会因为牛壮老将军明白,如果他率固北军北上的话,结果就是会被朝中那些相公文人硬生生的拖死,数十万精锐固北军最后也要惨败北方平原地带,所以在牛壮老将军交待后世的时候,一再叮嘱文少庄只需守成便可,切不可贪功冒进,意图收复北方失去,那样的结果只能落下岳王爷的下场。

而孙阳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创立西北自治区之后,虽然名义上归属大宋,甚至连行政的文官系统都有不少大宋派来官员参与管理,大宋的文官指挥队一踏糊涂得令人发指,但是在民事行政管理上,却有独到之处,甚至是中国历史上最合适的一个王朝,比现代某党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否则的话也不会打造下一个大大的东方富国。

但是在军队方面,是绝对不容掺砂子的,孙阳要想在与蒙元的战事当中取得一定的成果,就必须要有富庶的大宋在一定程度上的支持,比如资金,比如人才,所以才会开放行政让宋官进驻,自治区在名义上所属大宋管理,但是自治区却独创管理体系,偏偏处于半独立状态,少了大宋文官体系的掣肘,可以更好的发挥,甚至变得越来越强大。

正文 158 争夺不休

孙阳的想法简单而又有效,只要军权在手,无论是大宋的那些相公们还是派到自治区来的那些宋朝官员,都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在这种情况下,孙阳仍然能够在前方引领着大军安心打仗,就连军方的后勤都由军方专业的军需官李平少将来协调,而且军方在后勤支出上也是独立的,根本就不受那些文官的控制,在前方打起仗来,也不用担心后面有人捅刀子。

身在前线的孙阳将手上的各种文件都收集了起来,有不少是后面那些宋朝的文官们发来的谈和提议,孙阳连眉头都没有皱上一下,直接就将这些文件都封存了起来,甚至他也没有打算找这些人算后帐。

或是可以把这些文官看成是投降派,但是说到底,其中相当多的人还是一片好心的,意图争取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只不过现在蒙古人并不给他们这个机会,爪子伸来了,只有剁断它才能让它重新缩回去。

孙阳只是发回去一封措词严厉的公示信,以自治区区长的身份喝令那些向军事指挥上伸手的官们,管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文官管行政,军人负任打仗,各管一摊,自治区之所以叫自治区,是因它有着自己自己的行为准则,军人不干政,文官不涉军,这是铁律。

自治区在很大程度上延续的是宋制,但是没有宋朝那些乱七八糟让人头昏眼花的官名,不过上书言事者无罪这一条很好的执行了下来,你不能封住别人的嘴,你可以以个人的身份指责,但是却不能利用你的职权来干涉军务。

“将军,那些文官又胡说八道啦”孙阳的护卫长,脸上带着叉形疤痕的上尉杨松给孙阳倒了杯热茶,瞄了一眼厚厚的牛皮文件袋说道。

“嗯,一天都吃饱了撑的,你们别出去瞎说,军人就是安心打仗的,他们后面的事情我处理”孙阳有些不放心的叮嘱了一句,要是让那些脾气暴烈的军人知道那些文人在扯他们的后腿,非出现骚乱不可。

“我明白,当您的护卫长不但要有战斗力,嘴巴还得严实,不过我就有些想不明白,咱们为啥要看他们的脸色,那些读书人成天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什么事都想管管,打仗的事他们能管明白吗若是能管明白的话,大宋的军队也不会被蒙古人打得缩头不出了”杨松不屑的撇了撇嘴,摸了摸腰间的骑兵刀,甚至脸上还显出了一丝狠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