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袁尚传 > 分节阅读 113

分节阅读 11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随从是不能跟随袁尚进去的,典韦等人就在外头候着,而负责护卫宅院的是王越和他的一些弟子,他们跟袁尚和典韦也算熟识,彼此倒也不陌生。袁尚一进到里面厅堂发现刘协宴请的并不只是他一人,同来的还有太尉杨彪,司徒赵温。还有就是刘协的小舅子董承。

“临淄侯,我跟赵司徒是被陛下拉来作陪的,你别见怪啊。”杨彪笑道。

“能跟太尉和司徒大人同席乃我地荣幸。”袁尚说道。

“临淄侯。这位是平逆将军董承,你们也见过了。不久后你们就同是皇亲了,快来一同亲近亲近。”杨彪招呼道。

董承长着一张圆脸。身体也有够分量地。但愿那个董贵人不会跟他长得一样,袁尚不无恶意地想。

董承圆脸上堆起笑容。“临淄侯,在下可是久闻您大名啊,当年在洛阳时无缘相见,想不到转了一圈却还是在这见着了。”

在洛阳时自己也就是个皇子伴读,恐怕还不入你法眼。袁尚暗自想道。他也抬手跟董承行礼,接着四人就客套地聊着。几次袁尚想敲击一些消息。但都被杨彪赵温两人以家宴不谈国事为由推搪过去。

一会后一身便服的刘协终于在宫女太监簇拥下出来,跟在他身后地还有伏皇后、万年公主和一个满脸严肃地宫装少女。

袁尚四人给刘协行过大礼后,就被安排入座。汉代并不忌讳男女同席,特别是这种家宴。杨彪、袁尚等人就跪坐左边,伏皇后、万年公主和那个少女就坐右边。

汉室皇家的家宴发展到这时也极为繁琐,虽然这时没有那么多的食材和器具,但一菜一汤也很是讲究。要是其他贵族地宴饮那节目是丰富多彩的,首先歌舞少不了,其次投壶、陆博、酒令、弹旗等游戏是激活气氛地主戏。但这时皇帝落难,歌舞自然是没有了。陆博旗等游戏在皇家家宴中是没有的。所以吃着这洛阳城中最好的菜肴。但在拘谨的气氛下袁尚觉得索然无味。

刘妍低头用饭,她不敢正眼看对面的袁尚。但又忍不住用余光偷偷打量着他。倒是这时地伏皇后颇有母仪天下的风范,她指挥着菜肴地呈递,酒水的端送。至于董贵人,她不过十四岁年纪,是在刘协大婚不久后纳娶的,她的兄长董承靠着这层关系成为刘协的心腹。

“临淄侯,还记得不记得当年在洛阳时,太傅给咱们一起授课的情形”刘协感慨道,“那时讲授经学时,你仗着袁太傅授课,老是带着皇姐出去游玩,可苦了我和皇兄两人。可惜啊,皇兄和袁太傅惨遭杀害,这就只剩下咱们三人了。”

袁尚赶紧放下筷子,“世事无常,少帝陛下和袁太傅虽然去了,但他们看到陛下你重振社稷的话,也一定会欣慰的。”

“是啊,世事无常,这话说得好。”刘协突然道:“临淄侯,你能来护驾,朕真的很高兴。要知道外面那些将领虽然也不乏忠心之辈,但朕真正信得过的只有你跟董将军啊”

“臣,必不负陛下所信赖。”袁尚赶紧拱手行礼道。董承也适时表示了忠心。

伏皇后知道刘协他们要谈正事了,于是招呼着万年公主和董贵人退下去。刘妍虽然不舍,但也只能跟伏皇后她们离开。

“临淄侯,朕跟杨太尉他们商议过了,迁都邺城不怎么妥当。一来距离洛阳实在遥远,又偏于北方,不能快速地传令各地。”刘协有些歉意道。

袁尚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于是问道:“移驾邺城是有不方便地地方,那么陛下是想移驾许县了”

刘协点点头,“其实许县距洛阳不远,一旦司隶恢复元气可立即搬回来。”

“臣也赞同陛下地决定,许县地方虽小,却是一处要地。其北接司隶,东临兖州,西靠南阳。要是传递诏令也是便捷得很。”事到如今袁尚只能顺水推舟。

刘协轻轻“咦”了一声,他本以为袁尚会反对,但袁尚现在的态度让他觉得错怪地袁尚的用意。

“临淄侯也认为移驾许县妥当”赵温问道。

“是个妥当的法子,只是也需防止地方上掌兵的大将,像董卓和郭汜那样袭扰圣驾。”袁尚干脆改为帮刘协巩固自己的权利,如此曹操想挟持天子也不会那么顺利。

“临淄侯说的是,陛下的意思是剿灭李、郭汜后,您留下一支兵马以作拱卫。”赵温说道。

袁尚心中了然,杨彪赵温是想扣下他一支精兵为己用。要是想控制献帝那当然是正中下怀。但现在情况有变,但他哪会平白送出去一支兵马。

“陛下,我所带来地皆是骑兵。其家眷都安置在青州。而其骑兵供养起来耗资巨大,许县那边虽然有粮怕也供给不来。还是等臣回到青州,再遣一支精锐步卒前来护驾。”袁尚推辞道。

袁尚说的也没有错。要供养一批战马可不容易,刘协能不能养个几千近卫步卒都是未知。更何况是一两千骑兵。

“嗯,是我思量不周密,此事容稍后再议吧。”杨彪说道。他其实就是要袁尚表个态,要是袁尚真的留下一大支兵马他反而生疑。

好不容易结束了会谈,袁尚出到宅院外头。许褚等人立即拱卫在他身旁。

王越这时也靠了上来。“三公子,在下有职务在身。不能跟你去叙旧了。”

“不碍事,等师父你不当职时可来营中找我。”袁尚说道,在他看来王越显然混得并不如意,虽然做了刘协地亲卫,但也还是个小头目而已,他始终还是没有融进那个上层圈子。

“三公子,在下是有事相求的。”王越说道。

“师父尽管说来就是,前次我派往长安的人手还多亏你给他们提供消息。只要我能做得来必定全力以赴。”

王越长长叹了一口气,“正如当年公子所言,我在这里也过得不怎么顺意。那些王公大臣们没有几个是能正眼瞧我地。但我受陛下大恩是一定要护卫陛下身旁的。只是我那几个弟子,特别是最有天分地史阿。我不愿他们像我一样在这遭白眼。”

“师父是要我举荐他们吗”袁尚问道。

“唉,谈何容易啊”王越言语中充满无奈,“我是要他们跟随公子干一番事业,将来也好凭着军功封官拜爵。”

袁尚心中高兴,这等于平白给他人手,但是他还是表现得犹豫,“跟我的话少不得上沙场,而且不必在陛下这里荣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