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万历十八年 > 分节阅读 207

分节阅读 20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往的在未来被蛮族再一次征服,再一次的沉沦。而这一次沉沦的代价,却不似原来那样可以轻易恢复的,因为这个星球上,诸多文明不再是各自封闭,而是早就开始了相互交融。就像草原上两个狼群一样,一个衰落了,另一个自然是要过来取代他们统领这整个草原的。

可是现下却是不同了,魏刚这个意外因素导致了这一些列的变化出现了原来不可能出现的分支,而且这个分支正在逐渐强壮,逐渐变成了主枝了。

当时在朝廷内阁跟泰和钱庄借钱的时候,郑国泰就派人跟着和内阁首辅沈一贯谈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科举的变动。

这件事说起来那可是要触及这些士大夫们的底线的,可是沈一贯最后竟然答应了。原因自然是那郑国舅提的要求不过分,且人家麾下那钱庄也是借了银钱给他们的,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其中包括那铸币、修路,要说起来,朝廷也没有损失什么,他们这些士大夫也没有损失什么,而且那郑国舅还是和他们想的一样,把先帝那矿监税监的法子给废了。

至于这郑国舅提出的要求,说来也是简单,那便是在科举考试的时候,多加了几个考试的内容。沈一贯对这些内容是不屑一顾的,因为这些内容包括了什么格致之学、历史地理,甚至连工匠们要学的算术、测量什么的,都是加到里边了。这新增的内容和过去旧有的并不冲突,也就是说,你考四书五经能取上,考这新增的不行,那也没事,照样算是录取。不过你要是考那四书五经不行,考这些新增的东西在行,朝廷这边也会录上一些人。这两厢互不妨碍,不过录取上后,到底有没有职位,那可就是两说了。需知道,万历朝的时候,万历皇帝可是挨着好几年都是没有让吏部那边进人了。虽说春天那会儿闹了民变,原来在职位上的人死了很多,但是之后却并没有补上多少。这新皇帝竟然和他老爹一般模样,并没有马上把空缺补齐。现下就算是内阁六部,也还缺了三个阁臣呢。当朝一品大员都是缺,朝廷也没说什么,下边缺的那些,自然是算不上什么事的。

沈一贯也并非没有头脑的人。他一开始听到这郑国舅派来的人这般说了之后,回去和王锡爵商议了一番,觉着这就是郑国舅在培植自己的势力。但是他们却又想不通,培植自己的势力,奈何要增加这什么格物之学、天文地理的,这东西下边那些士子们可是不当回事的,便是考了,又有多少人能来报名呢,最后又能录取多少呢。便是录取了,朝中又有什么职位供这些人任职呢。他们想不明白,他们觉着这就是那郑国舅不明白的缘由了。既然这郑国舅不明白,那他们也不会去点破。在沈一贯看来,这郑国舅做买卖可能有一套,但是若是论到这在朝之上拉拢人,培植自己的派系,互相之间勾心斗角,这郑国舅怕是要差上一些。他也就是仗着自己是国舅罢了,且那小皇帝貌似现下还算听他的话。等到将来皇帝长大了,这朝中诸事,怕是这郑国舅就没什么能耐再如现下一般轻易改变了。好容易把这郑国舅的爪牙们打发走了,现下还不是激怒他的时候,要先耗着他,等到时日一到,这郑国舅自然是好解决的。当然,沈一贯虽然这般想,但是他觉着不到最后,还是不愿意和这郑国舅撕破脸皮的。毕竟,当年人家还是请他当了现下皇帝的老师的。不管怎么说,当年人家还是给他铺了路的。何况从现下这小皇帝的作为来看,以后说不准就又是一个先帝。小小年纪,就已经知道暗中抓权了。又是培植锦衣卫,又是在京师城外练新军的,这些个手段,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能做出来的。但是现下这小皇帝就做出来了,且还是借着他舅舅的势力做出来的。看来这舅舅和外甥之间,早晚要有一场争锋的。既然如此,他们这些文臣,若想要获取更多的权柄,现下就不应该阻止这郑国舅,而是让这郑国舅大张旗鼓的去做,最后,那边可是有那位小皇帝在等着他的。

也因为想明白了这些,沈一贯才答应了这郑国舅这样的要求。而和他在一起的王锡爵,却对这些不以为意,他反倒是更加警觉这小皇帝。按照这王阁老的说法,先帝在这个岁数的时候,虽然也是有帝王家自带的权术手段,但也并没有像现下这小皇帝做的这般隐秘和直接。这等心术,要说起来,已然是相当可怕了。且现下还没有人去束缚这小皇帝,若是有朝一日,这皇帝真的把他那舅舅给扳倒了,那剩下的可就是要对付他们这些文臣了。要知道当初万历皇帝亲政后也是想要练那新军的,当时练的是御马监的人。后来还是因为朝臣们反对,然后背后内阁诸臣又去说服那些御马监的太监,这才熄了万历皇帝把持兵权的想法。即便如此,几次征伐,万历皇帝仍旧对这朝廷各处的军兵统御的极好,用人用的也是准确。若是这小皇帝将来和他爹爹一般模样,那他们这些文臣可就要麻烦了。

对于王锡爵这样的忧虑,沈一贯也不是没有想过。不过沈一贯现下已然打定主意,让这国舅出头。只要国舅老是在这面上浮着,那终有一日皇帝会和他这舅舅闹起来,那个时候,就是他们这些文臣的机会。

可惜这两个人把现下朝廷刚刚册封的那位镇国公给忽略了,那位锦衣卫的都,那位前辽镇总兵,那位在朝廷征伐各处的时候,似乎就没打过败仗的魏刚给忽略了。他们更是没有及时的得到那在辽镇考察的方从哲获取的消息,尽管方从哲看到的东西都是魏刚允许他看的。在他们看来,武人就是武人,上不了台面,这图谋天下的事情,打从成祖皇帝开始,就没有什么武人的份了。武人,都是要巴结他们这些文人的。

第三百二十八章进京赶考

第三百二十八章进京赶考

八月中下旬的京师,已然是秋高气爽的时节。树叶子已然有些落地了,但是还是有大部分在树上挂着的。天很蓝,间或飘过几朵白云。这样的气候和南边动辄阴雨连绵,便是不下雨,也是闷的让人难受的天气比起来还是让人觉着浑身很舒服的。

天气一凉爽了,人这胃口也就好起来,不似天气闷热的时候,什么都吃不下。京师各处的酒楼饭馆,现下赶上了这做买卖的好时节。何况现下又赶上了这秋试,各处来到京师当中的士子也是多,这吃饭的地方就更是处处爆满。能出来进京赶考的,谁兜里还能不揣了百八十两的银子。能读的起书的,且已经中了这举人的,来到京师里,都不是那种缺钱的人。于是京师当中,这从大到小的饭馆,一到了这饭口的时候,便是各处都满员了。

在这些家酒楼当中,这要说最近这阵子人去的最多,生意最火爆的,那可要算那新开的独一味了。这酒楼从外观上看就不似这京师当中其他酒楼,这门帘看上去却是有些和大明其他各处建筑都是不一样。但到底怎么不一样,众人还都是说不明白。最起码一点,这酒楼从外观上看,木制的结构就很少,反倒是石材和玻璃这些东西用的多。酒店门口空了很大一片地方,按照这酒店里的管事说,这可是给各位客官停车停轿子用的,便是那些抬轿赶车的下人,也是有地方安排。

大门口是那十分气派的大玻璃门,看上去就有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门口站着两个小厮,打扮也不似其他酒楼那样,带着那种特有的帽子,马车一停到这大门口,这小厮赶紧去给客人开马车门或是轿子的帘子。你来吃饭,只要跟着人走就行了,很多事情,都是不用你自己操心,这酒店的下人,很是热情的就把你身后诸事办的妥当了,保准让你放下心来吃这顿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