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万历十八年 > 分节阅读 74

分节阅读 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却是没有一个能提出一个解决现下情况的办法。

“大哥,咱们现下这军资消耗也是很大的,马匹死的也是不少,若是我来看,咱们却是不易再动大兵。何况那边还有宋应昌那个老家伙在掣肘。打下平壤死的更多的都是咱们李家儿郎,咱们可不能再这么傻下去了。按说咱们就应该回军的,这朝鲜,现下就是个泥潭,咱们辽镇兵马根本不适合在这里施展。”

“老三,我都说了,你莫要抱怨,你看你,这不和老二一样吗,你说的这些我又不是不知道。”还没等李如梅说完,李如松就不客气的打断了他。他在自家兄弟面前,可是完全不顾忌对方脸面的。

“大哥,你听我说完。情况现下虽然对咱们不利,但是还是有一个机会的。大哥,你想啊,咱们给养供给的困难,那些矬子比咱们人可是多的多了,他们难道就不需要吃饭了。按说他们给养要比咱们供给的更困难。现下虽然他们在汉城那边又开始嚣张了,但是咱们只要派一小股人马,把他们的粮草一把火给烧了,那他们就没有继续蹦跶的本钱了。到那时候,他们尽管兵多,但是他们也不敢往北边来。没了粮草,给他们天大的胆子,他们也不敢北上。”李如梅倒是没有在意他大哥对他的打断,跟着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当然,这想法并不是他的,而是魏刚的。魏刚在当日看到辽镇兵马的情形后,马上就想到了倭寇的情况。毕竟,这倭寇无论怎么说,可都是外线作战的。他们渡海远来,粮草这一项可是一定要解决的,不然,几十万大军,那可就是自陷死地的。而他自打来到这朝鲜,发现这些矬子们很善于以战养战。朝鲜人各处城池中的粮草,都是被这些矬子善加利用,也因此,那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才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快速的从釜山打到平壤和咸兴。这种进兵速度,在任何战史上说都是不正常的。可惜,朝鲜人实在是太窝囊,不但不抵抗就跑了,而且连各处城池中的粮草也留给了这些矬子。汉城如此,平壤也是如此,就连那咸兴也是如此。加藤清正能北上会宁,跟镜城的海汀仓陷落是有很大关系的。这些矬子,在朝鲜人生地不熟的,想要搜集粮食,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的。

魏刚想打此处,便找了个机会跟李如梅说了这事。他给李如梅献这计策,自然是希望李家把这不利的情况扳回来。这样,他也好尽快的从这朝鲜撤离出去。因为只有把那些矬子打服了,这现下的东征才能勉强结束。他可是好长时间没有回家了,而且辽镇那边,还是有很多事情要他忙的。到此为止,他来这朝鲜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官职也是升了,这也算是到头了,若是在不知足,那便会惹得李家老大不高兴。让人无端的记恨上,那可不是什么好事。就是献这计策,魏刚好一顿和李如梅解释,意思是千万别说是自己跟他说的,就说是李如梅自己想出来的。这样做也是为了不引起那李如松的注意。魏刚对于人心的揣测还是很准的,他能感觉出来这李家老大李如松对他有敌意。至于为什么,他就不得而知了。那日当着众人面,他用了一招牵马缰绳把对方的敌视破解了。但是他知道,对方既然已经注意到他了,那他以后就要低调一些。毕竟,现下他还是蛰伏于李家羽翼下的。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啊,这不就是曹操当年在那官渡之战的时候用的招数吗。劫了袁绍的粮道,烧了那袁绍的粮草,那袁军自然是是士气跌落的。到时候俺们只要跟着他们后屁股撵他们便是了,说不准还真能把他们赶下海呢。”还没等李如松说,一旁的查大受跟着就说起来。

此时的大明,类似三国演义这样的小说早就流传了开来。说书先生们,把那些文人们写出来的东西当成评书四下里讲开来,在传播这些文化的同时,也是得了一份糊口钱。

辽镇这些军将,平日里也是没什么娱乐活动,除了逛窑子,那就是听评书了。所以对于这三国演义,众人也都是熟悉。这查大受一说到官渡之战这一桥段的时候,众人也都是立马明白了过来。

“嘿嘿,三少帅还真是活学活用啊,咱老孙怎么就没想起来,对啊,咱们就学那曹操,专门劫那些倭寇的粮道。嘿嘿,到时候看这系诶矬子还能稳稳的呆在汉城,他们只要一跑,咱们的机会不就来了吗。”李成梁的另一个亲兵家丁孙守廉跟着说道。

李如松暗中琢磨了一阵子,也觉着这是个好办法。于是便于众将商议起这偷袭倭寇粮仓的事情来。坐在一边的魏刚暗自摸了一把汗,看来李家这些军将已经找打办法了,这以后,就没有他什么事了,但愿李家的人不至于太差,能够把倭寇留在汉城左近的粮仓给端了。那样的话,一切就会按照他预测的那样进行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有人不想打了

名护屋的天守阁中,此时灯光闪烁。灯下坐着一个老人,他看起来面色有些苍白,但眼神却是十分的凌厉。此时他手中正拿着一封战报,随着他的目光,跪在下首位的几个人都是后背出了冷汗。

“这么说,加藤这家伙该是玉碎了,连锅岛直茂这家伙也死了大友义统、有马晴信也都跟着倒了霉,嗯,你们说是这样子吗”这老人虽然看上去风烛残年,但是那眼神看上去还是很犀利,让下边跪着的人都是不敢正视,只得把头深深的埋在地板上。

“太阁大人,这些人都是先一步成神了,太阁大人莫要担心,小早川殿下和宇喜多殿下现下在朝鲜还是稳住了局面的,咱们的大军也还是占着半个朝鲜的。”跪在下首位靠前的一个人战战兢兢的说道。

“巴嘎,是谁让他们分兵独进的,愚蠢之极,宇喜多这个笨蛋,难道就不会告诫他们一下。看来非要我渡海亲征了,一群蠢货,连这点常识都不知道。”此时的丰臣秀吉,已经被侵朝日军的损伤所激怒,同时,他也失去了基本的理智,看着战报,他几乎有些疯狂。

“太阁殿下息怒,小早川殿下来信说,明国兵马具是雄壮,我等往往要付出两三倍的军势方能抵御住对方,现下明国兵马在汉城已经被我等挫败,那么以后这朝鲜的局势说不定会向有利于我们一方发展。”那跪着的人跟着说道。

“长政,你什么时候也学会打圆场了,不要骗我了,若是咱们占优,为何不继续进攻。唔,看来真是需要我渡海亲征了。”

“殿下万万不可,殿下乃太阳之子,所谓千金之子都是垂堂而治的,殿下万万不可亲身犯险。卑下恳请殿下收回成命。”说这话的却是跪在第二位的一个武士,这家伙年岁也是不小了,但是看着还是比丰臣秀吉小,而且表现出的模样也是恭顺,样子更是诚恳。这人自然是现下丰臣秀吉麾下的五大老之一,封地就在关东的德川家康了。

丰臣秀吉特意的抬眼看了他一下,眼中精光只是闪了一下,便跟着开口说道:“哎,天见可怜,让我生在如此小国,若是我生在明国,有如此多可用之兵,那么征服整个大陆,那也不是问题了。哎”就这那武将的劝说,这丰臣秀吉马上改了口,只是哀叹,而不再强硬的要渡海亲征了。

而那跪在后一位的武士此时仍旧把头深深的埋在地板上,并不多说一句话。不过他此时的心里却在轻笑:“嘿嘿,想考验我,你个死猴子,岂不知我从多大就开始应对这些事了。”

“德川殿说的对,太阁大人,您可不能亲征啊,这些事情,小早川殿或是毛利殿都是能应承下的,有他们辅佐,相信宇喜多殿下应该能够对付的了明国兵马。殿下只要再次增兵即可。”那跪在第一位的浅野长政马上顺着丰臣秀吉的话说到。

“那就先征集两万人马过去吧,让毛利秀元带着他们,长政、三成,你们俩要把粮草和一应物资都准备好,不得有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