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万历十八年 > 分节阅读 52

分节阅读 5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己也是很反感这些人。

“对,魏大人说的是。待本官回去,定要跟总兵大人说清楚这事。这些个高丽棒子,现下看来,说不准就真是和这些倭寇是一路的了。你是不知道,当初我跟着祖大人冲进城里的时候,一开始朝鲜人还在前头领路,可是到后来,就看不到他们了,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这不就是奸细吗,领着咱们往火坑里钻。这他娘的仗打得太窝囊了。”杨得功本身就是辽镇总兵杨绍勋的亲信,自然要重点提到这杨总兵了。

“杨大人,你咽不下这口气,我又何尝能咽下。我已经决定,要是不把这些倭寇打怕了,我就不过鸭绿江。”魏刚说出了自己部分的想法。

“是啊,这仗打得窝囊,可是现下魏大人咱们不是扳回来一阵了吗,要我看,咱们还是先撤回安州,然后把文报报给杨大人,一切请大人定夺。”杨得功一听魏刚要留在这里,马上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可真是不愿意再呆在这里了,现下也有了些级,总算能回去交差了。这又不是他自家,反正都是那些高丽棒子在遭罪,和他有什么干系,所以他巴不得早些返回大明。

魏刚此时要是还听不出这杨得功的意思那就是白活了。他知道这家伙肯定是急着回去报信,所以没有这战下去的心思了。看来还真的跟着这杨得功先撤回安州,然后才能做新打算了。

想到这里,魏刚便同意了杨得功的说法,但是他也把之前现的倭国在他们后边的一处要冲驻扎的消息跟杨得功说了,这一下子杨得功就更害怕了,这后边闹了半天还有一处伏兵啊。

魏刚建议两处兵马先向右突进,然后再折返北上,只要绕过倭寇的驻地,那便没有问题了。杨得功听后自然是赞同魏刚的这个说法。

第二天一早上,大雨仍旧没有停下来。辽镇兵马在魏刚的带领下,从小山上的树林中钻了出来,先向东侧突击,然后转向北,在傍晚时分,他们才算回到安州。

安州现下还是朝鲜人控制的,但也没有几个人了,老百姓早就吓的跑光了,就剩下几个官员在那里勉强撑着场面。

好歹不用住帐篷了,兵士们也是能洗上个热水澡,昨日的困顿此时却是一扫而空。

晚上吃饭的时候,魏刚特意去那些没了主将的辽镇兵马当中问寒问暖一番。其实他主要的目的是想看看能不能有人跟着他留下来。毕竟,现下除了他这一支人马,便再也没有别的兵马可以牵制这平壤的倭寇了。那些倭寇虽然在平壤城外折损了几千人,但是总体上人数还是多于辽镇兵马的。朝鲜兵马那就是个摆设,要是有用,也不用跑大明哭诉了。若是倭寇一旦过了清川江,那可就是直接面对义州了,这样,倭寇可就直接威胁到了大明的边界了。但凡是有一点头脑的均将,都是要尽量把倭国人马封在这清川江左近的,靠近大明,那可就不好办了。从杨得功他们那里调查的结果来看,这些矬子还是很武勇的,火铳也是比辽镇的好,打的也是快。其余的便是没有火铳的,长枪和武士刀也是能对大明的士卒造成不少伤害。因此,任何轻视这些倭寇的行为,那都是要付出代价的。祖承训已经付出代价了,魏刚可不想步其后尘。

这些没了均将的兵卒,有的是史儒麾下的,有的是王守官麾下的,也有的是祖承训麾下的,加起来能有六七百人。这些人要是能为魏刚所用,那他便可以更大的施展自己的拳脚。

不出魏刚所料,大多数兵丁都是希望跟着魏刚留下来。一个是他们胸中却是憋了一口气,另外一个则是他们在昨天确实被魏刚带领的人马打仗的方式所震撼。不管是冲锋,还是后撤,那都是有模有样的。特别是在树林里那一仗,那打法让在后边帮着打下手的他们觉着非常新鲜,有些像打猎一样。这要是每次都能这么打仗,那谁不高兴。要知道这几仗下来,这魏大人的部曲并没有多少伤亡。

最后,除了祖承训的几个亲兵外,其他的人都是乐意留下来跟魏刚干。魏刚做完这件事后心中大定,这一下子就又弄来一些人马。这些从死亡线上跑出来的,应该算是老兵了,以后用起来,虽然需要重新训练,可是他们毕竟不同于新兵。新兵单是训练,不上战场,永远也体验不到战场的残酷。

第二天一早上,魏刚和杨得功说了留在朝鲜的事情,然后让杨得功带着自己那三百来人回了辽镇。当然,随行的还有征的朝鲜民夫用大车拉着的倭寇级,这可是战功,可不能就这么白瞎了。魏刚也不怕这杨得功回去瞎说,他给李家老三李如梅写了一封私信,让冷飞带着人快的回去。要是赶赶时间,冷飞说不定就能跟李虎他们一起再次入朝。至于祖承训身死,史儒身死,还有这场战事刚开始的败绩,情况他跟李家老三如实做了汇报,到时候战报怎么写,那就看他们的了。

第八十二章骚扰

大雨虽然停了,但是道路却是泥泞不堪。此刻从平壤到安州这段路上,却是人迹稀少了。朝鲜人该逃走的,早就跟着他们的国王往北边逃了。逃不走的,就只有呆在自己家里等着倭国人马过来了。反正自己是草民,倭国的人马过来了不过就是征发粮草。朝廷来了不也是一样吗,交谁都是交,说不定倭国的人马反倒是要比这自家这国王要好上一些。

这样的心态并不是偶然,或是零星,而是在此时的朝鲜百姓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朝鲜和大明一样,对于百姓的盘剥,丝毫不差于那些外来的强盗。

正因为如此,魏刚领着人马再次从安州城出来后,反倒是要小心那些散居在乡间的朝鲜百姓。这些人说不准就已经成为了倭国武士的耳目,自己要是傻乎乎的以一个拯救者姿态出现在人家面前,到时候被人卖了大概还不知道呢。

于是魏刚做出了一个更加残忍的决定,对平壤到安州这一段实行坚壁清野。倭国武士那么多人,那么快就打到平壤了,辎重或是粮草什么的还要从朝鲜南边往这边运,他们肯定没有多少粮草。即便是平壤城中有存粮,这些矬子们为了以后更好的占领这里,也会派兵在乡间四下里劫掠的。魏刚对于这些矬子们的想法猜测的很准确。他来的那个时空,现下这些矬子们的子孙打进华夏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

既然如此,魏刚便要让这些矬子搜集不到粮草。方法很简单,那就是自己带着兵马,也到这乡间征集粮草。至于征集完粮草后,那村子里的人,那就是不能活的了。无论是从行动的隐蔽性上,还是从战略角度来看,都是再对倭国人马进行侧面的打击。这项决定看似残忍,但是魏刚觉着这并没有什么。这就是战争,若是朝鲜的民众有这个自知之明,那么就不会等到魏刚带着人马来清剿他们了。他们完全可以选择拿起刀剑,和远比他们矮上许多的矬子们拼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