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龙起明末 > 分节阅读 273

分节阅读 27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很多人都对这个提议动了心。

“有没有办法杀了那个老匹夫”吴三桂一脸阴狠的问道。

那位参将一脸为难的看着吴三桂,孙承宗一直处于满桂等大同宣府兵的保护之下,想要杀他,简直难如登天。这也是孙承宗能够压服整个大凌河堡如此长时间的原因。

其实,这个时候的辽东边军除了战斗力还在以外,早已经结成了一个非常顽固的利益团体。这个团体根本就不把国家的利益放在心上,袁崇焕被捕,辽东各军便放弃各自的防线这件事情就说明了这一点。

这次大凌河堡中的辽东军只有十几万,而其他地区的兵力则接近二十万。在这种情况之下,拧不成一股绳的辽东军自然被孙承宗所压服。

不过,这十几天来,在吴三桂不懈的努力下,已经有近七成的辽东军准备投降了。但是这只限于投降,没几个人会跟着吴三桂一起疯,去杀孙承宗。

“既然没办法,那就算了。我想这老匹夫自命清高,他是不会投降的。到了台湾人的手上,他也会不得好死。”见到手下露出这样的表情,吴三桂只能无奈的放弃了这个想法。

“秦师长,你说对方会不会是在诈降”

接到吴三桂派人送来的请降书,不少人觉得有些不确定是不是孙承宗的计策。

“没关系,即使是诈降。在数万支步枪的瞄准之下,对方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而且,这个吴三桂是吴襄的儿子。在吴襄死在孙承宗手上的情况之下,他的确有可能做出这种事情。”秦可仁倒认为这十有八九是真的,不过他对吴三桂的印象却因此而大跌。

吴襄丢下数万大军逃离,导致锦州守军在极短的时间内崩溃,不管放在那里,这都是个严重违反军法的事情。孙承宗杀吴襄并不是没道理。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吴三桂还是坚持着放弃国家大义,转而向敌方投降。足以说明这个人是个人利益至上的人。对于这样的人,没有一个掌权者会喜欢。

“不过我们的人毕竟不多,面对三十多万俘虏,还是要小心处理。一个不好,就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给挑起那些心理本就不问的士卒的暴动,那可就糟糕了。

所以待会,一定要将那些投降的将领集中起来,单独安置。那些普通的士卒,也要按照一千人一组分成数百个小组,防止出现暴动现象。”秦可仁非常严肃的对其他师的师长交代道。

虽然击败这三十多万人,对于这八万大军来说,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要想处理好他们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个时代的士兵普遍不识字,他们都是盲从的跟随着他们的将领。将领说什么就是什么,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是非判断能力。处理这样的战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四月十六凌晨时分,沉寂了十几天的大凌河堡的南门突然间喧闹无比,期间还夹杂着一些惨叫声。然后只见越来越多的人疯狂的向着城外跑去,而且台湾大军在见到这些跑出来的明军,竟然没有开枪,而是排除一些人,将这些跑出去的明军引向不同的地方。

这一现象一开始就引起了其他地方的守军的注意,但是没有上司的命令,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谁也不知道这是不是要突围。但是其后台湾大军的举动,让他们明白了,这是有人开城投降了。

如果是在以往,见到这种现象,肯定会有不少低级军官率领手下前往南门去阻止这种叛逃现象。但是在这个时候,他们犹豫了,特别是那些从小兵升上来的低级军官。以至于在人心不稳之下,竟然有人将西门也给开了。

南门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而西门的打开则充分的反映出,大凌河堡中的守军的士气已经跌到了什么程度。

“大人,吴少将军已经带人出了南门,东门也被人给打开了我们怎么办”

这个时候,真在休息的祖大寿突然被外面的喧闹声给吵醒了。起来之后,才知道原来吴三桂竟然已经叛逃了。而且还没通知他这个舅舅。

“哼,小畜生,这么大的事情竟然不和我说”

祖大寿当真是被气着了,吴三桂这么做,明显已经不把他这个舅舅当自己人了。

“大人,现在不是追究这种事情的时候。已经有至少十万人逃了出去,还请大人早做决断。”

祖大寿如何听不出,这些属下话里面的意思,但是他祖大寿实在放不下自己这么多年的经营。在没有同台湾联络的情况下投降,他将得不到任何的好处。这让他怎么想都不甘心。

但是他同样知道,如果他现在拒绝手下的请求的话,那他的头很可能会成为他们邀功的筹码。

“出东门,投降”

再不甘心,祖大寿也不能拿自己的头开玩笑,最终决定放弃孙承宗,放弃在大明的一切,投降台湾。

四百九十七章孙承宗之死,噩耗连连

收费章节8点

四百九十七章孙承宗之死,噩耗连连第一更

混乱,前所未有的混乱。三十多万当中原本只有七八万人是经过吴三桂串联而投降的。但是在看到这些人安全的被台湾大军收降之后,其余的人心中也活泛了开来。

而祖大寿率领大队人马冲出东门,向城外台湾大军投降成为了引起城内的明军投降大潮的导火索。

虽然有孙承宗声嘶力竭的呼喊,虽然有数个始终忠于大明的总兵们的极力阻止,但是在这种投降大潮中,显得那么的无力。甚至出现了数万大军同前来阻止的满桂大军拼杀在一起的事情。

完了,一切都完了。军心丧尽,有人开个头,便彻底阻止不了士兵们投降的念头了。

站在高处,看着到处混乱一片的大凌河堡,孙承宗心中是悲哀一片。其实他早就知道,这大凌河堡根本守不住,他只是期望能够在大凌河堡给台湾大军以极大的杀伤而已。

但是这么一点的期望都被无情的打破了。他没有想到城外的台湾大军这么有耐性,在能够轻易攻破大凌河堡的情况之下,不惜耗费大量的粮草来围困大凌河堡。

而且在围困期间,不停的以各种方式劝降,使得孙承宗有了楚霸王四面楚歌的绝望之感。

终于在今天,发生了这种集体投降的事情。为了投降,那些明军甚至同自己往日的同袍杀在了一起。

孙承宗是心丧若死,他不明白事情为什么会到这种地步,更不明白一个小小的荒岛之上,为何会走出如此强大的势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