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龙起明末 > 分节阅读 219

分节阅读 21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败将,最终王化贞接受了祖大寿的建议,派人向杨过下达了掩护军民撤退,然后退往义州的命令。

南门这么大的动静,努尔哈赤当然不会看不到。刚开始还疑惑是那队明军如此大胆,但不一会便听到了西平堡杨总兵和义勇军的字眼。

仇人相见是分外眼红啊努尔哈赤对这两个部队的恨意不下于杀父之仇。当即命令阿巴泰率领八千大军绕过广宁,向南门扑来。

不过在南门外,他们遇到了杨过所部的激烈抵抗,根本无法前进一步,多达四次的冲锋,都在如雨的弓箭和如林般的长枪中败退了回来,不仅没能达到封锁南门的目的,反而损失了一千多人,虽然这一千多人当中有七成是新投汉人和蒙古人。

阿巴泰这边始终无法攻破杨过的防御,而城中在罗一贯的支援下,张相铭他们一度控制城中近三分之一的面积。不过,在努尔哈赤的怒火下,后金加大了城中的兵力,使得控制范围不断的缩小。

这场战斗,真是刀刀见红,不少义勇军的马刀都折断了,毕竟大部分的马刀都是张相铭仿照台湾的制式自己打造的,其性能根本不能和正版的相比。

在这种血流成河的反复争夺之下,一直到天亮,后金都没能够完全掌握广宁。而这个时候,广宁城内能够撤走的全部都撤走了。

接到命令的杨过,在会合了从西平堡赶来的士兵之后,便且战且退的退回了义州。而义勇军也在杨过撤退之前离开了战场,毕竟这场战斗是义勇军所经历的第一场大规模战斗,阵亡多达四百八十一人,这是义勇军成立以来,伤亡最大的一次了。

努尔哈赤当然不乐意见到杨过和义勇军就这么安然撤走,不过义勇军全部都是骑兵,想追都不大可能。而杨过所部即使是在撤退的时候,都保持着攻击阵型,使得后金始终找不到下嘴的地方。最终,在追了二十来里后,只能无奈的放弃了追杀。

这一场大战,最终因为杨过和义勇军的出现,使得广宁地区的百姓绝大部分得到了安全的撤离,除了少部分对后金还存有幻想,或是已经投降的明军之外,基本上成为了一片无人区。

付出了一万多伤亡的情况之下,竟然只得到了一个空城,努尔哈赤愤怒的仰天大吼,发誓不杀杨过和义勇军,他誓不为人。要知道,虽然这一万多人当中,有六千多人是汉人和蒙古人,但是也有四千多人是女真人,这让他如何能不愤怒。

经过后续统计,整个广宁地区,留下来的汉人只有不到三万人。另外投降的明朝军官也只有八个城堡的守将。其他城堡都在杨过和义勇军争取的这几个小时里撤退到了义州以南。于原先历史当中的四十多城堡守将投降,根本没法比。

在杨过率众退到义州的时候,王化贞亲自任命杨过全权负责义州防务,其他所有兵将对杨过的命令都不得有任何疑义。

另外,因为大部分的逃离的兵卒都安全的退了回来,所以在熊廷弼赶来的时候,明军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补充,所以熊廷弼亲自率领四万人马驻守大凌河堡,同义州形成了一个沿着大凌河的坚固的防线,使得努尔哈赤再也无法前进一步。

不过,被吓坏了的王化贞一路难逃入了山海关,而广宁之败的急报更是先一步进了北京,使得整个北京戒严。直到接到熊廷弼和杨过在大凌河稳定了防线的奏报之后,戒严令才得以解除。

而那个被马江龙活捉的孙得功则被杨过当着努尔哈赤数万大军的面,在义州城墙上给活活剥皮而死,那残忍的场面和后来飘扬在义州城墙上的随风飘扬的皮囊,让那些投靠后金的人冷汗直冒,士气大跌。

不过经此一战,大明在辽东的地盘彻底消失,整个辽东除了毛文龙和义勇军这类义军还在反抗之外,完全纳入了后金的统治范围。

发展 四百一十七章算计东林党

收费章节12点

四百一十七章算计东林党第一更

当辽东的详细战报传回台湾的时候,萧明乾正在为海军提上了的海军恢复和扩充计划而头疼呢

在这次的海战之前,台湾拥有战舰三百五十多艘,这还不包括那些用于警卫的小型跑船。现在海军希望恢复后的战舰数量能够超过这个数量达到四百艘,并且在未来十年内超过六百艘。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但是海军还要求,未来的所有战舰全部装备上新式火炮。

这怎么可能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么重建海军所需花费的资金将是建立之前的那支海军的近三十倍。这是现在的台湾的实力所不能承受的,也是萧明乾在可见的十年内根本不需要的。

海军战舰的技术的进步,舰炮进入后膛炮时代的技术快速升级,战舰的造价是疯狂的上升。在这种时候,战舰的数量必然不可能向前膛炮时代那么疯狂的扩张,转而向战舰吨位上的疯狂提升。

而且,现在的后膛炮完全是过渡产品,等雷汞弄出来之后,其必然会被淘汰。让萧明乾花那么多钱置办这种过渡性质的东西,除非萧明乾疯了。

更何况,萧明乾正在开发蒸汽机,已经有了样机了,只等有了橡胶之后,便可以快速提升其燃烧效率和功率。

到时候,蒸汽战舰,甚至是铁甲舰的开发也会提上日程,如果真的这么早就造那么多昂贵的战舰,那么到时候,可能大多都要废了。

所以,萧明乾花费很多的口水,好不容易劝服了海军将领,将海军的战舰数量限制在三百五十艘以内,装备新式后膛炮的战舰数量控制在五十艘以内。

不过作为让步,萧明乾接受了海军的要求,将战舰的最低吨位提高到了一千吨,而最高吨位提高到了两千吨。这样的提升,萧明乾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等蒸汽机弄出来之后,这些大吨位的战舰还能够改造成蒸汽战舰。

还有一件事情,也得萧明乾烦。战争胜利了,有功之人总不能不奖励吧物质方面的奖励对于台湾的这些将领并不算什么,因为台湾处创,一切都在上升阶段。而且台湾的政权模式是以工商立国,萧明乾又是个以利益捆绑众人的人,所以,包括金路在内,主要军事将领的家里面都不缺钱。所以萧明乾只能从荣誉和军衔上想办法。

军衔上,萧明乾特意在海战胜利之后,便在台北进行了一场盛况空前的授衔仪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