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龙起明末 > 分节阅读 131

分节阅读 13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合老先生一个样子,甚至有些人还以为看到了白日飞升的神仙了呢不过现在大家都已经知道了,那东西是台北科技学院的学生们根据督军大人的描述发明出来的东西。

具体是个什么样的东西,我不是很清楚。不过听说和那个孔明灯是一样的东西,只不过这东西大了一些,而且还能带上几个人。”

一看沈有容和郭邢那惊讶的下巴都要掉下来的样子,车夫禁不住的大笑了起来。看到沈有容脸色变了以后,赶紧解释热气球的由来。

“喔,我明白了,是个大号孔明灯。不过这东西要多大的火炉才能让它升上天,而且还能带人”说起孔明灯,中国人是没有不知道的,但是很显然,蜡烛是不可能让这么大的东西上天的。

“老先生真聪明。听说那上面有一个一个人都抱不住的大号火炉,上面安了个很长的烟囱。要升空的时候,要两三个人轮流摇鼓风机才能让那东西升起来。”车夫不无炫耀的说道。

“你怎么知道,难道你们督军大人不拍普通百姓也能造出这种东西吗”

沈有容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丰富的行军经验,使得他明白这种东西在行军打仗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他不明白这样的利器,那个督军大人怎么会弄到这些普通的小老百姓都知道的地步。

“我们当然知道,报纸上都已经登出来了。不过,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造出来的,就那种不透气而且不怕火烤的布料就不是普通人就能造得出来的。听说,为了造出这种布料,科技学院的那些学生就忙活了大半年,好不容易才配出一种特殊的药水,用着这种药水浸泡特殊的棉布才做出这种东西。

听说刚开始,可是摔死了很多的猫猫狗狗的。不过这些学生也因为发明了这种热气球,得到了督军大人的重赏,而且现在的待遇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的十几倍。”车夫看着热气球,羡慕的说道。

“做出这么一个东西,你们督军大人就这么厚待那些学生,看来你们督军大人很喜欢这些奇技y巧啊”听到这里,郭邢微带讥讽的说道。

“一听这位先生的话,就知道是位大明文人。以前也有一些人,包括军政府当中的一些人和督军大人说过这些话,希望督军大人遵从儒教,废止这些奇技y巧。不过,督军大人对此豪不理会,他说只要对台湾有利,他就会鼓励,管是什么样的学说呢

其实,在我看来,督军大人说的对。管他什么儒家呢,只要对台湾有利的东西,我们就应该接受。不然,哪会有每亩四石以上的收成,哪有这平平整整的道路和这坚实漂亮的楼房,还有台湾现在的好日子。总之,如果没有你们所说的那些奇技y巧,现在的台湾还是六年前的那个海盗遍布,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生活无依的东番岛呢”郭邢的语气像是激怒了这位健谈的车夫,以至于他的口气开始重了起来。

“这位小哥,我们没有责怪你们督军大人的意思,我们只是有些好奇而已。”沈有容拉了拉有些书生意气的郭邢,向车夫道歉道。

“你们不用道歉,我知道大明的那些个文人是个什么德行。我们一家六口就是因为在福建被一个举人逼迫之下走投无路,才跟着商船逃到台湾的。虽然刚到台湾,但是军政府却给我们安排了房子和工作,如果不是我们一家在大明的时候就没有种过田,早就能得到没人五亩地了。不过就算这样,我们一家的日子在第二年就已经比得上大明的那些小地主了。

所以,在我看来,大明的那些恶魔一般的文人,根本没有他们自己说的那么仁义,更不配评论督军大人。”虽然沈有容已经道歉了,但是车夫并没有因此对他们报以好脸色。

“呵呵这位小哥,我们并没有看不起你们的那个督军大人的意思,事实上,任何一个能够开创眼前的一番局面的人都是个极其了不起的人。”

对于车夫的话,沈有容不予置评。他知道这种事情在大明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同时他也不相信台湾就是个大同世界。所以,以一种相当公允的语气说道,同时也是在提醒郭邢,这里是台湾。

“对了,这位小哥,你读过书吗怎么会知道这么多”等气氛稍微好了一点后,沈有容突然问道。

发展 二百六十一章凤山见闻4

二百六十一章凤山见闻4

明末,全国的识字率虽然比之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要高上一些,但是相对来说,大部分的百姓还是不识字的。对于大部分不识字的人来说,因为眼界问题,是不可能对社会的真实状况有所了解的,这也是东林党能够掌握社会舆论的根本原因。

而现在眼前的这个以赶车为生的人竟然能够了解如此之多的信息,而不是如同大明内地的百姓那样,人云亦云,要么随从正统的读书人的言论,要么将很多事情传得彻底的偏离原先的真像。所以沈有容才会怀疑眼前的这个人应该是个读书人。嗯至少应该是个识字明理的人。

“呵呵我哪读过书啊也就是到了台湾以后,在管理处的组织下,认了些字,不至于始终是个睁眼瞎罢了。”

这位车夫说的是军政府对各用人单位的强制要求,军政府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去办大规模的扫盲行动,所以,在三年前,萧明乾参照后世的一些做法,强制规定所有的用人单位都要对自己的员工进行一些识字和基础技能的培训,并且在自己控制的各个工厂中首先实行。

虽然在一开始,很多用人单位都对这样的规定及其抵触。特别是那些人力使用特别大的工厂和矿场主,因为这样的一个规定,使得他们没年都要投入大量的利润用来培训自己的工人。但是三年实行下来,效果好的惊人。

不说那识字的培训,那是一切的基础。就说那技能培训,使得那些认真实行这一规定的用人单位,甩开那些敷衍了事的用人单位十条街。效果明显的对比,使得现在台湾所有的用人单位都开始主动的实行这一做法。

而沈有容和郭邢在听到这位车夫的讲解后,被惊得目瞪口呆。天底下还有这样的事情,让私人培训那些随时会卷铺盖走人的苦力,这位萧督军也太霸道了吧。不过转念一想,这也不失为一个教化世人的一个好办法。

“哼”

听到台湾强制要求私人培训普通苦力工匠,传统文人思想浓重的郭邢不由冷哼了一下。不过,在沈有容劝阻的眼神下,也没有说什么。

“那小哥怎么会知道这么多的事情的呢”沈有容饶有兴趣的问道。

“那还不简单,报纸上登的呗我们台湾有三份报纸,一份是军政府办的台湾时闻报,另一份也是有军政府出面办的文学报,最后一份是督军大人联合很多的商人和工厂主办的商报。

如果你想知道台湾正有什么大事发生,那你可以去看台湾时闻报。如果想看一些文章或是有意思的小说评书什么的,可以去看文学报。如果想看看有什么新的产品出现,有什么新的发明出现,或是哪里的有什么特产比较便宜,有利可图,可以去看商报。”看到沈有容兴致很高,这位健谈的车夫详细的替沈有容讲解道。

“还有这样的东西”

沈有容惊异的说道。报纸,这种东西,沈有容虽然没有见过,但是他觉得应该和朝廷的邸报差不多,只不过台湾的这种报纸是面向所有人的,而朝廷的邸报只面对官员,或者是曾经是官员的那一群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