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龙起明末 > 分节阅读 119

分节阅读 11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终不能让人放心啊”看到是崔景荣来了,方从哲发牢骚的说了一句。

崔景荣是方从哲叫来的,为的是就经略辽东的人选问题,向他询问是否有适合的人选。毕竟,对于领军人选上,是兵部的职责。

最关键的是,崔景荣不是东林党人。而且其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就这一点来说,方从哲都自认不如。由他来举荐人才,方从哲也放心一些。

“阁老,台湾,即原东番岛。六年前仍为蛮荒小岛,多为海盗聚集之地。人不过数万,船不过百艘。六年以来,即使其如何生聚,能有多强实力。虽然多有传言,其岛上有一城凤山,富庶异常。且不论是否属实,但一城之财货,所属能有几何故下官以为,出兵讨伐,得不偿失啊”

对于方从哲的态度,崔景荣是知道的。但是知道是知道,崔景荣却并不赞成出兵台湾。当然,他并没有像东林党的那些人那样,以此为借口打击方从哲,但是这并不代表他赞同出兵台湾。

“但其一战夷灭众海匪,二战退西夷百艘战船,足可见其水师实力极其强横。台湾毗邻大明,若放任其不顾,迟早会成为大明大患啊”

方从哲也没有去过台湾,对台湾的情报也没有详细的收集,对崔景荣的说法,也有些赞同,但还是觉得不能任由台湾继续发展下去。

“海匪,乌合之众。西夷,蛮荒小国而已。面对他们,台湾有此战绩也不能说明什么。且阁老有所不知,大明水师早已不敷使用。战船年久失修,将士久不操练,火炮已有数年未曾增加一门。要想出兵台湾,势必要朝廷拿出巨资修造战船火炮,重新操练水师将士。”

大明水师的实际状况,其实是人所共知的。虽然他们并不知道,实际情况要比他们想象的严重得多,但是这并不会影响他们对面对出兵台湾时,水师是否能够胜任做出正确的判断。

这也是方从哲为之心痛的一个原因,因为他无力改变这些。要修造战船火炮,重新操练水师将士,谈何容易大明现在那点赋税,用来赈济灾民,拨付边军饷银和支付百官俸禄便已经花费的差不多了。要再拿出钱来整训水师,那是不可能的。

一想到这里,方从哲的头又疼了起来。方从哲已经记不起来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头痛这个毛病的,或许是被自己的那个不争气的儿子给气出来的。

“而且阁老,眼前大明首患,并非台湾这个小岛,而是辽东的后金啊此时分心应对台湾是否不利辽东乱局啊”崔景荣下面的话,更是让方从哲心焦不已。

“是啊大明首患,当属辽东。既然如此,便先放其一马。自强,辽东后金的努尔哈赤发七大恨反叛。现抚顺已陷。辽东诸军吴统一统属,天下各地属军又陆续到达辽东,急需一人统属辽东及各地官兵,你可有合适的人选”说到辽东,方从哲只能放下台湾这个次要问题,问出了他今天让崔景荣来的主要目的。

发展 二百三十七章选择

二百三十七章选择

对不起各位,当时的兵部尚书可能并不是崔景荣,而是黄嘉善。但是我并不确定,如果是错误的,请大家忽略待之。

“熊廷弼,此人是督抚辽东的最佳人选。其三十六年便巡按辽东,熟悉兵事,为当下稳定辽东第一人选。”崔景荣一口便说出了他心目中的第一人选。

但是方从哲在听到崔景荣的人选是熊廷弼后,眉头反而邹了起来。这样的表情,让崔景荣心中不由疑惑了起来。

“阁老,这熊廷弼是李成梁之后,对辽东边事最为熟殓之人。且其在应对后金方面,有着非常有效的看法。”

“熊廷弼此人的才能,我自是知道,但是此时不能让其督抚辽东。”想了一会,方从哲否定了崔景荣对熊廷弼的推荐。

“为什么”崔景荣难以理解的问道。

“自强,你不要忘了努尔哈赤这次做了什么七大恨公开反叛,是为大逆不道,是我大明之奇耻大辱。不管是皇上,还是朝廷百官,都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所以,现在大明所要看到的是迅速的平定后金。

熊廷弼虽有大才,也深谙兵事,对辽东更是极其熟殓。但是其策略却是实内固外和以夷攻夷,这样一来,辽东兵事势必旷日持久且耗费巨大。这是大明所负担不起,也不能接受的。”

或许有人会说,方从哲没有选择熊廷弼是个错误,也是其人生的一大败笔。但事实却是,当时的情况不允许方从哲选择熊廷弼。要知道,熊廷弼是楚党,同方从哲在朝廷中,护卫奥援。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方从哲怎么可能不选择熊廷弼。

作为一个东方第一大国,在面对后金这种公开的反叛,是不可能容忍的。当时的所有人都不认为后金能够应对大明的怒火,更不可能接受熊廷弼那种大规模修建堡垒,分化北方少数民族,借以困死后金的策略。

所有,与其说是方从哲不选择熊廷弼,还不如说此时的大明不选择熊廷弼。一句话摡之,天朝上国的虚荣,使得大明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自强,还有其他人选吗”否定了熊廷弼后,方从哲再次问道。

“其他人阁老,其他人多身处京师,对辽东兵事可知之甚少啊”

除了熊廷弼,崔景荣便想不出有什么更合适的人选了。毕竟这个时候的大明,能督抚一方军队,特别是这种涉及十数万,甚至更多大军的人选,是不可能选择武将的。而文人,大部分都没有实际的带兵能力,所以,崔景荣想来想去,就只有熊廷弼一人能够胜任了。

听到崔景荣这么说,方从哲不由抚了一下额头,这是他感到头疼的下意识行为,也表明方从哲此时正在为这人选问题而伤脑筋。

沉默了半刻,方从哲像是想起了什么,但似乎有些难以决断。便站起来,来回走了起来。

“自强,老夫想到一个人。”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方从哲停了下来说道。

“何人”

“杨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