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梦醒修真录 > 分节阅读 402

分节阅读 40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刘迦没理会小云的话,只是对赵玄坛点头道:“对了,我现在的形象,是由你的心去对比从前的我的形象,得出了这个结论。世间万相,都是这样有所对比而来的,如果不去对比分别,不认定相对的名相作判断,即知法身何相,也即知法身何在。”

赵玄坛还待再问,却见刘迦已经默然。

刘迦探不出那假刘迦所来处,但见他暂时没有动作,便安心于此,细细观研刚才那心识是如何起落的。啥叫起落来着

比如吧,哥们儿你双腿盘坐、大眼紧闭,这时候的“观”在何处首先还是意识念头的来去,也就是你心中所牵绊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东,比如使你忧的、使你烦的、使你心跳加速的等等,看看这些东东如何让你本来安静的心有了心结、有了不爽、有了激动、有了压抑,看它们是如何“起作用”的,然后反着这个“起作用”的过程而行之,打开这个结、放下这个不爽、了断这个激动、冲破这个压抑,看看心从不平静到平静这个过程是如何转换的。这中间多了些啥,或是又少了些啥,多与少之间是谁在起着根本的作用。由此开始,深之又深、细之又细、微之又微,从而豁然开朗。

而刘迦现在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那心识不观则己,一观则如见洪流,浩浩荡荡、澎湃奔腾。因为他此时的观心,已深入到极其细微的地步,深入到常人不可想象的深处。就如像用电脑吧,偶们钻研的是不同的软件如何使用,而他钻研的则是整个系统内部的电子流是如何关联运动的。

越是深入,那点点的变化越显得惊天动地似的巨烈。相反,普通人的观心,往往就是几个念头而已,稍不仔细,就看不出什么名堂来。像刘迦这样,观者一不小心,落在某处,必又是执相顿生,危害无穷。但他深知“迷时结性成心,悟时释心成性”的根本原理,因此整个过程中,凡所见种种境界,必视为“心”在“心的种种作用”下的伪装假相,不易随便上当,不会把“心的作用”误认为“心的本体”,也不会把“心的本体”和“心的作用”截然分离,使之二元对立起来。

这个“迷时结性成心,悟时释心成性”的比喻,其实是很形象的。这句话中的“心”字,是指那心的所用,用在何处,怎么用,变成了什么。性呢,是指没有乱变现而保持自在的东东。结性成心是啥性本自由,无所滞碍,但由“心起作用后”变现出来的知见结成各种复杂的心网后,看似像真得一样,把咱们固定成某种似乎无法摆脱的形象和人生命运。而释心成性呢,则是由心主动将这些心网放下打开,不再自造知见地困住自己,自然解脱,见真性本来自在之意。此时,心性就是一个东东,心在起作用,而心体性空,无相可得。

就像没结婚的哥们儿,婚姻对你来说,尚未定形成相,你是自由的,选择面极广,可以结婚,也可以不结婚,既可和张妹妹结,也可和李妹妹结。这个时候呢,你处在性本自由的位置上。但一旦结婚证塞到你手上,婚姻这个知见已经有了具体的内容了,相当于定形成相了,原来的自由“嗖”地一下不见了,变成了有种种婚因特征知见的既成事实了。这个过程,相当于“结性成心”,弃“无为”而入“有为”,这个地方的“心”,就是“心用在某处”了的意思。后来你通过观照大街小巷,从万花迷眼的众多妹妹中,终于醒悟了,你毅然打破这个定相,废掉这一纸约束所带来的知见,重回“未婚”知见的自由态哎,当初的“心用在某处”被放下了,自然而然就是“释心成性”了。

刘迦观得一会儿,渐渐发现所观之处,无不是光明透生,越来越明亮,越来越舒适。那万相先是褪出具体的物理形象,显出光茫,紧跟着只见识念在动,稍后识念又化作更深一层的光茫,倾涌而现。这个过程,先是破除具体物相的外形和名相背后的观念差别,再见这些知见相互缠绕,又见这些知见如何起作用,终见这些知见所来源由。

佛门中有一句话叫“光吞万象”,有修为的人,能见万事万相的具体形相深处,是无比明亮的光茫,这光茫经过偶们自身的知见伪装,就变成了什么电子、原子、分子,然后看起来像一个有形有相的物质或是人了。自性光茫不再伪装时,自然发出,三千世界,虚空破碎、万相吞没,所有的一切,竟只是大梦一场。刘迦此时所见,离如来的智慧之光尚远,但依然感到不可思议,那普通凡夫又如何能想像如来大光明藏的殊胜绝伦呢

刘迦心中微感有些贪恋那光茫的识念动摇,并不以为意,知道只要不把这些境相当作是圣人境界,也就不容易陷入其中。偶尔那看似平静的光茫,能微微见到其中的蕴变,那蕴变没有间隙和层次地交替着种种色彩。

刘迦此时只需要微一动念,稍有分别之意,任何一种彩光立刻就会依其分别而成相,或突然变成一个宇宙,或突然现出诸佛满天的胜境,或突然颠覆时空序列,或生出万样众生。但他默然守着那一分清明,随其诱惑,湛然不动。

随着这样的任心从变,渐入动静不分、物我一元的境地。

他能感受到此境地有一种欢喜,不来源于某事某物,不依靠什么来刺激,也不需要相对的印证,只是纯粹地源于本来的无所拘执的喜悦。似乎一切本来就不存在,一切的存在也非常自然而然。这种看似矛盾的认知,在普通人习惯的思维逻辑下,是无法理解的。然而,也正是偶们普通人的思维习惯,总是以二元相对来而认知世界,因此与刘迦所认识的世界,有着极大的区别。

偶们认知这个世界时,首先是偶自己,然后是偶自己以外的“非偶”部分,这就是相对了,这就是所谓二元化的角度了。不管认识哪一个层面的事物,都有参照对象,都有参照体系。比如事物的长宽高这样的特性,比如过去、现在、未来这样的时间序列,如此等等,失去参照体系中的数据定义、结构定义,偶们很难去认识一个事物,更难去描述一个事物。可偏偏当偶们用这样的方式去认识事物的时候,也被这样的认识方式所带来的结果给限制了,失去了无分别时整体观,失去了万物在深层次下的关联性。

而刘迦此时不同,他不仅放下了对某个事物具体的认知观念,比如宇宙,比如人,比如生命,这些观念背后的知见支配,他统统都要放下,同时还要放下所谓整体、所谓系统、所谓关联的一切。把所有知见打破不说,还得让这个没有知见的状态,也空掉。

这是什么状态哩是心的无所住留的状态。能关注所有境,能不停留在任何一个境中,每个境界的细节却都了了然然,每个境界都是他,也都不是他。从前他入此境界时,会感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的交融互纳,就好像自己轻轻动一下,整个世界都会大动似的。而现在,他又脱下了一个包袱,又扔开了一个自我约束,心外面没有世界,心里面也没有世界,连心似乎都只是虚无的存在,存在于心的种种幻相中。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于此境界中渐渐退了出来,毕竟从前的经验告诉他,任何境界,稍有驻留,都是直接摧毁修为、直接陷入另一个轮回的邪见邪行。

刘迦再次观照第一殿,见那假刘迦并无异动,只是坐在那明亮宁静的大殿中,此时秦广王已不知去向,那假刘迦坐在那里面略显孤寂。

忽然远处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道:“这冥界第一殿看起来很清雅嘛,倒像是一个修道的地方,哪像是轮回道上的关卡没想到小白脸从前的窝竟是如此胜境。”刘迦心中一凛,暗道:“这是岐伯的声音,他们已经到了第一殿了。”

紧接着听到临将臣的声音道:“小白脸的老巢不在此地,应该还在后面。”小妲旯道:“是啊,电子游戏里面,老王都在最后面。”聆听在笑道:“别瞎猜啦,整个冥界都是我老哥的办公室,他上班没有固定的地方的。”

李照夕附和道:“不错,地藏菩萨虽然是冥界教主,但他是义工的性质,上班不需要打卡,更不需要办公室了。”众人听了哈哈大笑,均道地藏菩萨也只能做义工,否则做职业打工仔,谁有本事雇得起他

刘迦听得暗笑,忽听小云乐道:“他们这群人怪得很,明明以为你没戏了,此时照样谈笑风生,也算拿得起放得下。”刘迦“嗯”了一声,道:“他们都是人生阅历极丰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