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遍地忧伤 > 分节阅读 117

分节阅读 11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层厚厚的泡沫,泡沫中还充满了血污,这样的水,恐怕是谁也不敢喝的。在部队残损,弹药物资严重缺乏的情况下,荻州立兵中将失去了日军开战以来的骄狂,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国军队的进攻从西、南两个方向展开,13师团一面靠水,一面靠着拿不下来的潢川城,实际上成了被包围的态势。

荻州立兵开始不停的要求空投物资,要求空投兵员,要求第10师团和16师团赶紧接应他。连续不断的求援电报和电话把第2军司令官东久祢官惹火了。每次荻州立兵求援的时候,遭到的都是一阵痛骂,并要求他全力攻占潢川,以攻为守,一面也要求第10师团和第16师团加紧攻势。不过第10师团和中国第9集团军算是死掐在一起了,就几十公里的路,按照荻州立兵的说法是爬也该爬过去了,可第10师团就是过不去。第16师团在春河集受阻,好不容易突破守军阵线之后,在桃林又遇上了严阵以待的74军,一时就再也前进不了。

信阳会战,便演变成了潢川会战。

第二一三章 不过如此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为了不变成像土肥原贤二和松浦淳六郎那样被追晋为大将,然后被端回靖国神社供奉的结局,荻州立兵中将改变了作战计划,沿着潢河南岸从潢川的城北方向突围了。当然,为了不至于在部队突围后,自己却被军法处置,荻州立兵还是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部队由进攻潢川西门改为进攻北门。但是进攻时他也就用了一两个大队的兵力,一是给自己留后路,二是借以迷惑潢川的守军。

然而事实证明,荻州立兵用的是一着败招中的败招。虽然后世的历史学界对荻州立兵为什么会选择突围逃窜一直有很多的争论,日方的史学界始终认为以当时潢川战场中日双方的实力对比,日方并没有占什么劣势,所以他们认为荻州立兵当时的选择应当是一种策略。但是这种论调却很明显缺乏足够的论证依据。而中方,包括西方的一些史学家则认为,荻州立兵的做法,实实在在的就是临阵脱逃。在伤亡惨重,弹药耗尽,而又被敌人大军包围的情况下,西方人认为即使是投降也并没有什么可耻,事实上在后来的缅甸战场,很多英国军队在情况比荻州师团好得多的情况选择成建制投降的也比比皆是。所以西方人对荻州师团的逃窜很能理解。但是从战斗本身来说,就是因为荻州师团的逃窜,一场本来胜负难料的战役,就此彻底改变了结局。

荻州立兵用了很多辩辞证明自己当时不是逃窜,而是迂回进攻潢川的北门,在受到中国军队的大规模攻击后,才有序的向东面转移,并在转移过程中仍然给与敌军大量杀伤。也许是日军统帅部本身不能接受一个甲种师团竟然会从战场上脱逃这样的事情,竟然没有将荻州立兵送上军事法庭,因为如果给他定罪的话,等于就是承认“皇军”真的发生了这种事情。对于心理极度变态,却又极度好面子的倭民族来说,承认皇军不战而逃,比承认战败更加艰难。于是,在他们的战史上,荻周师团就似乎真的是迂回攻击去了。

而在荻州立兵从潢川西面向北面移动,并以两个大队的兵力向潢川北门发动进攻时,古地和袁维绪就察觉到敌军有些不对劲了。

当时古地还在对袁维绪说,不会吧,这种千年难遇的事情都会让我们遇到日军可是号称以武士道精神武装起来的永不言败的军队吗袁维绪就笑着说,这大概是我们点子高,因为这确实是日军中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但是荻州立兵要逃也不是那么轻松的,在证实了西面确实已经没有日军,并且追击过来的独立139师部队已经和200师联系上之后,古地亲自率师直属队对荻州立兵第13师团进行了追击。在潢川东北15公里的一个无名高地包住了日军断后的一个建制不全的联队。

这一仗打得并没有什么悬念,日军的这个建制不全的联队大约有2000人,而古地带去的师直属队包括警卫营、特务营和师直步兵团在内全师最精锐的部队约5000人。战况一开始就成200师压着日军打的一面倒的局面。而这场无名高地的战斗,却成了日军战史上写的“诱敌出城,毙伤大半”的荻州师团长的战术杰作。在不久之后日军公布的战报上就是说的,以致于200师的普通士兵都认为做人厚颜无耻到这种程度,放眼世界,也只有倭寇了。

而由于荻州立兵师团的败逃,中国军队也彻底获得了战役的主动权。在古地率200师直属队围歼了13师团的断后部队后,200师、74军、88军和独立139师奉命对潢川东面的日军第16师团发起进攻;而57军配合第9集团军对敌第10师团进行局部反攻。

目前在豫东南战斗力最强的日军是不久前才赶到战场的第16师团,虽然在春河集和桃林受到中国军队的阻击,猛攻了几天仍未能突破守军的防线。但是其战力并未受到太大的损失,所以在中国军队的几支部队向16师团发起进攻时,16师团还能够非常有序的逐步撤出战斗,退到固始依托城防死守。

8月30日,李宗凌下令前沿各军、师后撤,退回潢川防线。这时各部除200师外,均损失过大,也无力继续进攻。200师退回潢川后又奉命南下支援第9集团军作战。此时由于第13师团、16师团均已后撤,日军第10师团遂逐步脱离战斗,退往商城。至此,这场会战以日军的全面败退而结束。

消息传出,举国上下莫不为中国军队第一次取得一场战役级的全面胜利而欢欣鼓舞。夺回潢川,击退日军三个师团,这在开战以来确实是第一回。而在这场会战中,立功最大的其实并不是第一战就打败日军一个旅团,两大潢川,歼敌一整个联队,并死守潢川及外围阵地,最后又追歼日军半个联队的200师,而是始终与日军第10师团缠斗,并使之停留在潢川以南30公里不能越雷池一步的第9集团军。如果没有第9集团军坚忍不拔的战斗,一旦日军第10师团突破防线与13师团会合,那么这场战役的结局,必定会大不一样。而诸多残缺不全的部队如88军、57军、74军等,在整个战役中的灵活机动,不断给与日军小规模杀伤,最后由量变导致质变,迫使日军第13师团败逃,所付出的牺牲在辉煌的胜利后面,也是一串沉重的数字。

所以,在庆功宴上,李宗凌上将也没有刻意的表扬200师。在孙中兴上将、刘晶上将等纷纷赞叹后生可畏的时候,李宗凌上将只是轻轻的哼了一声,说,装备那么好,人员又齐整,还休整了大半年,打出这点成绩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要是别人这么说,古地是不干的。不过他的老长官这么说,他就只有频频的起身敬酒了。

其实这场战役的胜利,最大的意义不是击退了多少日军,而是在引发日军败逃得事件后,对广大的普通官兵自信心的一种提高。许多人在说起原来鬼子也有贪生怕死的时候,心理上一种根深蒂固的对日军的恐惧不知不觉的就消失了。原来看起来不可一世的日本鬼子照样会贪生怕死,那我们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这场战役胜利没多久,10月中旬,败退的日军再度向豫东南发起了进攻。担任前锋部队的,依然是第13师团,不过这个时候第13师团的师团长已经换了一个人。荻州立兵虽然没有被送上军事法庭,日军统帅部也不承认13师团败逃,但是他当然也不可能再在这个职位上混下去。

更早一些时候,8月中下旬,日军统帅部为了策应武汉会战,并切断中国与国际的联络,抽调第5、18和104师团及第4飞行团组成21军,与海军第5舰队协同,于8月19日在广东大亚湾登陆,9月4日占领国民革命的首义之地,南北分治时国民政府的首都广州。切断了粤汉铁路。

而武汉正面战场,在田家镇要塞失守后,武汉门户已经大开,无限可守。最高统帅部已于8月中旬决定弃守武汉。9月4日日军占领广州之后,为保存抗战实力,最高统帅部与9月6日正式决定放弃武汉,组织各部队有计划的撤往鄂北、湖南、江西等省。历时近6个月的武汉大会战,也徐徐的落下了帷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