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遍地忧伤 > 分节阅读 51

分节阅读 5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把他推了一下的话,公主的这一刀恐怕就直接刺进他心脏了。尽管如此,他还是受了伤,好在伤势不算很重。公主刺杀未果后意图自杀,也被池中翼阻止了。但是三天后,公主还是以一块碎玻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至死她也不肯原谅背叛的端木睿,不过如果她知道这个端木睿早就不是真正的端木睿了,又会怎么想呢

公主的刺杀事件除了给民间增加一些演义小说的素材之外,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根据之前路晓飞与南方国民政府达成的协议,他所控制的绥远、察哈尔和晋北维持现状,现在又多了一个北平。不久以后在全国的国防军大整编中,路晓飞部改编为国防军第21集团军,路晓飞任中将集团军司令,参谋长萧韫珩少将、政治部主任侯俊杰少将,下辖新5军和新6军及独立第1骑兵师,新5军军长王靖、新6军军长徐清扬,骑1师师长汤震,共7个师,拥有兵力近10万人。

路晓飞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一天变成了一个坐拥10万大军、辖地数省市的一方诸侯。打死也没有想到过。

第九十六章 困兽莫欺

71军攻占阳泉,打通了国民军山东方面军前往山西的道路,而帝国军端木睿部路晓飞的起义,不但使帝国军断绝了后路,也使得国民军的中央方面军也得以抽调兵力参加太原会战。

国民军3个方面军的主力近50万人云集在太原盆地周围,太原通往外界的各条道路均已被切断,端木中兴成为末代皇帝只是时间问题了。不过,直到此时,皇帝手里仍然还有近30万精锐部队,依靠太原一带苦心经营多年的坚固防线,国民军急切间也很难攻下来。而国民军统帅部急于攻下太原,彻底推翻帝制,军政府领袖蒋部长亲自飞往平遥古城,不断地督促部队强攻。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使国民军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其中,损失最大的是攻打阳曲的山东方面军。守卫着这个太原北门的是帝国军的禁卫第9军,1年前才有禁卫15师扩编而成,军长就是平定甘肃独立的功臣王大竹,现为帝国中将。并在此时被皇帝亲自提拔为帝国上将,其部扩编为禁卫军第9集团军。不过,此时的集团军,也只是一个虚名罢了。

王大竹的部队以山西本地人为主,出征甘肃之前,是有名的帝国山地旅,不但对地形地况非常熟悉,而且在本地也颇得当地人的支持。征讨甘肃后山地旅扩编为禁卫15师,皇帝来到太原之前又扩编为禁卫第9军,兵力最盛时达到4万余人。在此时的帝国军中,绝对算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不过对于皇帝亲临太原并打算死守孤城的做法,王大竹心中是很不认同的。山西有80的山地,如果皇帝肯接受他的建议,放弃太原,将部队化整为零散到太行、吕梁、太岳诸山之中的话,凭他在山西经营多年的家底和经验,与“叛军”周旋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绝对不成问题。叛军如果派大军来围剿,就带着他们在山里转悠,只等粮食用尽,他们自然会退却,如果派小股部队来骚扰,那就是给他送下饭菜来了。这么零敲碎打的经营几年,谁也说不准会是个什么样的结局。

只可惜,皇帝是九五之尊,放不下面子跟他打游击。而且皇帝对禁卫军剩下的这几十万部队和一些重要城市的防线充满了信心,也不屑于跑到山里打游击。结果,外围城市一个接一个的被啃掉,太原已经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孤城。这个时候就是想化整为零去打游击,也没有机会了。

国民军山东方面军一部从忻州南下,一部从阳泉西进,原意是在太原北部会合,集中兵力再发动总攻。原因是南面挤满了中原方面军的部队,插不上手不说,南面的帝国军还特别的硬,就连号称国民军中骨头最硬的中原方面军都损失惨重,他们就不打算再凑这个热闹了。想着北面的禁卫第9军是近年才成立的新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禁卫军,战斗力应该不会很强,没想到区区一个军,竟使得山东方面军几个主力军迟迟不能达到会师集结的目的。

山东方面军司令长官部碍于颜面问题,连着用3个主力军不间断的发动进攻,3个军打残了两个星期,却硬是攻不下来。阳曲的战况使苦守太原的帝国军颇受鼓舞,晋中虽然最终被中原方面军啃下来,太原再无屏障,可帝国军却并无丧失斗志之表现。这使得皇帝本人都无限感慨,若是帝国军早有这样的斗志,战局何至于此

当山东方面军司令长官接到蒋部长的命令,要他的部队迂回配合中原方面军进攻太原西城的时候,这位司令长官肺都气炸了。说起来,他和蒋部长还是幼时同窗,山东方面军也是中央方面军外最忠于蒋部长的部队,可蒋部长的这个命令,实实在在的是扇了他老大的一个耳光。而且,阳曲的守军再凶悍,他自问也把他们打到只剩最后一口气了,这个时候换部队;来进攻,不是拣他的便宜吗如果来的是中央方面军蒋部长的嫡系部队也就算了,可来的竟然是中原方面军的71军。以至于司令长官在电话里非常失态的大骂蒋部长是不是老糊涂了。

蒋部长今年不过五十有三,在当时也不算老,在后世中央里更算得上年轻干部呢。但是看着这么多部队,每天都以几倍于敌人的代价在一寸一寸的往前挪,这是怎样的惨烈啊。即使身在上位者如蒋部长,也看不下去了。而他的嫡系主力又还在河北,不派中原方面军的部队去,还能拍谁再说山西这场仗主要就是中原方面军打的,他们的损失更比山东方面军多了去了。

“真了不起。”71军军长李宗凌前往观察敌方阵地时感叹地说:“山东方面军的几个主力军战斗力还是不弱的,又是拼着老命再打,人家硬是能撑着,不管怎么样,这样的对手都值得我们尊敬。”他这话是对自己的参谋长和几个下属说的,几个下属里面,还包括独立团团长古地和他的参谋长袁维绪。

参谋长说:“不过,不管怎么说,对方现在也是强弩之末了,我们要是再加把力,这场功劳等于山东方面军送给我们的。”

李宗凌摇了摇头,说:“我们军现在也只剩下不到6成的战力了,硬吃下来代价很大啊。”

参谋长说:“就是代价再大,我们也必须把他吃下来,这种阵地攻坚战也没有什么计谋可讲,军座还是下决心攻坚吧。那边老头子可是一直在看着呢。”

“军长,”袁维绪几次欲言又止,她知道自己在这里分量太轻,可是她还是忍不住说:“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硬攻呢对方是困兽犹斗,如果我们给他一条生路,会不会有另外一种结果”

参谋长不满的看了她一眼,那眼神明显的是说,你一个黄毛丫头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

袁维绪本来觉得这种场合自己确实不该多嘴的,不过参谋长那种眼神很让她不爽,她索性说:“其实山东方面军就是打得太狠了,完全不给人家机会,也等于不给自己机会。我们现在打阳曲,肯定打得下,可是一来我们会有很大的损失,二来除了把对方逼得尽忠报国以外也再无出路,可这么能打的部队,要是能走到我们这一边来,效果是不是更好,意义是不是更大呢”

参谋长说:“对方是禁卫军,皇帝的死忠分子,不可能投降。”

袁维绪说:“这支部队不是纯粹的禁卫军,何况就是禁卫军也未必就会顽抗到底,为什么我们就这么想当然呢北平的禁卫军还起义了呢。那可是皇族。”

军长转头看着她,说:“你敢到对面做一回说客吗”

袁维绪正在为参谋长那种想当然的僵硬呆板的思维模式而感到生气,军长这么一问,她想也不想就回答说:“敢,有什么不敢。”旁边的古地直给她使眼色,眼睛都绿了。

军长微微一笑,说:“古地是不是在抱怨我不厚道把你小媳妇儿推向火坑”

古地忙不迭的说:“军座英明。”

军长说:“你这就是摆明说我不厚道咯。”

古地说:“师长,我去。”

袁维绪看了他一眼,说:“还是我去吧,让你也尝尝等在后边提心吊胆的滋味。”

军长嘿嘿一笑,说:“你们小两口别抢,就一起去吧。我敢保证,对方不敢动你们一根毫毛。不过,”他顿了一下,眼神里带着一种深深的内疚,两手分别搭在两人的肩上说:“我不想说什么好听的,就算你们怨我也好,如果你们回不来的话,我发誓我会让他这个所谓的禁卫第9军鸡犬不留”这种时候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他固然舍不得古地和袁维绪,但是如果能够劝说成功,那他们这一次立的功劳就比攻打阳泉那一仗还要大。万一,军长别过头去,他的眼睛已经红了。万一失败的话,让他们一同上路,也算是另外一种成全吧。

第九十七章 做了一次说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