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无限战役 > 分节阅读 180

分节阅读 18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对岸的清国抛在后面了我相信,如果除掉那些支那飞来客,我们就能轻而易举地攻占中国”

裕人骄傲地道:“那是自然,那些支那玩家在我眼中也不是什么厉害的人物,只是他们的奇技淫巧比较多,要打败他们还需要一段时间罢了。”吹,使劲的吹,裕人吹起牛皮不用打草稿,是谁打败谁,一眼就看出来了,可怜裕人还想把他的牛皮吹遍全世界。

明治欣慰地道:“是呀,你的这些火箭和什么星,对了,是卫星,应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创举吧,我想,你的等级最高,其他飞来客根本不可能发射火箭吧”

此话一出,裕人面带尴尬地点点头,看来日本人也知道一点羞耻,只是都憋在心里,嘴上死硬得很罢了。谁说其他玩家没有卫星和火箭裕人自己就在刘云的卫星和导弹上面吃了很大的亏,当然这一切明治等人都不知道罢了。

伴随着火箭巨大的尾焰和隆隆声,裕人的火箭升空了,携带着裕人和明治的期望,不过,这火箭的升空不是那么顺利的。

此时,刘云的指挥部里,清晰地显示着日本的发射场的情况,刚刚发射的火箭,已经被北斗卫星系统牢牢追踪着。“发射拦截导弹”刘云轻轻地按下按钮,命令发送到黄海的一艘郑和级武库舰,顿时,一枚红旗防空导弹腾空而起,现在日军的火箭刚刚发射,完全可以实施初段拦截,用普通防空导弹即可,不必用巨大而昂贵的中段拦截导弹。

于是,一枚红旗导弹呼啸而去,很快就加速到六倍音速升级了,裕人的火箭刚刚发射,速度还不高,正在半空之时,发射场忽然发现一枚导弹飞速飞来,“轰隆”一声狠狠地撞在火箭之上,顿时,整支火箭便化为一团火焰,发射失败了

“哪、哪尼”裕人目瞪口呆,同时感到万分愤怒,难道我发射个火箭都不可以吗

“很抱歉,现在地球轨道上只能有我的卫星,别人的一律不准存在”刘云冷然道,“防空舰船密切监视日本的导弹和火箭,不准任何日军火箭升空,更不准日军的弹道导弹发射”

郑和级武库舰,此时就体现其强大的防御力,无论是末段拦截、中段拦截还是初段拦截都能够胜任,当然,初段拦截必须掌握敌方的发射情报,并且舰船要在敌人发射地点附近,要求比较苛刻。这种武库舰也是物有所值。

第一次火箭发射失败之后,裕人不死心,又在数日后同时发射了十六枚火箭,但是,因为先机已经被刘云掌握,所以同样失败了,郑和舰只是发射了十六枚红旗导弹而已,要知道,一艘郑和级武库舰拥有192枚红旗防空导弹,即使中段拦截导弹,也能最多装48枚之多。屡次失败,裕人浪费了三千多万资源,只好放弃。话说裕人也有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但没有卫星的支持,所以制导精度下降了不少,也更容易被拦截。他当然可以试着用导弹雨来攻击刘云,但要考虑是不是会遭到惨烈的报复,要知道,日本纵深狭小,很容易被对方的导弹雨摧毁掉己方所有的基地,到时候他就可以拍拍屁股滚蛋了。嗯,现在裕人有了美国的一多半领土,暂时不用担心这个了,但他也不想让整个日本变成一片焦土,还是不要考虑导弹雨这种两败俱伤的战法。

这时候,刘云开始在中国大陆号召民间集资修建铁路,因为现在工业越来越发达,旧的交通运输线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量工业品的运输需求,因此迫切需要修建铁路。而刘云现在是国内工业的教父级人物,他这样出声号召,马上就有许多人响应,表示要参与集资。现在,迫切需要修铁路的城市是南京、武汉、上海和成都,特别是成都,前面三座城市都有长江水运辅助,所需要修建铁路的方向是南北走向,而四川被周围的群山包围,自古交通就十分不便,秦岭山脉阻隔了诸葛亮北伐之路,古代的蜀道实在没法满通的需求,所以四川需要修建好几条铁路,从成都到陕西,从成都到重庆,从成都到昆明,都需要铁路,不过从成都修铁路到陕西的难度很大,要打通许多山,后世建国后修建宝成铁路就是一项难度非常高的工程。至于从成都到重庆,这就要提到历史上的保路运动,1904年,四川总督锡良成立“川汉铁路公司”想要修一条铁路从成都通到武汉汉口,后来发现需要极多资金,四川政府出不起钱,连清政府也出不起钱,后来铁路改为商办,让社会集资修建川汉、粤汉两条铁路。不过,在1911年满清宣布这两条铁路为国有,把股权连同股金全部没收,然后向美英法德四国借款修建铁路,这下子引发众怒,这不就是强行没收人民财产么所以四川发起保路运动,闹得轰轰烈烈,最后让武昌起义成功。不过,当时集资的那些钱早就被满清吃掉了,回不来了。

此时,刘云请到历史上的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此时的詹天佑只有35岁,此前只有一次修建滦河大桥的经历,在铁路上面还算是新手,但读过历史的刘云知道詹天佑的基本功十分扎实,否则就不会这么有名,当然现在还没有什么名气。

第二十三章 建造铁路

抱歉,更晚了,求收藏,求推荐。

刘云将詹天佑请到武汉的红星机械厂,笑吟吟地领着詹天佑参观,同时向他表达了修建铁路的意图。詹天佑对红星机械厂的先进设备感到十分震撼,差点都热泪盈眶了。要知道,詹天佑出洋留学的志愿就是实业救国,学成之后希望给中国修建一个铁路网,以促进中国的发展。不过,历史上詹天佑并没有实现他的愿望,没修多少条铁路就积劳成疾去世了。

詹天佑大致参观了一下工厂,十分激动而惊讶地道:“刘先生,您确定要请我来担任川汉铁路的总工程师刚才看了您的工厂,我就知道您必定有无数高水平的人才,胜过我的不计其数,为什么要来请我呢”

刘云笑道:“那些工程师另有重任,我的工厂还需要他们来维持,而且他们的专业也不是铁路。当然,如果我非要从中抽出一批人系统工程师,以他们对机械的了解,经过一段恶补也可以胜任铁路修建工作,但我的目的不仅仅是修建一条铁路,而是要通过修建铁路培养一批中国的铁路人才。而你,詹先生,是中国目前最顶尖的铁路工程师,我要请你帮我修建铁路,还要培养一批合格的学生出来,你有没有这个信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