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无限战役 > 分节阅读 99

分节阅读 9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明面上的,而暗地里却招了一批无地的老实农民,秘密进行训练。那些招募的保镖甚至私兵是靠不住的,他们只为了钱,只有自己建立的军队才真正可以信任。不过,有地的农民是不会跟人去造反的,就算你给他再多的钱财,只有那些没活路的淳朴农民,才会铤而走险,变成人们口中的贼寇。刘云所做的事情,间接地降低了社会动乱,实际也是一件好事。

秘密部队刚刚组建,刘云就得返回澳洲基地了。原因无他,只因为狙击枪已经可以批量生产,而半自动步枪已经能够日产一万支以上,狙击枪也能每天生产几百支,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刘云的心神程序十分厉害,相当于凭空多了无数条全自动生产线,要达到这样的产量真是轻而易举。如今,钢铁的产量已经提高了几十倍,年产量预计可达到千万吨过剩的钢材,需要制造业的大发展才能消耗掉,不过,澳洲的百姓也就百来万,所以明面上的工业不可能太强,所以绝大部分的产能都是刘云的心神程序控制的秘密基地。

不过,如此以来,铁甲战列舰的建造可以大大加速了,现在足量的材料已经送去各个重工厂,加工成各种零件,最后在船坞那里装配。当然,船的主体工件是在船坞那里制造的,万吨水压机就在附近。

现在在建的三艘铁甲战列舰,基本上是仿制美国佬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吨位也是四万多吨,采用燃气轮机作为动力,主炮采用了新研制的406毫米舰炮,这种舰炮采用高倍口径炮管,使用了z05火炮的技术,延长了射程,使射程达到60公里。全舰共有9门主炮,一百多门副炮,主要的副炮射程都很远,比二战时期的火炮高出一个档次。与此同时,雷达正在研制,战列舰上留有雷达位置,待雷达成功量产之后再装上。

事实上,在秘密基地里,已经有十艘铁甲战列舰在建造,其建造进度比悉尼的船坞里建造速度快得多,因为一边是用心神程序,一边却是工人劳作,效率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另外,还有许多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等中小型舰船正在建造,当然,大型运输舰也在建,货物和补给就主要靠这个来运输了。

值得一提的是,刘云在他外出期间,已经远程研制成功一种线导鱼雷,这种东西,实在是舰艇对战的有力武器。嗯,主动制导的鱼雷,现在刘云还做不出来,因为这涉及微电子技术,实际上所有的制导武器都还没做出来。至于正在研制的雷达,只需要用些电子管,还不需要半导体芯片。不过,这也是刘云的一个新尝试,第一次尝试制造电子设备。

刘云之所以仿制美国人的衣阿华级战列舰,而不是小日本的所谓“史上最强的战列舰大和号”,是因为日本人只会加大吨位,加厚装甲,加大火炮威力,以此来加强战列舰的威力,而其吨位与其战斗力并不相称,性价比不高。再加上日本人的各种技术并不先进,不值得模仿,大和号没有火控雷达,夜间作战十分不利。实际上,火控雷达需要电子技术,如果刘云通过制造雷达掌握了电子管技术,那么火控雷达也不难造。虽然火控系统需要计算弹道,但二战时期的计算机也可以计算弹道,虽然精确度不够,但总比没有强得多。现在,刘云需要造一种专门计算弹道的电子计算机,将其与雷达系统、火炮控制系统连接在一起,便能实现自动开火控制,那么远程射击精度将会大大提高。不过,这条道路还很长,铁甲战列舰只需三个多月就能投入使用,但真正的火控系统却不是短期内能造好的,除非刘云用心神控物来制造,但也没法量产。所以,刚开始的战列舰将会没有火控系统。

第六章 临时练兵

刘云等人乘船返回澳洲,而留在山东的有三百卫士,这些都是星级的三本士兵,使用旧的半自动滑膛枪,还拥有十门迫击炮和一些手雷,这些卫士的作用就是保护据点。正在训练的民兵则有一千多人,为此,刘云还专门购买了一大片庄园来掩饰,外人只以为这是一个大富之家,防护力量只有数十雇佣的保镖和护院,一般情况不会注意到。

二十天后,刘云他们返回了基地,这一来一回就用了两个月,海上航行还真够慢的,不过,这只是刘云按现代的观点来看,若是古代人来看,这种速度已经是神速了。

“狙击枪,哈哈,我终于又能用狙击枪了”刘云在枪械厂里,乐得几乎跳了起来,一把抱住一支狙击枪,一个劲地傻笑。

“干什么嘛,不就是一支枪,需要那么激动吗”梅青不满地瞪了刘云一眼。

刘云道:“你不知道,我来到这个时空战场使用的第一支枪就是狙击枪,21,我记得很清楚,现在这种枪就是21的改良版。嗯,之所以要改进,是因为美国人的枪太复杂,容易出故障,还好我的心神能够迅速发现问题出在哪里,现在这种狙击枪虽然不能说达到了ak47的可靠度,但也比原来的美国枪稳定得多。对了,过段时间我们再造一些重狙吧。”刘云一脸期待地看着梅青,他想和梅青一块工作,目的之一当然是让梅青也来熟悉新枪械的制造,目的之二嘛,当然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了。

梅青想了想,道:“其实,我们现在根本不需要重狙,现在这种狙击枪就足够了。你要造重狙干嘛哼,我猜一定是因为你那种军迷的收藏爱好吧。”

“嘿嘿”刘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向梅青竖了根大拇指,果然猜对了。

很遗憾,重狙暂时不必研制,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制造火控雷达,这才是战舰的必需之物。在返航的这段时间里,雷达已经做出来了,但弹道计算机还在研制中,现在做的不是电子计算机,而是用一大堆继电器来做专门的弹道计算机。当然,这东西很大,做出来之后好几吨重,只能用在军舰上,配合雷达使用。

一个月后,刘云和梅青已经做出了两台火控雷达,相当原始,但可以让火炮命中率大大提高,这些东西很快就要被安装到新的战列舰上面去。不过,由于火控系统零件过多,所以量产还需一定时间。不过,此时,系统发出提示,让玩家前往襄阳,以应对将要发生的剧情,过期后果自负。

于是,刘云等人急急忙忙地坐上刚下水的第一艘战列舰出发了。“快,快把那台大东西搬上来,还有一大堆的零件,我们边开船边安装”刘云急切地让人把整台弹道计算机搬上战列舰,还有少量未完成的部分也被搬了上来。没办法,刘云这次必须动用心神控物能力了,与其用双手一个一个零件地安装,还不如用心神控物批量安装。

战舰装满了燃油,便离开港口起航了,这还是“郑和”级战列舰的第一次下水。燃气轮机提供的动力就是比蒸汽轮机大得多,同时也不会产生大量的黑烟,只有强劲的动力,才能驱动这四万多吨重的巨舰。

两天之后,剩余部分也安装完毕,包括火控雷达,现在刘云有信心以这么一艘战舰单挑当初遇到的西条英机整个舰队406毫米的火炮,只需一炮就能把那种中小型的铁甲舰打沉,更别说那些木制战船了。

又过了十多天,刘云庞大的战列舰到达临安,然后前往松江上海,刘云也在这个地方买了一片土地,包括一个无人问津的天然港口,然后战列舰就停泊在那里,开始作各种准备。

如今时间已是1272年十月,刘云记得,襄阳正是第二年1273陷落的,所以,现在时间紧急,必须马上驰援襄阳。不过,刘云虽然有很多部队,但不能带入宋境内,连那三百卫队也在山东,并未到此。这种情况下,刘云便想了个办法,向当前的权臣贾似道送了无数钱财和各种奢侈品,花了近百万贯,那些奢侈品都是些工业产品,如果按照当前的售价算,总价值高达四百多万贯那贾似道看得眼睛都绿了,最后给了刘云一个都统制的官职,领两千兵马,前往救援襄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