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无限战役 > 分节阅读 47

分节阅读 4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城器械无数,即使潼关这样的天下雄关,也无法阻挡刘云的前进。

九月初,刘云包围长安,苻洪请降,刘云提出条件,说胡人只有两种选择,第一是退回草原,第二是全部充当奴隶,否则免谈。这两个条件均极为苛刻,苻洪大怒,决定与刘云拼个你死我活。可惜,双方实力相差过于悬殊,刘云第一天用回回炮狂轰,第二天直接上云梯车,两天就攻下长安,苻洪自尽,十数万羌族、氐族人充当奴隶。刘云攻陷长安,关中父老持牛羊酒水相迎,刘云感叹道:“原来箪食壶浆就是这样子的,看来老百姓日日都盼望官军到来啊。在原来的历史上,354年桓温北伐,关中人民热烈欢迎,可惜桓温为了保存实力,只到了长安东边的霸上就停下了,怪不得王猛说桓温不可辅佐。不过,现在桓温似乎还没掌握大权吧。”

刘云让江峰和廖庆继续率军占领三秦,抓捕不逃走的胡人,而自己则赶回邺城。为什么因为刘云收到系统提示:“玩家,祝贺你,你已经占领了中原,攻灭后赵和羌族、氐族的势力,已经符合称王的条件。任务:称王。任务奖励:100功勋。”

到了九月末,江峰和廖庆已经尽占三秦之地,直逼凉州。此时凉州在前凉的统治下,在这里,因为再也不会有后凉、西凉等国,所以这个前凉应该称为凉国。凉国是汉族政权,现在凉王名叫张骏。刘云事先吩咐暂时不可侵犯凉国,现在以民族矛盾为主,与割据政权的矛盾尚在其次,所以江、廖二将只进军到凉国边境。此时,关中胡人纷纷逃跑,百万胡人直接往北跑,越过长城,逃回草原去了,不过,仍有数十万胡人被捕,直接充当奴隶去了。

此时,刘云已经回到邺城,正在准备称王的事宜。

王猛一见刘云回来,急忙诉苦道:“将军,你可害苦我了,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事务要处理,真是累死我也。”

刘云哈哈笑道:“能者多劳嘛,谁叫你懂得多不过,你这种做法可不太恰当,就如三国时的诸葛亮,处理事情事必躬亲,而且没有找到合适的人辅佐,到最后累死你”

王猛一脸苦色道:“将军,不是我不想让人处理,而是我实在放心不下,我担心别人做不好,没法做到将军的要求。而且,人才者,必德才兼备方可任之,如今我也不过找到聊聊数人而已。”

刘云脸色一肃,道:“王猛,你这种观点可不对。一个治国者,绝对不能事必躬亲,而必须选贤任能。实际上,品德和才能都完美的人才是极少的,若照你的标准,那么天下就找不到几个人才了。我的观点是,品德方面,大的方面绝不能含糊,不能怀有异心,不能是汉奸等等,这些人都不能要,至于小节,则大可不必计较太多。至于才能嘛,不必是全才,只要将他安排到合适的地方,发挥他的特长就行了,人尽其用嘛。这样一来,把标准放宽,符合要求的人才就很多了。”

王猛毕竟是千多年前的古人,刘云所说的这些都是后人总结的用人原则,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哪能不精辟王猛思考半天,终于豁然开朗,道:“将军,我明白了,以前我以为事事都亲自去做才是最好,事事都严格达到要求才行。如今经将军指点,茅塞顿开。猛多谢将军指教。”

刘云笑道:“没什么,反正这些话也不是我说的咳,我是说对于人才的任用,以前的魏国西晋,到现在的江南小朝廷,都是沿用九品中正制那一套,我觉得很不好,不仅许多人才被埋没,而且还会造成世家尾大不掉。对于这个,我自有办法,那就是对官员的任用改为科举制,明年开始实行。北方经过多年战乱,世家的力量较弱,我想阻力应该较小,具体事情过几天我再跟你说。现在我想说一件事,我想称王,你看如何”

王猛先是一愣,然后笑道:“将军何必问我如今将军之声望如日中天,称王正是顺应民意之举,不过不知将军所欲用何国号”

刘云道:“国号嘛,自然是汉”

王猛皱眉道:“汉本来也很好,但数十年前匈奴人曾经用过这个国号”

刘云不屑道:“匈奴人呸那个所谓的刘渊改用汉姓,还真把自己当成高祖的子孙了,我呸,真让刘家蒙羞,我不承认他是我们刘家的人,刘渊所建之国是伪汉,是汉人的祸害,而我才是正统的高祖子孙”

刘云想的是,虽然已经好几十代了,但追究起来,他还是“汉室宗亲”,反正全中国的“汉室宗亲”不知有多少,许多姓刘的都是,不过呢在这个时代有点难以解释清楚。王猛顿时“明白了”,以为是像刘备那样自己说个好出身,点头道:“将军说的是,由将军来重建汉室是最好不过了。”

十月中旬,刘云在邺城建立政权“汉”,自称“昭武天王”,或者直接叫“汉王”,仿照后世唐朝建立三省六部制,但有一些改动,任命了一大批官员,其中任王猛为宰相其实应有三个宰相互相制衡,但现在找不到人。如此年轻的王猛为相,顿时引起轩然大波,但刘云全力支持,并且搬出甘罗十二岁为相的典故,加上几个月来王猛的政绩昭然,所以最后还是这样定下来。

赋税系统已经大体建立,只是在新占领的地方尚未完成,在王猛的监督下建立的赋税系统,刘云觉得并不满意,他要把赋税以法律的形式定下来,制定税法,并且规定税法原则上不能变,必须稳定,只有大规模改革时才能变,不过后人怎么把握这个“度”就是他们的事情了,毕竟没有永远适用的东西。

农业、工商、司法、军队,还有基础设施建设之类的东西,都在建国这段时间里频繁地讨论着,正在缓缓取得进展,要完善也只是时间问题。刘云提出了许多后世的东西,虽然看起来先进,但许多东西不大合实际,最后是部分改革,产生了一种令当时人们感觉十分新奇的制度,后来的实践和调整表明,这种制度总的来说还是很好的,至少比以前大地主主政的时代好得多。

现阶段,刘云并不想什么“推翻地主阶级统治”,但他要打击大地主阶层,扶植中小地主和寒门。他曾经想在大汉律的开头写进一条,“大汉是以地主阶级为领导,以农民为基础,商人和百工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封建主义国家”,不过想想这样有些惊世骇俗,又太过明目张胆,最后还是作罢,但还是提到了农民为基础,地主阶级为领导等等,希望让人清晰地知道现在的国家依靠的是什么,用处有多大就不知道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