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春秋小领主 > 分节阅读 384

分节阅读 38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过去吃饭,一顿不过一只鸡,一豆春秋时代盛饭的工具,圆形,木制面而已,在这里盛饭的工具是美器,正餐没上来,凉盘就是八个,这样的饭,离真不知道该怎样下咽。”

赵武俯身跟燕悼公说了点什么,燕悼公沉着脸,回答:“虽然如此,但我是过惯苦日子的人,从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怕吃惯了这样的饭,今后回国就要食不下咽了,请撤去几个盘子,留下一个足矣。”

赵武哈哈大笑:“我看到几个人嘴唇蠕动,似乎也想说同样的话,但你们想到了没有,吃过这种饭后,如果忧虑今后会食不下咽,为什么不努力让所有的百姓都能吃上这种饭如此,自己吃起来也心安理得。”

周围的人侧耳倾听,赵武继续说:“我曾经见过乡间里社训练,诸队齐发跑步前进的时候,如果不给他们设立一个目标,他们就会懒散。但如果有个目标,告诉他们跑到什么位置就算练结束,他们必定很快完成任务。行旅也是这样,没有那个人上路的时候,心中没有一个终点。

身为一个家主,身为一个大臣,身为一个君主,大家心中也有一个目标,这目标有好有坏。好的君主、好的家主,应该是把尽量提高属民生活水平,当作努力的方向,如此一来,家兴国旺,庶民归心。但是,这个目标具体是什么谁能说的清所谓“尽量提高属民生活水平”属民们达到什么水平,才算合格,谁能清晰地把它描述出来

嗯,你们刚才品尝的菜肴就是。它或许是目前我们所能享受的至高点,亲身体验一下最高点,然后使自己的属民都能品尝到,与自己同等水平的饭食。我就是这样做的,赵氏就是这样兴起的。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管仲,昔日齐桓公问管仲:我追求享受,对国家有没有害处管仲的回答是:没有。他做到了,他扶持追求享受的的齐桓公成了天下霸主,但后世君主为什么一追求享受就国家衰落他们是否读懂了管仲的话

齐恒公问管仲道:当君王的人,应敬畏什么管仲回答说:应敬畏天。于是,桓公仰而望天,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苍苍莽莽的天,是百姓。当君王的人,要把百姓当作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处事公正公平使百姓亲附,就可安宁;百姓辅助,国家就能强盛;百姓反对,国家就很危险;百姓背弃,国家就要灭亡。

奢侈并不是罪恶,也不是亡国的条件;不敬畏百姓才是罪,是国家灭亡的充分必要条件,这是管仲说的。”

燕悼公离席而起:“受教了,离今日总算知道了长治久安之策。”

楚灵公最见不得赵武出风头,他笑声响亮,将众人的目光吸引过来,大声说:“在我看来,甲坚兵利,部从众多,一呼百应,所向披靡,这才是好的君主。”这确实是楚国的治国思想:以强力逼迫他人屈服。

赵武咧咧嘴:“你说的是打群架,我说的是治国。”

第三百三十八章 美食大比拼

管子奢靡还有这样一段话:“尝至味至,罢至乐而,雕卵然后擒之,雕撩而然后爨之。就是要求人们吃那些味道最好的食物,欣赏那些特别动听的音乐,木柴要先雕刻成美丽的艺术品再烧,可见奢侈至极。

管仲认为:不增加消费,农业生产就站不住脚,只有富者奢侈消费,穷人才能劳动就业,有饭吃,才能安居乐业。只有积财者拿出余粮大量消费、美饰车马尽情驰乐,多置酒食尽情享用,老百姓才不会讨饭,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管仲认为只有在生活诸方面倡导消费,才能将资金不停流转,不至于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管仲的意思用现代话表述,就是:流动的钱才是钱,创造出来的财富才是财富,钱不是省出来的,钱是挣出来的;存在家里勤俭节约出来的钱不是钱,没准还要随着物价上涨而贬值。当然,管仲若在春秋时代把最后那句话说出来,他就是穿越人士。

大家都在谈管仲,楚灵公刚才受到赵武很不客气的驳斥在席中列国诸侯当中,楚灵公唯一不敢冲着发脾气的就是赵武。当初他与赵武见面的时候,就被赵武的巨力吓着了,后来彼此相处,他每天见到赵武清晨跑操不停,并随意举起他不敢想象的巨石。楚灵公彻底没脾气了。

大家谈得热火朝天,楚灵公只敢低声嘟囔:“管仲哦管仲国度的执政是晏婴,曾在我楚国那里,被我们要求钻狗洞。”

“别”伯州犁面红耳赤:“君上,那件事实在是我们吃了哑巴亏,别大声嚷嚷了,求您了。”

晏婴被要求钻狗洞,晏婴回答说:我出使人的国度,按普世法则,应该走人进出的大门,楚国虽然国情特殊,可也不能按狗的标准要求自己吧楚人平常都是:不走人间路,专从狗窦出的吗被晏婴辱骂成“如狗”的楚国当时忍下了这口气,谁叫他们自讨没趣呐

现在,赵武说楚君是靠着手下暴徒多,欺压愚弄老百姓顺手,纯粹是用“打群架”的标准治国楚君也只能忍了。这就是春秋,春秋不是一昧讲究横蛮霸道的时空,即使以楚王的蛮夷精神,他依旧要讲道理。

现在,准备讲道理的楚君被伯州犁提醒,羞得脸红脖子粗,他赶忙说:“太宰,咱们还是别说话了,说得越多,错的越多。”伯州犁嘴角微撇:其实,只要你不说话就行。

另一边,燕悼公坦承:“元帅,不到宋国我不知道燕国荒僻,我们有太久没与中原联络了,太多的礼仪我们不知道,太多的知识我们不了解。我就是一个蛮夷,请元帅教导我,让我重归华夏。”赵武凑近燕悼公耳边,不知道说了什么,只见燕悼公大喜过望,连连拱手。而燕悼公身后的齐国使臣国弱似乎一脸不高兴,低着头只顾喝闷酒。

拜春秋小报记者鲁国人所赐,赵武在楚国郢都城下所说的“战略缓冲区”概念,已经被列国熟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