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春秋小领主 > 分节阅读 345

分节阅读 34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护这利益,学宫学子拼了命地提高赵城学宫甄选标准,以减少竞争者。在这种情况下,田无宇虽然竭力想打探赵城学宫的底细,但进入学宫的人打死也不说。在学宫外面的人则对学宫的了解支离片碎。对这种现象,赵武是乐见其成的,他也打死不说。田无宇追问的紧了,赵武招手唤来士兵,吩咐士兵准备夜宴,用丰盛的美食堵住田无宇好奇的嘴

第二天,赵武起的太早,早晨的气温有点寒冷,侍从们递上来一件棉袄,赵武随手披在身上,询问齐策:“快要下雪了吧我们的船只要尽快驶回去,避免被冻结在冰上。”

齐策哈了口气,回答:“天气越来越冷,恐怕河面畅通的情况维持不了多久了。不过我们已经制作了足够的冰划子,只要河面一结冰,就将冰划子推入河中,无论什么状况,我们与对岸的联系不会中断。”

赵武又问:,“棉衣都发下去了”齐策回答:“连齐国劳工的棉衣都已经准备好了。不过,我们出产的棉花不够,虽然织的布匹很多,但棉花很多棉袄里填充的不是棉花,是芦花、柳絮,或者羊毛。”

说到这,齐策眺望着河岸:“我们棘蒲的军队应该撤回来了吧卫敏从肥城回来的时候,说代人几乎没有抵抗了。如今快冬天了,我们最大的敌人是严寒。棘蒲的伤兵已经休养好了,他们还在丛林中搜罗了不少代国溃兵。代人擅长牧马牧羊,等南岸领主支援的牲畜群到了,我们就有足够的羊皮跟羊毛御寒。”

赵武笑了:“代人的保暖状况肯定不如我们,所以等第一场雪下了,我们就可以移动了。我要带着军队赶往侯晋的领地,布置一下侯晋那里的防卫,并清点当地的领地状况。然后”。

正在此时,晨曦中,一声军号渺渺地传来,赵武冲身边挥了挥手,他身边司号员赶紧将军号举到唇边,吹响了一声悠长的号角。号角声过于响亮,赵武身边的齐国人与卫国人情不自禁的转过脸去,躲避凄厉的号角。这声号角吹响之后,对岸丛林中立刻又响起一阵号角声,晨曦中,对岸传来的号声充满了欢喜,仿佛久别的游子找到了故乡。

听到这阵号角答问,晋国军营中匆忙跑出一队鼓乐手,不用军官提示,鼓乐手在岸边排好了队列,隆隆的敲响了鼓声。对岸的号声越来越近,江面上的渔船听到号声,开始向这个方向聚集,不久,薄雾中露出了一队黑色的队列,来的人一身黑衣黑甲,迈着整齐的步伐向江边挺进。

河对岸几名将领打扮的人朝着赵武这边鞠躬致敬。稍后,那几位人登上了小船,向着江边驶来,赵武站在江岸,心里说不出的喜悦,等小船靠了岸,他张开双手欢迎对方:“我的儿子长大了,见到父亲再也不会撒娇了。”其实,赵午与赵成是同一天出生的,只是在封建社会,嫡长子的义务比较沉重,所以,赵成早早当家,开始学着像大人一样处理事务。而赵午则因为身上的责任少,在荀姬与中行姬的宠爱下,多少有点不务正业。这次出战,是赵午第一次担当家族中人。

赵午身边,三儿子赵丹不过十几岁模样。他穿着小一号的铠甲,手里拿着小一号的宝剑,感觉像是玩具,而赵丹那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也似乎把上战场当做了一次玩耍。他哥哥赵午被赵武的话感动,哽咽的说不出话来,赵丹则挥舞着短短的宝剑,学着大人的口吻,傲气十足的问:“父亲,敌人在哪里我们一路行来,只见到因饥饿投靠我们的代人,却没有找见一个手持武器仍在战斗的敌人,父亲已经征服了代人吗”

小孩的话让赵武颇有感慨,他俯身抱起了赵丹,而披甲持剑的赵丹感觉父亲这一抱,似乎损坏了自己英武的形象,他在赵武怀中不停的挣扎,嘴里喊着:“放我下来,放我下来。”赵武欣慰的笑了:“我儿已经长大了遗憾的是,代人还没有屈服,我们的上军佐还在继续与代人战斗。”

说到这,齐策赶紧插话:“二少主,江面眼看要结冻了,你带的士兵无需渡河,让他们在江对岸扎营即可。”齐策这么一说,赵武赶紧放下赵丹,补充说:“最近天气越来越冷,江面上已经开始飘着冰凌。一旦开始下雪,这条江会飘满冰块,船只难以行使,所以,你明天就动身返回江对岸,然后直接去增援中行吴。”

赵午露出为难的表情:“父亲,我还带来许多赵城的毕业生”赵武马上回答:“让他们渡江,我这里正在大规模基建,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

赵午鞠了个躬,补充说:“我们还带来了大量的机械与补充物资。”齐策马上插话:“秦后子修建的两座大桥即将完成,我们可以通过大桥运送物资,如今黄河即将结冰,再从河面上运送,比较危险。”

赵午鞠躬,表示接受安排,齐策侧了侧身,引领说:“二少主请入营塞中安歇”赵午赶紧冲赵氏首席家臣齐策行礼,一边跟随着齐策向军营里走去,一边随口跟父亲交流:“父亲被围的消息传来后,举国震惊。母亲本打算让家族军队全部过来救援,但田苏说”

赵午一举步,赵武又躬身抱起了赵丹,边走边跟小儿子闲扯着。历来最小的儿子都受父母的宠爱,这是因为着小儿子出生的时候,父母的事业已经进入上升阶段,当小儿子长大后,父母通常有钱有衔,也有足够的精力宠爱幼子,所以赵午虽然嘴不停,他父亲却只顾与小儿子交流,对二儿子的话显得有点心不在焉。

赵午说着说着,已经变成了他对齐策的叙说。齐策仔细的询问着家族内部的动态,以及国内的政治状况,听到魏舒曾企图抢班夺权,他点了点头,回答:“少主赵成应付的很得当,是该强硬应对魏氏论起来,家主这段时间不在国内,做的真对啊”

齐策不知道“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典故,但他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赵武不在国内,他就像一柄高悬在晋国各家族头顶上的宝剑,这柄剑不落下去的时候,晋国各家族都提心吊胆,猜测这柄剑会砍向何方。在这种情况下,赵成无论怎么做,各家族因为受头顶那柄宝剑的威胁,只能悄悄的,俯首帖耳。时间长了,各大家族也习惯了赵成仗势欺人,如此一来,赵氏家族也就顺利完成了新老班子交替。

当然,二公子赵午也不知道“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典故,不过,齐策说的道理他能理解:“没错,当父亲脱险的消息传来,魏氏立刻开始收缩,他们甚至解散了部分在新田城的守卫武士。我出发的时候,母亲说:中行氏的安危不值得一提,只要父亲活着,我赵氏出兵的目的就达到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