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春秋小领主 > 分节阅读 307

分节阅读 30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太阳落山了,赵武因为被楚国的横生枝节耽搁了行程,以至于,此时离第一天的宿营地还很遥远。暮色中,赵武不得不命令士兵点起火把,连夜赶路。

这条大路是由商人们承包新建的战备大道,碎石硬化的路面很平坦。车马粼粼,行进在道路上,既轻快又方便。队伍没有在路上停顿,等整个队伍全部亮起火把的时候,行进在路上,仿佛在银河中徜翔,向前望,一片灯海看不到尽头,向后望,灯海一片无边无际。游动的星河奔流不息,赵武在自己的战车上摇晃着,欣赏着前后左右的灯光。稍倾,渺渺的歌声响起,初时细不可闻,渐渐全军轰然响应。

士卒们齐声欢唱的是诗经小雅出车:“我出我车, 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这是诗经中少见的一首凯旋歌,歌词大意是:“我履行义务出兵兵车,待命在那牧地。出自天王所居,让我来到此地。召集驾车武士,为我驾车前驱。国家多,事多难,战事十万火急。我履行义务出兵,集合誓师外郊。插下龟蛇大旗,树立干旄大纛。

鹰旗龟旗交错,何不招展挥摇心忧能否歼敌,士兵行军辛劳。周王传令南仲,前往朔方筑城。兵车战马众多,旗帜鲜明缤纷。周王传令给我,前往朔方筑城。威仪不凡南仲,扫荡狼玁狁异族胡人获胜。先前我去之时,麦苗青青夏初。今日凯旋归来,大雪落满路途。国家多灾多难,闲居那有功夫。

难道我不想家恐有紧急军书。草虫咕咕鸣叫,蚱蜢蹦蹦跳跳。没见想念的人未见君子,内心忧思萦绕忧心仲仲。见到想念的人既见君子,心中郁闷全消我心则降。威风凛凛南仲,将那西戎打跑。春日缓行天宇,花木丰茂葱郁。黄鹏唧唧歌唱,女子采蒿群聚。押着俘虏审讯,高高兴兴回去。威风凛凛南仲,玁狁犹全被驱除。”

诗中,“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与采薇诗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几乎意境相同,但表达的情绪截然相反。两首诗同样说的是为对抗异族侵略而出战,采薇表达的情绪是厌战、不战,及思归,深受后世儒家所倡导。出车表达的是以战为荣,前者是儒家,后者则是典型军国主义,正适合霸主国晋国士卒来欢唱。

第二百六十六章不给面子的宋国执政

阵阵的歌声中,坠在队伍末尾的宋国左师向戎与郑国大夫良霄彼此面面相觑,停了许久,向戎感慨说:“就这样一个轻声细语说话的人,却让整个世界屏住呼吸,侧耳倾听良霄,之前你能想到这点吗”

良霄毫不犹豫的回答:“之前,任我如何大胆预测,我也想不到这样一位“弱不胜衣”的人、这样一位语气柔和的人,却让百年霸主楚国不得不低下横蛮百年的头颅,这大概就是所谓:有理不在声高的寓意吧”

向戎叹息:“这是个乱世啊人人都说这是一个末世,在这样一个末世里,武子的行为却像一缕阳光刺穿了无尽的黑暗。原本这世界以力服人,力大者、嗓门嘹亮者,别人不得不倾听他的话。但武子却用他的行为告诉我们:如果所行所为依据规则礼仪,即使轻声细语,别人也得服从他的话语,因为他的话语是代表规则礼。所以,那不是他在说话,是规则在说话。”

向戎想表达的意思是:中原之地与南方楚国争霸许久,昔日晋文公虽然也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但却从来没有像赵武这样,把争霸战争上升到国与国之间的国家战争高度,上升到华夏与蛮夷之间的正统之争。

更早前,齐桓公称霸的时候也曾伐楚,责备楚国“苞茅之贡不入”。齐桓公是在谴责楚国不向周天王纳贡,但出于中原贵族的含蓄与婉转,齐桓公并没有直白的说出楚王妄称“王”号,不以臣子身份自居,而其战争诉求,也不是要求楚王去掉王号。齐桓公以“不纳贡”责备楚王,最终却没有要求楚王去掉“王”的尊号。

唯有赵武,撕开了温情含蓄的面纱,直接吼出:纳贡纳贡,不称臣如何纳贡此战,必须以楚国称臣为目的,至于纳贡的事儿,只是在称臣之后的顺理成章。到了赵武这一次南征,唯有赵氏孤儿头一次抛弃了春秋贵族的含蓄,赤裸裸的、不加掩饰地、直爽无比地直指楚王是华夏的对立集团,不仅要求楚王去掉王号,而且第一次明确提出:楚王必须向华夏集团“称臣”。春秋之间的战争讲究一个“理顺”,赵武这次可算占足了道义的制高点,他轻声细语的鼓舞起联军死战不休的意识,直至楚王不得不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其实,向戎错了,他说赵武轻声细语用道义降服了楚国,这话也不确实。国与国之间的争斗终究要靠实力说话。赵武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即使他说话再凶恶,也没有用;如果他实力足够了,即使他态度温柔,在楚国人看来,也足够凶恶了。这世界,归根结底要靠实力说话。

不过,向戎没有意识到这点,他把赵武轻声细语降服楚国的成就,归之于赵武站住了礼法的制高点,这种观点出自于他从小所受的教育。对于一个春秋人来说,这观点没错,良霄也为此频频点头。这两人都忘了,如果联军的实力不够,在战争中没有占据压倒性优势,即使赵武占据了礼法的制高点,也没有用。这终究是末世,是个一切靠实力说话的时代,是个丛林世界。

向戎与良霄一路慨叹着赵武取得的成就,等到了宋国的萧鱼,向戎决定隆重款待赵武。酒席之上,宋国国君亲手持酒爵,吟唱诗经的牧野篇,赞颂赵武取得了不亚于周武王伐商所取得的功绩。

论起来,楚国从商代起就桀骜不驯,与商王国征战不休。随后,南北方的正朔战争,贯穿了整个周王国存续的时代。而在原本的时空中,这场争斗还将延续到战国终结,秦王国王朝建立,并灭了楚国,而后才是终结。

但现在的时空中,楚国游离于华夏的历史由赵武一手终结。周王国因此而扩展的行政管辖区域,甚至比周王室原先的疆域还要大。它南至越南,北至日本的越中国越国此时是楚国的附庸,越人此时已经渡海抵达日本越中、越前、越后地区

然而,春秋毕竟是个尊卑分明的世界,宋国国君亲手持爵吟唱牧野,以赵武的爵位,当不起。他连忙避席,谦逊的辞谢宋国国君的祝酒。原本的时空中,赵武因为在第二次弭兵之会,对楚国大踏步的退让,以至于和平协议虽然缔结,但华夏的尊严因此丧尽,所以赵武对自己产生了一种厌恶情绪,他的回答是:我每天朝不保夕,日夜忧虑,能够保全尸首葬入九原公墓,已经足感欣慰了,哪敢担当宋君如此隆重的颂祷。“朝不保夕”这个词正出于赵武这句回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