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春秋小领主 > 分节阅读 281

分节阅读 28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也包括灭国数量位于第二位的晋国,第三个的秦国、第四位的齐国。

楚王之所以把大军退往胡国,是因为胡国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它背后是楚国兼并已久的诸舒国诸位舒国,包括舒庸国、舒鸠国、舒蓼国、舒龙国、舒龚国、舒鲍国等国,诸舒国再向东南,就是位于苏杭等地的吴国。

楚王背靠诸舒,是想着子木从南线撤军之后,能够救援他。没想到,子木绕过诸舒地区,直接带领水军沿长江后撤,进入了郢都,把楚王扔在了胡国。

子木是想借自己声势浩大的撤军行动吸引赵武的注意,让赵武调军南下,把目光针对自己。毕竟,在春秋时代,冒犯一位国君被认为是不祥的,而郢都的战略重要性远远超过楚王那残缺不全的军队。所以子木大张旗鼓,战船上旌旗蔽日地来了一次武装大游行,弄得楚国人都知道了,而楚国之外的人却一个都不知道。

楚国之外的人一个都不知道,是因为楚国的语言与文字有别于中原。而赵武盯上楚王,则是由于他的思维模式有别于春秋人。他击退楚王占领三城之后,不合常理的放弃了追击的机会,开始埋头在当地屯垦,等到夏粮成熟了,赵武才挪动屁股但他却再次出乎春秋人意料地,指挥大军扑向了楚王。

消息传出,整个楚国的人都惊呆了:没道理啊大国上卿做事如此不讲规则,我们的大王已经被你打残了、打瘸腿了,你干嘛不依不饶地不放过我们大王

楚王也慌了,原本楚王待在吴国耍无赖,心里未尝不盼望着赵武会被子木的楚军主力所吸引,然后他楚王就可以做出一副英雄模样,像一个死硬分子一样“死战不退”。他是躲在战场后方不受骚扰的地方“死战不退”,顺便看风景。当晋军的游骑以及先锋出现在胡国城下的时候,楚王彻底惊呆了。他没想到赵武竟然是这样一个偏执的人,他死揪住自己不放,盯住了自己战争,不是这样玩的。

事情紧迫,左右的人再次提起子木的要求,楚王牛推半就地肯了,他临走时还记得携带胡国的国君同行,而他来不及带走的是楚国的剩余军队与胡国百姓。楚王的战船刚刚来开出胡国码头,晋军的战船到了

第二百四十二章附庸国的士兵们

中行吴长久以来督造的成果终于显示出来,晋军的战船没有用体型小的战船充数,全是狭长而灵活的巨舟。

赵武就是乘坐战船而来的,他抵达的那一刻,巧了,远处的江面上,还可以看到楚王战船离去的背影。

晋国的战船是从颖水一路南下,而胡国正是颖水与淮水的交汇点,从这里拐向西南,则是蒋国,蒋国过后就是郢都。

中行吴是典型的老式贵族,他也看到楚王离开的舰队,但赵武没有发话追赶,他乐得装糊涂,掩饰性地躬身说:“元帅,请登岸。”

赵武望着楚国远去的战船背影,心里却想着“墨子”。开篇谈到“墨子”与“公输班鲁班”那场争论。那场争论大约发生在一百年后吧一百年后,公输班制作出一种新式武器,这种武器就是“钩子”。楚军有了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后,在与吴国的水战中获得了压倒性胜利,楚军士兵用钩子勾住吴国战船,然后开始“跳梆战”。吴军的长项在弩弓,楚军的长项在人多势众,“钩子”的发明使得楚军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长项,从此之后,南方水面上,吴国战舰彻底消失了。

稍后,公输班又发明了“梯子”,从此中华民族有了“梯子”这种工具。楚军得到这一划时代的武器后,立刻决定全面性攻打吴国。墨子听到这个消息,特地从本国赶到楚国与公输班较量。墨子发明了“城楼”针对性的克制了公输班的“梯子”;然后他发明了强大的“守城弩”克制了公输班的“钩子”。公输班九次攻击,墨子九次化解,然后墨子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不攻。

这应该是墨子那本书里,在开篇就讲授的,它奠定墨子学说的理论基础。书中记载的“梯子”与“钩子”是中国首次记录在书册上的新式武器。而在此之前的偪阳之战,孔圣人他爹。还是扯着守军垂下的白布登城,从而获得了明彪史册的勇猛。

现在,历史已经面目全非了。“钩子”与“梯子”这些破玩意,轮不到鲁班大师来发明,赵武家在修缮厨房的时候,已经顺便发明了它们。只是不知道,当晋楚两军水战的时候,晋国人突然亮出了“钩子”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楚军会是什么样的表情而且,赵武现在拥有的可不只是“钩子”、“梯子”,他还有力量强大的“床弩”与“投石车”、 “撞车” 不知道这些武器在郢都城下一一展开的时候,楚军该露出多么惊愕的表情

但风胡子会惊愕吗想一想,这世界未免有点可笑。制作精良而小巧的弩弓已经发明出来了,但“梯子”、“钩子”等基本工具却要一百年后,才能正式记载它的诞生。论起来,制作连发手弩的技巧与难度,要远远超过“钩子”与“梯子”等简单具,怎么这时代,科技树的秩序颠倒了,不由得人们对风胡子的身份产生疑问。

中行吴小心地让过赵武,让赵武首先登上岸边,稍后,他迈动脚步,也跟着上了岸。终于脚踏实地了,晋国的元帅深深地吸了口气。

这处岸边依旧是一副慌乱景象,楚王撤走的时候,丢弃了大量的辎重,以及来不及带走的从人,当晋军战船队出现的时候,那些被抛弃的人仿佛世界末日来临,在岸边疯狂地呼喊着,期望他们的呼喊能让楚军的战船返回。他们注定要绝望。等到晋军战船靠岸的时候,岸上无人有抵抗心思,部分人跪倒在原地,等待晋军受降;也有部分人绝望地抛下兵器,脱下铠甲,冲着深山老林跑去,从此不知所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