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春秋小领主 > 分节阅读 267

分节阅读 26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齐策点头:“虽然天王死后,吊唁的事情是霸主君上的责任,按规矩当由霸主带领诸侯,吊唁逝去的先王,而后恭贺新王登基。元帅身为执政,不能不在国中主持这件事务。况且元帅出战在外,连君上晋平公的婚礼都无人主持,以至于耽搁至今。秦国齐国送婚使都在国内等急了。如此种种,主上是非回国不可。”

赵武用手里的佩剑指着河对岸,神色里充满不甘心:“齐策,你看到了吗河对岸就是楚王,我带领六个师南下迎击楚国军队,胜利之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楚国现在虚弱的像一头行将到毙的老狗,我只要轻轻加一把力气推一推,它就会轰然到下。这是晋国百年难遇的机会,我们只要把握了这个时机,就会换来百年的安定,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放弃吗你甘心吗”

“不好吧”齐策沉静的解释:“我听说主上回答楚国宣战词的时候,曾提过“尊王攘夷”我们打着“为王而战的旗号,如今王死了,我们连回去吊唁都做不到,这怎么能行呢”

赵武双手交握,心里很纠结:回不回,这是个问题。按照春秋礼仪来说,他必须回,并主持王的葬礼,以此显示“天下第二人”的权势。这件事似乎也只有他这位霸主国执政才能做到。然而,楚国与晋国争霸百年,眼看这是难得的机会,可以一举打破百年僵局,彻底解决楚国的忧患就这么撤军,不甘心啊。

走了几步路,赵武又在思索:反过来一想,留下来会有什么收获楚国人从来不肯屈服。两百年前,被晋文公揍成那样,楚国都没有低下他们高傲的头颅,最终只是对晋国的霸权不予承认而已。他们躲在南方,假装不知道晋国称霸了,将晋国称霸这件事当作一个敏感词,彻底屏蔽与过滤,以此度过了几十年,直到楚庄王出来再度争霸。那么,需要什么样的胜利才能迫使楚国人低头,才能迫使楚国人彻底承认晋国的霸权不容易啊

赵武反复衡量,留下来,冒着巨大的非议留下来,如果不取得巨大的成功,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而这所谓的巨大胜利,该付出什么样的努力才能获得。

齐策又接着提醒:“此外,君上婚礼,以及少主赵成的婚礼也要举行,这些事都拖着,都在等待元帅回国主持。元帅不回,列国的送嫁使者滞留在国都新田城,长久下去,这也不是办法呀”

赵武歇了口气,长久以来,他总是通过春秋人来了解这个社会;长久以来,处理春秋事务,他总是特别尊重春秋人的意见,但这次,他第一次没有对齐策言听计从:“先王已死,新王万岁传令三军披麻,我们为先王戴孝;传令,以韩氏为使者,去吊唁灵王的过世;传令:以魏舒为聘婚使,主持君上的婚礼”

齐策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他从没有想到赵武会坚决的拒绝他的建议。这马上,齐策除了心里充满震惊外,又被一种骄傲的情绪所填充:多年了,我主终于成长起来了,他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以及自己的见解。好得很

第二百二十九章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自己国家的君王去世,军队不撤回国内处理王的丧事,反而全军披麻戴孝以示哀伤并继续战斗,这在现代人来说是理所应当的事,但在古代,在春秋时代这个时代,还是开天辟地头一次。

齐策心里一衡量,赵武这种做法,既显露出对天王薨了的悼念,全军披麻场面隆重而盛大。同时,联军摇身一变把自己变成了哀兵,对敌方显露出更加咄咄的气势。“哦,如此一来,我们似乎有理由把全国的军队调集过来增援,此时此刻,我们“尊王攘夷”高举为王而战的旗帜,除了楚国,天下间还有谁敢在这个时候冒犯我们所以,哪怕我们在国内不留一兵一卒,我们也安如泰山啊”齐策喃喃自语。

赵武沉默了片刻,转向中行吴:“郑国有五百乘兵车在此,我再给你留一个师的兵力,你留在本地监督造船,我带其余的军队赶往蔡国,以图快速攻克蔡国,解放宋国的军力,你愿意担当这个责任吗”

中行吴脸上露出凝重的神情,他想了一下,回答:“郑国的军队是废柴,他们拥有再多的兵车,对战争也毫无益处。元帅,你至少要给我留下两个师的本土兵力。”

赵武点点头:“给你两个师,另外”赵武车转过身子,对齐策下令:“传令征召附庸许国、小邾国的军队。另外,传令让赵氏、匠丽氏的军中工匠都来服役,我用战俘支付他们服役的酬劳,你去跟他们协商一个合适的价格,来的人越多越好,我需要尽量多的木匠、铁匠、砖瓦匠。”

齐策躬了一下身子:“谨遵命”

赵武转向儿子赵成,招了招手:“成儿,这是你的初战,所以赵氏家臣全由你统领,吩咐他们分发麻衣,全军披麻戴孝,我们五日后开拔,转向蔡国。”

赵成刚才一直没有吭气,是因为那位楚女正吊在赵武的胳膊上,她眨着媚态十足的大眼睛,望着赵武霸气十足的冲列国大臣、以及霸主国功勋显赫的正卿发布命令。令之所至,众人皆唯唯诺诺。她的眼中透露着狂热的崇拜,身子依偎的更紧了,眼睛仿佛能滴出水来。

赵成出生后,赵氏已逐渐获得部分权力,大贵族智氏的嫡女智娇娇将老牌贵族智氏所拥有的知识,以及继承人培养经验都带入赵氏。而那时赵武对于养育贵族后代毫无经验,便任凭智娇娇做主,于是,被晋国式贵族教育教导出的赵成,集合了赵氏与智氏两家的长处,当然,也继承了智氏自觉高人一等的贵族式傲慢。

北方属于中原炎黄集团,炎黄集团讲究礼仪,身为贵族从小所需要接受的礼仪教育繁琐而复杂。与父亲现代人不同的是,赵成并不介意父亲又多了个姬妾,春秋人姬妾满院子那是平常事,相对于大多数春秋人来说,赵武在这方面似乎显得有些洁癖。如今父亲突然开始宠养美姬了,倒让赵成有点心酸:父亲从小生活在荒山,日夜都在逃亡,年轻时代最美好的日子里,父亲为了家族振兴日夜操劳,顾不上眷恋美色,顾不上享受生活,如今父亲人到中年,才顾得上享受,才知道宠养一两个喜欢的美女,实在是令人哀伤

赵成的目光时时瞥向这位楚女,他不奇怪楚女的存在,只是生活在华夏的氛围里,他自小被教育要庄重、要有威严、要行事出于“礼”、要含蓄奇怪的是,楚女似乎完全不知道这些,他听说这些楚女是楚王的宫女,那么她们接受的应该是楚国宫廷式教育,怎么,楚国宫廷教育如此热情奔放,如此不讲究含蓄以及如此喜欢扭腰。那位楚女腰肢细的手堪一握,却片刻不肯停顿,不断地扭来扭去的,真让人担心那细腰扭断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