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春秋小领主 > 分节阅读 251

分节阅读 25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以告诉后人:吴王僚的卫士疏忽是有情可原的,你瞧,光是看看关于这道菜的干巴巴文字记载,就让人唾液腺分泌旺盛

伴随着季礼优雅的动作,在场的诸侯们欣赏到季礼的手艺,他们无不惊叹这个吴国公子对饮食上的讲究。而后,不服的心里上来了,一个偏僻小国的公子能如此讲究,来来来,让这位蛮夷见识一下我炎黄的厨艺。于是,季礼开了头,许多自认在厨艺上有一手的公卿大夫纷纷赤膊上阵。但他们总都表现不出季礼那种艺术韵味

第二百一十四章“霸”的让人无话可说

众人忙着与季礼比赛,叔孙豹乘人不注意,拉着赵武躲在墙角窃窃私语:“看来晋国要对楚国开战了。你瞧郑国子产那副心满意足的神情,想必楚国人不久会入侵郑国,郑国人随后就会如愿获得晋国的救援。如此一来:南北大战即将开始了。”

稍停,叔孙豹侧耳倾听场中传来的喧闹,继续轻声说:“只是你刚才听说了,齐国正在慢慢的恢复,而我们鲁国恢复的速度远远比不上齐国,如今“三公分室鲁国三名正卿分享了原来属于国君的上中下三军”掌握军队的季孙氏、孟孙氏与我们彼此不合,一旦遇到战事,我们鲁国恐怕不能拧成一股绳子对抗外敌,那时,我们还能仰仗晋国吗”

赵武轻声回答:“这次阅兵式在虎牢城举行,此后武卫军将调往南方。不过,我们晋国将大力发展驻朝歌城的军力,今后朝歌将驻扎一支城卫军,以就近帮助鲁国。另外,黄河南岸,鲁国还可以指望小邾国、许国,以及我赵氏新领地的就近支援。等明年过去,黄河南岸新分封的晋国领主稳定下来,鲁国还有什么可怕的”

正说话的工夫,先导音乐传了过来,这是在召唤赵武出场。盟会过后是盛大的乐舞表演。像这样阅兵式后的盛典,要以“观象”、“伤陵”等大型乐舞开场,然后以武王伐纣时演奏的阅兵舞蹈接续。在这场舞蹈演奏中,赵武是执政,许多乐舞都必须由他开场领演,所以乐师们用细碎的音乐声连续呼唤赵武出现。

谈到跳舞,各国诸侯都有点紧张。此时此刻,他们不免想起上一次盟会,荀偃与范匄勒令诸侯齐舞,而后用齐国使者跳的舞蹈不合节拍,不符合音乐的风格,指责齐国有了贰心接着导致了晋国与齐国的大战。

列国诸侯小心的望向赵武,赵武优雅的站起身来,稳稳的走向殿门口。见到他出现,乐师们奏着细乐,逐渐向殿门口汇集。

晏婴望着赵武的背影,转头冲卫献公感慨:“就是这样一个说话细声细气的人,却执掌着天下诸侯的命运,真让人不可思议。”

齐国与卫国关系好。当然,齐国也只与卫国关系好了,除了卫国之外,在场的其余国家都参与过攻击齐国的行动,所以晏婴只能找卫献公说话后者是国君。在这种盛大的典礼上,国君是要注重自己身份的,卫献公不方便直接与晏婴交谈,因为晏婴是一个卿,两人身份不相当,所以,即使卫献公在流亡齐国期间,像个哈巴狗一样奔走于齐国卿大夫之间,但他现在,也只能倨傲的冲晏婴点点头,表示赞同对方的讲话。

鲁国的叔孙豹哼了一声,自言自语:“有理不在声高。赵武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武事上且不要说,只看他当执政一年,便帮助晋国度过罕见的灾荒,这等经营才能,恐怕管仲复生也比不上了。”

晏婴是个正直的人,正直的人不肯撒谎,虽然叔孙豹的斥责关系国家荣誉,但晏婴还是诚恳的承认:“没错,下宫之乱后,赵武子幸存下来。他经营赵氏,令赵氏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超越了父祖百余年的努力;他经营晋国,废除了晋国严酷的律法,沟通商路,使得商税大幅增长;他修建大型水渠,使得农业不再看天吃饭这份经营手段,确实令人神往。”

晏婴回避了管仲与赵武的比较。叔孙豹拿管仲与赵武比,不是狂妄,也不是故意贬低管仲,毕竟赵武拥有的经济学理念,要比管仲多两千余年的积累,二者真要比较起来,优劣是很分明的。晏婴只想谈论赵武的“仁”,在他看来,这个春秋末世,刑罚确实越来越严酷,有点不适应这个时代,而这点,恰好也是当时杰出政治家的共识。晏婴这么一说,连郑国子产,也包括鲁国的叔孙豹都微微点头,他们的脑海里不约而同的对赵武产生一种高山仰视的向往。

然而,时代的变化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的。

晋国这场乐舞以正统的王室音乐“大雅之音”开场,乐声中,晋平公姬彪一手执三足青铜樽,祝酒道:“寡人敬诸君一爵,愿与诸国世代和好,永享太平。”齐景公、郑简公、齐国晏婴、郑国子产、宋国向戎等人捧樽回礼道:“愿世代和好,永享太平”,然后一饮而尽。

晋平公心中甚是喜悦,当即赋诗一首嘉乐,齐国大夫国晏婴也写了一首蓼萧,郑国子产则写了一首缁衣。晋平公按照赵武事先安排,在乐声中向齐景公、郑简公,以及列国国君下拜,道:“寡人拜谢郑国和我们晋国肝胆相照,没有二心寡人感谢齐国的历代君主对晋国的支持寡人拜谢宋国对我们晋国的坚定立场寡人拜谢鲁国国君拜谢卫国国君许国国君”。

郑国执政子展走下场,领先赞颂:“晋国君主宣其明德于诸侯,此真盟主也”

三舞三蹈过后,晋平公回到自己的座位,赵武再度领舞,引导音乐转向了郑风、卫风,以此答谢列国对晋国霸业的支持。

季礼皱了皱眉头,继续重复他在郑国的时候,对郑、卫音乐的评价:“卫国衰亡了,卫国的靡靡之音不过是亡国小调,在这种场合演奏起来,晋国的霸业恐怕不长久了。当初郑国称霸天下,最终还不是失去了霸业,前辙可鉴,晋国要重蹈覆辙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