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春秋小领主 > 分节阅读 240

分节阅读 24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春秋时代地广人稀,道路两边随时有老虎与梅花鹿散布,野生动物非常丰富。历史上,也正是因为这场大旱灾,使得大象从中原地带彻底灭绝。但是,大象每天要吃多少吨草,有大象存在的地方,也同时意味着这时代的中原地区,植被异常丰富,不亚于热带草原。所以,这场大旱灾在春秋人看来难以应付,但在赵武看来还不算什么。因为野外可以充饥的食物实在太多了,只要多多开发,应付过去这场灾荒,根本不算是难事。

“为了应付这场旱灾,我晋国打算以工代赈,大肆修建各项工程,我们的人力不够用,因此我要求列国用人力资源冲抵征税额度。各国诸侯手下的领主要“纳征”,或许在灾荒年间没有多余的钱粮交纳,但他们手头还有“军赋”资源,就让他们向我们转缴这些“军赋”吧我晋国需要大量人力。当然,作为对列国的回馈,我们收到列国交纳的军赋替领主义务劳动的领主属民,将相应的支付列国军役人员一定的薪水。这个薪水标准嘛我们回头再商议”

列国现在缺的是什么缺的是粮食与钱财。在这个大饥荒时代,大家手头都不缺人力,而养活这些人却是各地领主头痛的。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领主都多多少少减免了属民的义务服役期限,因为他们实在无法养活这些义务服役的人了。如今晋国愿意用钱财偿付各地领主手下的这些义务工,领主们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他们的期望不高,哪怕一个钱薪水不给,只要晋国肯承担几顿饭,也是对领主的帮助啊至少那些属民不用陷于饥饿了。

宋国的向戎不顾范鞅也在场,情不自禁的赞叹说:“武子仁义呀先元帅范匄哪会想到我们小国的苦难如今能有武子当政,简直是列国的福气。在这个大饥荒时期,霸主伯国肯减轻我们的负担,帮我们豢养属民,实在是莫大的恩惠”

一时之间,场下马屁如潮。

第二百零四章鬼神的事情归谁管

赵武当政后的第一场诸侯大会一直开到中午时分结束,列国使者本来忧心仲仲的赶来新田城,为自己无法承受的战争义务苦恼的焦虑不安。没想到战争义务免除了,而且还获得了重大的收获,他们告别赵武的时候,心情说不出的快乐。

列国使臣们彼此相约去新田城酒馆喝酒庆祝,郑国的子产因为自己肩负的使命还没有搞定,晋国至今还没有答应他们进攻陈国的请求,所以他脚步迟疑,本打算再跟赵武商谈一点什么,但看到韩起已经迎上了赵武,嚷嚷着要去赵氏府邸吃午餐,而其他的晋国公卿对赵武府上的食物精美早有耳闻,也一同吆喝着打算同去。子产停住了脚步,希望能获得邀请,以便在酒席间跟赵武递个话。

赵武没往子产这里望,他满脸笑容的挥一挥手:“先别着急着吃午饭,我让厨子把饭送来,咱们再商议一些大事。阿起韩起哥,当初文公是从“尊王”开始霸业的,如今周室衰微,但我们还要重新举起“尊王”这面旗帜,才好更有利的对抗楚国。所以我准备让你出使一趟王室”

晋国公卿需要继续商议大事,没人理会子产,子产郁闷的挪动脚步,来到大堂外面。殿门口,东郭离衣服崭新,他一派贵族风度的侧立在殿门口,似乎在等待召见。东郭离身后,数名奴仆手里捧着托盘,托盘上金光灿烂,全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钱币。

子产一步一回头,慢慢的走到东郭离面前,他扫了一眼盘子上的钱币,没话找话的询问:“这是晋国新铸造的钱币吗”

东郭离整了整衣衫,回答:“公子,这确实是我们新铸造的钱币。”

子产的父亲子国,是郑穆公的儿子。子产本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时人也常称其为“国侨”,意思是“子国的儿子侨”。后来子产以“国”为姓氏,成了中国“国”姓第一人。因为他居住在东郭,所以也被称为“东郭侨”。因为他是郑国公氏后裔,故此也被称为“公孙侨”。但子产对郑国的君位有继承权,所以他也被称为“公子侨”。

子产回头看一看殿门口,没发现士瑕追出来,没发现有人召唤他,他有点不甘心,便停在门口,顺手捡起一枚钱币,没话找话的问:“我听说元帅在担任司徒的时候,曾经铸造过一批钱币,这些,是晋国的新钱吗”

东郭离满脸红光:“没错不过这批钱不是铸造出来的,是冲压出来的。”

子产哦了一声,这才将目光凝注在手中的钱币上。这钱币是圆形的,青铜铸成,由于铜的分量足,整枚钱币青幽幽的,发出很悦目的青蓝色。这枚钱大约跟汉代五铢钱的铜板同样大小,厚薄也相等,形状也相似,只是没有钱币中间的方孔。如果子产知道五铢钱,他会发觉这枚钱币远比五铢钱精美。机器冲压出来的钱币表面花纹明显,厚薄均匀,正面是麦穗环绕的四个字:晋国通宝。钱币的侧面是形似牙齿一样的齿纹,齿纹精细而均匀。钱币的反面则是周天王的年号,以及晋平公的年号。

东郭离继续得意洋洋的炫耀:“这些年来,我赵氏开发制作板式青铜甲,积累了一些冲压经验,所以开始用冲压制钱,这种方法免去了蜡模,免去了融化铜汁,铸造新钱的成本大大降低。所以我们家主上位以后,打算大量发行这些新钱,全面取代过去的旧钱。”

子产摇摇头,他觉得这枚钱币什么都好,唯一的遗憾是体积太小,相对于过去制造的罄型钱,桥形钱,以及布币、铲币、刀币,这枚钱分量小的可怜。不过,这么小的钱,唯一的优势是携带方便。

子产将这枚铜币放回托盘,偶然发现农夫们捧的其它几盒子钱色泽不同,一盒钱色泽银白,钱币的大小与铜币相等,而另一盒钱则纯粹是金色。这种金色子产认识,他自己也从楚国那里获得过这样的贵金属,据说赵武将这种金属称之为“黄金”。

子产检起一枚金币,这枚金币大小与铜板相符,但分量重得多,而且形状不如铜板规整。子产掂量着这枚金币,问:“这是晋国的郢爰吗”东郭离回答:“家主把它命名为“镒”,这种钱叫做“晋镒”。”

子产丢下了这枚金币,转向银色的那盘金属:“这种金属是银吧我曾经收集过晋国发行的银币,以前的银币似乎没这么精美。”

东郭离回答:“银子很软,拿银子铸造成不易变形的钱币有点困难,所以,这枚银币不是纯银,我们往其中掺杂了铅、锡、以及一点铜,让它变得更硬。这种银币,一枚价值二十枚铜币,它将与铜币共同发行。以前我们发行的钱币分量少,市面上几乎很少流通。家主上位以后,打算发掘我晋国铜矿与银矿的潜力,确定我们的完整货币体系,所以打算大量发行金、银、铜三种货币。我这次来,是让家主鉴定一下新铸的钱币模型,如果家主许可,便正式向国内推行。”

子产又望了一眼殿门,还是没有人出来邀请他,他将银币丢到盘子里,询问:“二十枚铜币兑换一枚银币,那么多少枚银币兑换一枚金币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