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春秋小领主 > 分节阅读 212

分节阅读 21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行的,所有被赵氏确定为世袭武士的人,都会获得一亩勋田。这一亩勋田虽然数量少,但却是身份的象征,拥有这一亩勋田的人,有权力佩戴宝剑。而佩戴宝剑,在春秋则属于贵族标志。在春秋人眼中,宝剑等同于中世纪贵族手中的拐杖,同样是权力的象征,所以前者被称为“权杖”,后者被称为“仪剑”,这柄勋田宝剑也是赵氏武士的权杖。

依据周礼,唯有贵族可以把宝剑佩戴在身上以象征身份。而辅兵,或者不是武士出身的国人,他们可以手持武器参加战斗,但无权把宝剑“佩戴”在身上。战时国家会举行授剑仪式,在战场上他们只能把武器拿在手上,不能佩戴,而战后则需要交还武器。

赵氏推广勋田制,让社会阶层的等级更加分明。而社会阶层等级分明,则意味着普通百姓的奋斗欲望更加旺盛。在这次勋田风潮中,齐策获得了五亩勋田,因为无法同时佩戴五柄宝剑,赵武允许他在自己的宝剑上镶上五颗星星,显示持剑者拥有五亩勋田的身份。

这样一来,赵氏武士的荣誉感便极度膨胀,大家彼此在路上见面,身份高低不用猜测,看看对方有没有佩剑,看看对方佩剑上的星星,就能分辨出对方的身份。身份低的人,不免产生欲求不满情绪,并渴望在今后的征战中,获取更大的功勋。

除了齐策获得五亩勋田外,师偃、师修后裔各自获得三亩勋田;故世的程罂,公孙杵臼的后裔获得了四亩勋田;而赵氏中层武士,大多数只获得两亩勋田。比如林虎、卫敏、英触等人。潘党特殊,他静悄悄的拥有了与师偃、师修后裔同等待遇。

勋田制推行后,赵武继续往封建制迈进了一大步。与此同时,国都内范匄还忙着搜刮自己的属国。在这段时间,涌入晋国的财富实在太多了,新田城弥漫着一股讲究奢侈的气氛,晋平公也私下里琢磨着整修自己的宫殿。

他跟赵成商量:“听说你父亲擅长筑城,张老曾称赞你父亲建造的房屋“美仑美奂”。现在我晋国富足了,可寡人的宫殿显得很寒酸,你能不能悄悄跟你父亲说一下,寡人想重新修造一座宫殿,让你父亲帮忙设计一下。”

赵成张嘴想说什么,他身边一位同龄伴读轻轻拽了拽赵成的袖子。赵成立刻改变了他原来的意图,转而说:“君上既然想整修宫殿,那么我跟父亲说一声,一定让君上感觉满意。”

此时,齐国执政已经顺利从莒国撤军。跟真实的历史稍有不同的是,崔杼这次没有允许莒国继续存在,他俘虏了莒国国君之后,带领大军回到国内。齐庄公热情的亲自来到崔杼府上,祝贺崔杼的辉煌胜利。席上,崔杼的夫人棠姜献舞,齐国国君醉眼迷离,频频用目光示意棠姜的兄长、崔杼的管家东郭偃

在齐庄公泡二奶的时候,赵武已进入九原,祭奠晋国的历任元帅。他先祭祀了赵氏先祖,而后从韩厥开始,荀罃、荀偃一个不落,挨个祭祀一番。这个季节却不是举行公祭的时间。

此时范匈正忙着在新田城招待各国君主,各国君主是来新田“听成”的,范匄在宴会上宣布了各国明年应缴纳的征税份额,并顺便宣布了明年的工作安排。范匄比较嚣张,此时,晋国的家族兼并已经愈演愈烈,各家族面对范匄的威势,已经噤若寒蝉。因此,在九原墓地上,除了赵武和他的属臣外,没有人同来祭奠。

古代的所谓扫墓,除了焚香敬献祭品外,还要修剪坟墓上的野草,整理坟墓两边栽培的树木。赵氏武士忙着帮赵武做这些琐事,赵武自己则从一个个墓碑面前走过,仿佛检阅这些士兵,也仿佛接受先辈的嘱托。

许久,赵武问身边的叔向:“这么多晋国的大臣、前任元帅躺在这里,假如这些人死而复生,现在站在我面前,你觉得谁最适合当作朋友。”

叔向沉思了一下,立刻回答:“韩伯最适合。韩伯性格温和,待人宽厚,为了庇护自己的友人,甚至不惜跟国君对抗,这样的人最适合当作朋友。”

赵武轻轻摇头:“我说的是,如果这里所有的人都站在我面前,你只能选择一个人做朋友,你还会选择韩伯韩厥吗”

叔向昂然回答:“当然是韩伯,我不考虑其他人。”

赵武走到一座碑文面前站住,轻声叹息:“其实韩伯作为长者,非常爱护后辈,但韩伯也有缺点,因为韩伯虽然待人热心,但他从不善于反抗,不善于坚持。韩伯总想着与世无争,总想着你不争夺,上天会帮助你的与这样的人交往,虽然如沐春风,但你却别指望得到他的帮助。我说这话,似乎凉薄了一点然而”

赵武的话音低沉下来,过了一会儿,他低沉的说:“当初赵氏下宫之乱,韩厥是反对的。事后他也保护了赵氏遗孤,使得赵氏有一天能够重新站起来,他支持了赵氏遗孤重新回到卿大夫的行列,这才有了赵氏的今天。然而”赵武谈论赵氏,仿佛在说一个外人。叔向虽然有点惊诧,但他屏住呼吸,继续倾听赵武的话。

赵武低沉的说:“然而,如果韩厥当初明确阻止,也许栾书不敢轻易发动“下宫之乱”,也许赵氏的灾祸会更轻微一点。如果我仅仅为赵氏这么说,也许刻薄了一点,但厉公被弑的时候,韩厥明明表示了反对,可是他只是言语上的反对,从不站出来明确阻止。

我可以猜得到韩伯当时的想法。在强大的栾书与三郤联军面前,出面阻止下宫之乱,那是螳臂挡车,韩氏将因此陷入危机。为了不让韩氏因此受害,韩厥从言词上进行反对,礼也;而他行动上却没有明确阻止,自保其身也。他终究还是以自己的家族为重,虽然他知道什么是正义,却从不肯为了正义牺牲一个铜板的家族利益。这就是韩伯。”

赵武站在那里不走了,叔向凝神看了看面前的墓碑,那是士会的墓碑。士会是范氏祖先,谥号“武”,故此称为“范武子”。叔向想了想,回忆了一下范武子的平生事迹,而后扫了一下范武子下首的墓碑,那是范文子士燮的墓碑。叔向点头赞同:“真要说起来,九原墓碑丛丛,真正的大丈夫,值得当作朋友与之肝胆相照的,唯有范武子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