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春秋小领主 > 分节阅读 203

分节阅读 20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也是单婉清想告诉赵武的。单婉清用这首诗表示她对赵武的信任,坚信对方一定能够遵守承诺得胜而归。她用这首诗歌表达出自己的痴情。

明显让单婉清踩下去的智姬很不满对方这种凡事力求表现的态度,但她却对此无可奈何,周王室的文化底蕴不是晋国这种百年霸主所能比拟的。智姬忍了忍,转而说:“夫主以前说要将邯郸赏赐给赵丹,这次成儿开始治理地方,夫主不如也让赵丹建立自己的幕僚班子吧总是为赵氏开枝散叶。”

齐策赶紧踏前一步,阻止说:“不可,虽然如今赵氏别宗指赵旃家族后裔赵胜以及赵获赵获逐渐崛起,令我赵氏稍有内忧,但别宗给我们的内忧只是小祸患,我赵氏本宗可不能自乱阵脚。况且邯郸濒临河水,对面是卫国,今后那里将是交通要道,它的发展前景远远超过赵城。主上也早有意思将赵氏的居城迁往邯郸,这样的一座主城,不能轻易分给别人。”

第一百七十章打你没商量

赵武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谈论这件事。开玩笑,刚刚回家就一脑门子家务事,谁有这心情。他一摆手,抬脚往府里走,随口说:“赵丹还小,现在,干嘛考虑十年后的问题。”

单婉清竭力表现,却毫无收获,脸上已经挂上了失望的表情。齐策紧随赵武向园子里走,擦肩而过的时候,他低声自语:“十年后,谁知道赵氏发展成什么样子,现在忧虑十年后的事情,谁知道十年后是否后悔。”单婉清恍然大悟没错,赵氏现在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十年后,等她的孩子赵丹长大,也许她现在的安排已经落伍了,也许会有一座更胜过邯郸城的城市出现。单婉清赶紧抱着孩子尾随赵武,她这一移动,智姬赶紧不甘落后。

赵武走过自己的姬妾。府门口,女儿赵蓝捂着一柄木剑,摆出剑术的大三段姿势,双手将木剑高高举过头顶,将府门堵的严严实实,口中喊道:“父亲,这次你又攻破了一个国,给蓝儿带回来什么礼物一个国家的财富任父亲挑选,对蓝儿可不要吝啬哦”

赵武笑着止步,向左右骄傲的炫耀:“瞧见了没有,这里还有一个更狠的家伙,我打劫了齐国,这里却有人打劫了我。”

家臣们配合的笑了起来,卫敏拍着腰里的宝剑,凑趣说:“宗主号称晋国第一将,也有人说宗主其实是天下第一将,但我看,娇娇其实才是真的天下第一将,她把你这个父亲都抢劫的一干二净。”“娇娇”是春秋时代的一种称呼,相当于现代的 “宝贝”、“娇女”的意思。

卫敏的马屁赢得大家一阵哄笑。赵武上前抱起爱女,得意的说:“有钱难买我乐意,别人在父亲的威严面前,恐怕不敢抬头,唯独我家娇娇,打劫起父亲来,仿佛喝凉水一般简单,所以我家娇女是当之无愧的晋国第一将。”

赵午晃着胖胖的身躯从门角露出半个脸。这孩子是庶子,有赵成在前头,家臣们对他的教育有点懈怠,于是赵午有点好吃懒做,吃的多活动少,最喜欢的就是吃饱喝足,捧上一本书躺到床上阅读一天。不过,在家臣的眼中,这个胖孩子继承了父亲制作器械的天赋,他最喜欢翻弄父亲的百器谱,肥胖的小手却有着罕见的灵活,制作起精密器械来,连熟练的老匠师都自愧不如。赵午在家臣面前不得宠,在父亲面前有点胆怯。他姐姐、长女蓝儿是智姬所生的嫡女,一贯受到纵容,故此,赵午总喜欢躲在姐姐后面煽风点火,他的性格倒是深受田苏的影响。

姐姐的拦门行动失败,现在钻在赵武怀里只顾撒娇,赵午不得不赤膊上阵,悄声提醒:“姐姐,听说父亲这次带回来上万张纺织机,以及难以计数的齐国纺织工人”

蓝儿被提醒,马上拽着赵武的衣袖,撒娇说:“父亲,我和小午打算自己成立一个纺织厂,你送我一些齐国的织工以及织布机,如何”

赵武别有深意的扫了一眼二儿子赵午,轻描淡写的说:“齐国的织布机我看了,听说有齐人曾将织布机的棱子斜立起来,让一个织布机带动十几个梭子,大大提高了功效。可是,大家都传说有这样一台神奇的织布机,却没有人见过。”

赵午再也忍不住了,他跳出来,挽着袖子说:“父亲,交给我。我,我一定替父亲挖出那位制造神奇织布机的匠人。”

赵武目的达到,他指点着一名随从,吩咐:“领二少主去挑选织布工人与织布机,把他所需要的都给他。嗯,其实,齐人能做到的事情,难道我赵人便做不到,好歹我也是匠器大师,难道赵氏做不出这种神奇织布机”

中行姬赶紧挺身而出,她提醒:“午儿年纪小,知道怎么开工厂吗这件事太麻烦”稍停,中行姬突然开窍了,她转身拉着荀姬的手,催促说:“荀姐姐,你陪午儿去,将来午儿开了织布厂,我让他送你一份脂粉钱”

荀姬脚在动,嘴里还强硬的说:“我身在赵家,赵氏富甲天下,难道还缺我一份脂粉钱吗”

姬妾们这番小心眼赵武并不在意,他头也不回带领家臣进入府中,先是在巫师的带领下祭奠了祖庙;而后组织家臣开了庆功大会,商定了对参战武士的犒赏;再然后,众人一起喝了个昏天黑地”

歇息了几天,赵武开始处理家务事,一批批犒赏分发下去。在他犒赏参战武士的同时,晋国各家族都在狂欢。齐国这块肥肉实在富足,赵武从齐国带回来的战利品,以及齐国缴纳的征税,让每一个参战家族都眉开眼笑,连那些先期回国的家族武装也收到一份战争收获。虽然主持分配战利品的是范匄,但贪婪的范匄即使拼命的贪,分给其余各家族的战利品也远远超过这数十年的战争红利。于是,晋国上下一团和气,大家都盼望着类似的战争再来一次。

在这种气氛下,赵武发布组建常备军的政令得以迅速推行,常备军的主力是各家族庶子,以及有心凭借武力取得荣耀的国人与猛人。由于赵武挑选的当兵对象没有破坏各家族的基本武力,因此,各家族们也乐见其成,他们纷纷把家中没有继承权的次子与庶子推出来,送入常备军中,交给赵武整训。

新组建的常备军名为“武卫军”,这是春秋时代第一次组建常设的军队。建立常备军的原因在于晋国三面受敌,一年数次征召武士,使得国力匮乏,领主们疲于应付,因而从战争实际需要来说,国家需要这样一支由职业军人组成的军队。

武卫军的设想最早是由范匄提出来的,范匈担任副帅的时候搭起了武卫军的框架,但他要求各家族交出部分武力,以填充武卫军,这个主张受到各家族抵制,使得范匄空有武卫军的框架,没能将武卫军组建完成。赵武一上手,确定了征兵对象后,两三个月的工夫,武卫军成军了。

武卫军名义上受国君直接指挥,它也是由武宫统领间接指挥的兵力。晋国本来有四个整编军,武卫军的建立,意味着晋国有了五个整编军。但晋国的国力实在难以支撑同时供养五支军队,因此,这年秋末,晋平公发布命令,正式撤消了新军编制。新军将士富转入民事职务,智盈所带的智氏领主武装并入了中军,由赵武统帅。

稍后,赵武以副帅的职务宣布命令:武卫军正将为赵成、军佐是智盈。这年,赵成十四岁,智盈十二岁,两个人都没有成年。但晋国确实需要两个未成年人统领这样一支军队。因为武卫军刚建立,名义上它的最高统帅是国君,其体制、归属以及日常后勤补给都需要十几年的时间去摸索完善。由两个未成年的小娃娃统领一支青年军,等他们成年后,估计这支军队已经成型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