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春秋小领主 > 分节阅读 160

分节阅读 16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只能越来越被削弱下去,直到被踢出争霸游戏,现实就这么残酷。在楚国的南方,吴国越来越强大。今后,楚人的势力将在与二等国家吴国的较量中,逐渐被虚耗。今后的大国游戏中,楚国已没有参与的资格。因此,我们该担忧的不是郑国的虚弱,而是它的强大,我们南方的邻居太强大了,对我晋国不是好事啊”

赵武这话里隐含着对悼公的指责,似乎悼公最后对投降的郑国人,奖赏过于丰厚。这当然是因为郑国反复投降导致连番进贡,悼公如果手头不松一点,郑国就不存在了。想当初,郑国人也正是看清了这点,才要求“息肩于晋”,因为投靠楚国,他们不会得到类似待遇。

春秋人的战争理念跟赵武不同,赵武基于自身所学常识,难以理解悼公最后的宽容,对此,悼公彻底无视。他跟着拍手赞赏:“魏卿确实不错啊这次争霸战,数魏绛立下的功劳最大。寡人回国后,决定把郑国赠送的乐器及乐人,赏赐给魏绛一半。”

其实这次争霸战中,晋国的卿大夫个个表现得都很出彩。其中既包括每战断后、跟国君关系密切的游戏伙伴赵武;也包括制定“三军疲楚”计划的元帅荀罃;以及前期奠定晋国争霸基础的元帅祟书、韩厥。但这些都不重要,魏绛是争霸战略总方案的制定者,是他提出了先平定西戎,稳定后方,而后实施战时经济,积聚国中最后的力量,依靠点数拖垮楚国的方案。按照春秋时代的标准,制定战略方案的人,是战争最大的功臣,众卿对国君的分析心服口服。

这一年是动荡的一年。虽然,晋国最终莫定了胜利,但晋国还没来得及庆祝,元帅荀罃便病重。紧接着,下军佐士鲂病重。稍后消息传来,楚王病逝,而楚王的对手吴王寿梦也没有活多长,他立即尾随楚共王去地下,继续做冤家。吴王寿梦去世后,还有一幕著名的春秋礼让剧,寿梦的弟弟季礼三次让出国君的继承权。这一礼让行为令后来的孔圣人大加赞赏,并由此被华夏文明称颂千余年”

总之,这一年,伴随着晋国的最终胜利,是连续的丧礼元帅荀罃去世;下军佐士鲂去世;楚王去世;吴王去世;郑国执政子孔去世。

一个“入盟”造成的羞辱,击倒了两位国君。捎带着,也让争霸双方两位执政相继倒下。其中,荀罃去世,是因为心愿已了;子囊去世,是因为屈辱。

其实,元帅荀罃病逝早有预兆战争的后期,出来主要主持日常工作的是预备元帅、上军佐范匄,副元帅荀偃则留守国中,这些行政变动通常表明:元帅荀罃已经病重。去年一年四战,对这位老人的身体造成无可挽回的影响。只不过当时晋国正处于争霸战的关键时刻,荀罃让人秘密封锁了消息,连自己的女婿赵武都没有告诉。

他一直在坚持,等来了争霸战胜利的消息,他继续坚持;等到赵武回国,他已经说不出话来,只拉着没成年的孙子荀盈,将荀盈的小手交给赵武。赵武在荀罃榻前郑重起誓:“有赵氏存在一天,我必定保护智氏。”

荀偃在一旁说:“不如现在就给荀盈加冠。”智娇娇也在屋内,她担心的说:“小盈才七岁,行吗”荀偃厉声回答:“我说行,他就行”

荀罃摇头,指一指智娇娇,智娇娇马上回答:“父亲放心,我今后一定不再搬智家的东西了,智家缺什么,我从赵家搬。”荀罃垂首,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此际,宫城太庙里传来了欢呼声,那是晋国君臣在庆祝十年战争的胜利。

欢呼声中,荀偃问赵武:“行吗”赵武一咬牙:“行你当上元帅后,把智家兵并在我的军队里,由我照顾小盈,没问题。”荀偃点头:“这样我就放心了,通知荀家,我们四个家族一起向国君告哀、向鲁国告哀。”

向国君告哀,这可以理解,向鲁国告哀,是因为鲁国人掌管记述历史,如果荀罃去世的消息不告诉鲁国人,那么鲁国史官不会在史书上记述荀罃死亡的确切时间。

一身白衣的荀盈在宫门口遇到了由士弱陪同的士鲂之子士裘士鲂封地为彘。此时,士鲂已经正式别出,为彘氏,所以他的儿子也称彘裘,年幼的彘裘也同样一身白衣,他今年才六岁。同样哀伤的两个家族、同样年纪的两个年幼的童子,相互通报了双方家族的决定。稍后,由五大家族陪护,俩童子一起上殿向国君告哀。悼公闻讯大惊,紧急取消晋国的庆祝仪式,临时任命荀偃顺位暂代元帅,范匄顺位暂代副元帅,而后,宣布替元帅智罃举行国葬”

这年冬,晋国一下子失去了两个卿。好在目前晋国的霸气,让周边国家屏住呼吸,小心谨慎。没有来自外国的挑衅,晋国剩下的六个卿还能够应付。当他们手忙脚乱将两位正卿送入九原晋国公卿级别的国家公墓。悼公在葬礼上宣布,明年开春在绵上在今山西省冀城县西举行阅军仪式,调整之后的将帅人员。

葬礼结束后,悼公找赵武密谈,他开口直指荀罃、士鲂继任者的年龄问题:“两个娃娃,一个六岁,一七岁,如果让他们继任正卿位置,我晋国八卿当中,就有两人是不足十岁的娃娃这未免太儿戏了。娃娃能做什么我们马上要讨伐秦国的不恭,这两个娃娃能处理国事吗如果我们不选择贤能,让这两个不懂事的娃娃担当正卿,我们国内其他的家族会怎么说”

赵武坦白承认:“我也觉得有点不合适当初,在宫门口遇到彘裘时,我已经对这事失望了。八正卿中出现一个娃娃,还可以说是犒劳先元帅的功劳,但两个娃娃一起出现,未免太玩笑了。但如果我们只任命荀盈,不认命彘裘继任,副元帅范匄士匄那里该怎么交代他也是从士氏出来的,如果他不维护士氏,恐怕别人会嘲笑他。”

悼公犹豫了一下:“你也觉得不合适啊元帅荀偃脾气暴躁,我怕跟他交流出现问题,武哥要是同意搁置智盈与彘裘的任命,不如,你去劝一劝元帅荀偃。”

赵武反问:“君上对新人选有计划了吗”

悼公一脸胸有成竹的笑容:“我之所以要在明年才公布正卿调整名单,就是想看看楚国的反应,如果楚国人屈服了,我打算裁减军队。我们连年征战,国力已经削弱了,百姓养活不起四支整编军。好在马上就要和平了,我们面临的战争规模都不大,所以我打算将新军裁减取消,只保留上中下三支军队,保留六个正卿位置悼公说到这,看到赵武低头沉默,他停顿了一下,问赵武:“武哥有什么想法”

赵武抬起头来,回答:“君上有没有推着战车上坡道的经历战车从坡底向坡顶推动的时候,越往上越费力。在这时候,只要稍微一松手,战车就自动从坡顶滑下,一点不需要其他人帮助,就能滑到坡底。我们晋国现在就是往坡顶推动的战车,眼看就要成功抵达坡顶了,如果这时候一松手,那辆战车会不由自主的滑落。”

悼公反问:“武哥,这话怎么说的”

赵武回答:“我第一次参战的时候,齐策告诉我什么是“征服之战”。如今郑国屈服了,但楚国终究没有承认我们的霸权,他们没有向我们“纳征”。所以我们这一场战斗,只不过是把战线推移到了南方郑国,如果我们这时候松劲,我恐怕晋国就要开始走下坡路了。”

悼公想了想,为难的说:“寡人曾经把战线推进到陈国,可因为守护陈国的事情,我们国家弄得困顿不堪。现在我国的忧患并没有消失,西线的秦国需要惩罚,东线的齐国需要教训,我们实在没有力量继续庇护陈国了。”

赵武忍了忍,不客气的说:“此一时彼一时。当初我们接纳陈国的条件并不成熟,在没有稳定郑国的情况下,我们把战线推进到陈国境内,实在过于冒失了。但现在就不同了,郑国已经是我们的坚定盟友,楚国已经疲弱不堪,他们应付吴国的频繁攻击尚自顾不暇。我们如今再把战线推进到陈国,讨伐陈国的背叛,以此为跳板,将触角伸入南方,用连续的攻势彰显我们的霸权。这才是一个霸主应该做的。君上,在这个紧要时刻,我们千万不能裁减军队啊君上也说过,我们的东线和西线都不稳定,这个时候,我们削弱自己,就是楚国的胜利。臣,恳请君上重新考虑裁军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