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春秋小领主 > 分节阅读 95

分节阅读 9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想要成功,太困难了可惜,君上年少气盛,又刚刚确立霸主的地位,连这么严厉的话都听不进去。如今,你我作为臣子,只能竭尽自己的力量了。”

范匄叹了口气:“这样的话,就该让武子尽快回来。如今我们上军已经出战了,武子这一去,等于新军又出战了,明年的仗怎么打。”

鸡泽盟会上,许国没有参加会盟,这等于不承认晋国的霸主地位。故此盟会结束后,主持盟会的晋国副帅立刻带领上军讨伐许国。到了这年冬天,上军依旧没有撤回国内。赵武的家族武装力量是新军主力,如果赵武被过多的家务事牵扯了精力,这就等于晋国的上军加新军,总共半数的国家军队依然在打仗。

韩厥同意范匄的主张,他马上响应:“我这就用元帅的身份,命令赵武尽快回来。我还是那句话:你们各家族尽快筹备春耕。等武子回来,国君的封赏确定了,各家族必须立刻派出剩余的人手前往自己的封地。至于各家族的正卒,请诸位动员起来,明年春耕过后,我们必须立刻出兵救援陈国。”韩厥又叹了口气:“这都什么事,原本我们在鸡泽盟会后,应该好好享受胜利成果,休兵养息,现在却要为了陈国的事情继续奔波。”

栾黡眼珠转了转,冲韩厥摊开手:“元帅,我原先没有在意你家阿起写的那本垦荒志,如今我们栾氏也要去垦荒,把你家的书借读一下,我也要学一学武子四十日成城的手段,在太原进行垦荒。”

范匄听了这话,马上掺和:“元帅,如今各家都困顿不堪,这本垦荒志大家都需要,不如请你家阿起公开这本书,允许各家派出人手进行抄录,以便我们效仿。”

对于有利于国家的事情,韩厥总是支持的,他点头答应,而后领着诸卿返回元帅府。

韩厥在宫城门口与诸卿盘算的时候,宫城之内,魏绛指着地图向国君建议:“武子建立通城与太原作为垦荒点。君上若是开发太原附近,不如依托北方的太原城作为基地。这两城本来是武子的,君上如果进行封赏,只确定这两座城归于赵氏,恐怕这不是奖励,只是一种事后追认,请君上斟酌一下。”

悼公不以为然:“我是知道小武脾气的,这片盆地最北端的峡口,一定是武子的最爱。我把那片峡口封赏给他,想必武哥会愿意。他擅长开发山林,这种手段,其余的卿大夫学不来的。另外,太原盆地最北端的峡口归于赵氏,既可以让赵氏守卫边防,还可以让赵氏的才能充分发挥,我认为武哥一定不会推辞。”

魏绛寻求确认:“太原城依旧归属赵武”

国君点头:“太原城归于赵氏,通城原先是军事城堡,就不单独列出来了,把它归于太原城的管辖范围内,正式确认这两座城池的领权。然后我再把太原北端的峡口封赏给武哥。魏卿,其余的土地你挑一块。”

魏绛手指点着太原最北端的峡口,回答:“那么,我魏氏就与赵氏毗邻而居,也好相互支援。”

魏绛与悼公商谈的结果当日就传出宫外。此后,晋国大臣也立刻研究那份地图,顺便替自己选定了中意的地盘。虽然太原与通城之间已经是开发完善的土地了,使得这片土地有多人垂涎,但有韩厥在,那些卿大夫虽然垂涎,却不敢悍然伸手插手赵武开发完善的领地之中。那就是欺负赵武,而赵武,现在已不是任何人能欺负的了。最终,通城与太原之间不归赵武的闲置土地到了国君手上,国君借机封赏了许多与他关系密切的公族,以及中小侯国,他的弟弟杨干也在其中获得了一座城。

春秋是以城为国。因为筑城的成本过大,所以大多数国家,整个国中只修建一座城市,把这座城市当作自己的国都,出了国都大门,乡间就是农田。晋国稍稍有不同。它是霸主国,两百年积累下来,加上晋国卿大夫之间的争斗过于惨烈,所以晋国卿大夫都有筑城的习惯。

但这次开发太原盆地,情形却显得很奇怪。因为赵武的新封地处于太原城最北端,待在后方的各家族干脆省去了筑城的手续,直接在自己的封地里筑起一个农庄,便开始耕作。连年的战争已经让这些家族家底掏空,能减少支出何乐而不为。故此,等开春国君的封赏正式确定下来,太原盆地虽然一片繁忙,但整个盆地里只有三座城市,这三座城市都属于赵氏:盆地最北端的城市名叫“汾阳”,汾阳旁是魏氏领地魏榆农庄、而后沿着汾河向南、依次是晋阳、太原通城为太原附属。

赵武似乎比较痴迷于筑城游戏,反正他自从动工重修赵城后,赵氏以每年一座城市的扩容速度在扩张。这年春,在赵武名下的领地已经增加到七座,除了太原盆地三座外,赵城、霍城加上甲氏的两座城市,使得赵氏拥有城市的数目位于晋国诸卿之冠。随后,赵武也就有了“七城之主”的绰号,不过,这绰号很快就不适用了。

次年春,霍城之南,丙六公社,赵武正带着随从缓缓步行,视察着公社的生产情况。社首相当于公社支部书记满脸堆着笑陪伴在赵武身边。

春秋时代是一个很奇妙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既存在着奴隶制,也存在着封建制,更有原始社会的制度遗存,而这里的人民公社就是从原始社会里遗留下来的氏族制度。春秋时的一个公社也就是一个“里”,这个“里”在战时向国家提供一个“卒”的武士。公社中这些武士属于上层统治人员,除了他们之外,剩下的都是些纳税的农夫。

霍城周围的公社是赵武新近增建的,原本这些公社应该分别命名,但赵武比较懒,因为这个公社提供的武士在作战序列中属于“丙六”卒,所以赵武干脆以“丙六”命名。这附近其余的公社遭遇大致相同,他们的公社名就是武士在作战序列中的名称。

“丙六”社首指点着周围,殷勤的介绍:“这几家都是今年迁来的流人。嘿嘿,听说他们是从赵城出来的。”

第八十六章我的城市我的兵

“丙六”公社社首这话意犹未尽,他所谓的“从赵城出来的”意思是这些人原先是赵城的奴隶,获得自由人身份后,因为担心原先的奴隶身份会被人瞧不起,所以干脆搬得远远的,搬到一个无人认识的地方,开始新生活。这也是大多数奴隶获得自由后的自发选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