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春秋小领主 > 分节阅读 81

分节阅读 8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赐,不愿组织屯垦队去潞氏垦荒,而晋国国内繁华地段那些土地都是有主之物,谁愿让出来当然,各家族如此为难,也是因为连年的战争导致家族储备物资匮乏,他们拿不出余力进行开荒了。在那些大家族中,青壮男子连年当兵打仗,自己家中的农田还没有耕作的人,怎会去一片荒芜的森林边缘开荒。

然而战争还在继续。当月,郑国奉楚国之命,再次出兵侵掠宋国。这时候,恰好晋国的同盟国刚解散了出战军队,因此无力于一年内组织起第三拨反击。也在这一年,年初的时候,晋国新军与下军从去年战斗到二月,刚刚解散;中军与上军从二月出战到秋季,刚刚解散;同时,因为遭到入侵的是宋国而不是本国,晋国也没理由再次动员军队,只能无奈地听任昔日的“逃跑健将”郑国军队肆掠中原。

韩厥微微一笑,他翻手将韩起的报告扣在桌案上,亲切地拉起国君的手走出院落,微笑着说:“既然赵氏垦荒的工作接近尾声。我也该将他召回来,不如让他跑一趟鲁国,安抚一下齐鲁,顺便讨论一下明年的出兵任务。”

年幼的悼公被韩厥牵着手走出元帅府,他听到身后的办公室一阵哗啦哗啦的翻纸声。扭头一望,发现小官吏们和公族大夫在背后争夺韩起的垦荒日志,国君抬腿准备过去制止,韩厥狡猾的一笑,提醒:“君上,别回头,继续走,让他们看去。”

悼公恍然大悟:“没错啊这些年轻人嘴巴不严,看了之后免不了要出去炫耀,各家族听到这个消息,知道如何进行垦荒了,他们自然会来接受寡君的封赏。”

悼公这句话如果让现代人听了可能会觉得疑惑,怎么还有人傻到连奖赏都推辞。其实,那些人不是推辞奖赏,而是不愿意接受国君的这种赏赐。但作为国君来说,又必须对人进行奖赏,才符合他封君的责任。如今他的封赏,封臣们不愿意接受,按规矩,他必须换一种封臣满意的赏赐才行,比如他自己的直属领地。但国君还不想把自己的直属领地分配下去,所以他才着急,想让封臣们欣然接受自己能够拿出的奖励。

停了一下,国君说:“我常常纳闷,武子连现在的土地都耕作不完,他怎么还有精力不停的去拓荒,起子韩起的报告中,说整个拓荒过程,士兵们自得其乐,难道拓荒真的这么好玩吗”

韩厥解释:“武子有一种本领,他能将一件劳累活儿变成纯粹的娱乐。比如打熬私兵的体力,他用跑步与运动竞赛,把它们变成一项百姓喜欢的娱乐,变成士兵之间为争夺荣誉而进行的相互竞赛。君上,我听说武子规定:新开荒出来的土地只有部分属于赵氏公田领主直属,其余七成归垦荒士兵自己所有。君上是没法理解那些一无所有的人,突然得到产业的快乐,武子就是利用了这点,榨干每个人的力气的。”

悼公感慨:“能使人乐而忘忧,也算是一种本领啊我听说赵地现在连妇女都发动起来,她们忙得边走路边纺纱、纺线。而那些没有力气的老翁、老奴也养鸡养鸭挣钱。这些人终日劳作,却不以为苦,还能自得其乐,这种本领,我是学不到的。”

悼公光顾感慨了,却忘了赵武这次修建的新城在霍城以北,那地方不属于晋国、不属于赵氏领地,赵武居然大摇大摆的随意吞了块地,便开始修建自己的新城。这其实是一次对外侵略,而且是未请示国君,未得到国君许可的对外侵略。同时,它也是一次私自的领地扩张,而且未被许可。

第七十五章 咱该享受的收礼“规格”

韩厥站在元帅府的院子里,仰脸望着天空,沉思的说:“这几年,我旁观着赵氏推行的变革,私下里也曾询问过师修、师偃。据他们说,用租庸制取代公田制度后,农夫、奴隶交纳的粮食比以前反而多了,而且他们下地劳作再也不用鞭打催促,赵氏能省下监督人员,让他们去拓展新土地、开荒耕作。

这几天我常想,晋国面临如此困境,各家族都已经疲乏不堪了,或许用租庸制取代过去的奴隶劳作,也是一种出路。至少自觉自愿的劳动,要比鞭打下的劳动效率高出许多,且行政成本减少更多。这样,各家族用来监控奴隶的武士,就可以抽出来战斗了。”

说完,韩厥又摇摇头,自嘲的一笑:“要让各家族都学赵武那样释放奴隶,恐怕他们不肯。不如这个头就由我韩氏开启,我韩厥决定从今年起,也学习赵氏,逐步释放奴隶,用租庸制取代公田制。”韩厥这一决定,使得晋国的奴隶制开始走向终结,封建制由此大大跃进了一步。

韩厥的决定一出,早已经按耐不住的智氏立刻跟进智罃厚脸皮,立刻将自己借给赵武的人手调了回来,那些在赵氏学会屯殖经验的智家武士,在智姬派来的赵氏官员指点之下,有样学样的开始推行租庸制。随后,魏氏一步不落的跟上。魏氏的紧跟引起了多米罗骨牌效应,这一变革迅速波及整个晋国。

随后,原本是租庸制发源地的鲁国马上跟进,再稍后,晋国的忠实盟友卫国、宋国也紧跟着在这年秋推行租庸制。等到了这年冬,北方大地上除了齐国与秦国,大多数国家已经完成了租庸制的改革,封建制终于成了华夏大地的主流。紧接着,租庸制下,焕发了垦荒热情的晋国中小领主纷纷接受了国君的赏赐,向潞氏进发。

这年十一月,接受外交任务的赵武出使鲁国,鲁国的君主询问执政季文子:“我们该怎么招待赵武子呢前一段时间来鲁国乞师请求出兵助战的是下军佐彘季士鲂,你说我们该仿照智伯的待遇接待武子,还是比照下军佐彘季士鲂的规格接待如今赵武子担任新军佐晋国八卿中的最末位,我琢磨着,咱们是不是降低一点规格”

季文子难以决定,他退下去询问鲁国的圣人臧武仲,臧武仲回答:“不可我听说对待人的态度因为三种区别而采取不同待遇:一种是论才能有贤,有才的人要格外尊重,这才符合治国的大道理;第二是论人品有德,一个人虽然才能不足,但只要这个人处事公正,能够将自己的爱心推广到平民身上,我们尊重他,也是尊重正直的品德,所以这样的人我们要超越他原先的等级予以对待;第三种人,这种人什么本事都没有,但却特别在意别人的态度,我们对这种人才要依照身份与等级进行接待,这样才不会乱了上下尊卑的封建秩序周礼。

赵武子这个人,论到才能,他编录了百器谱,而且确立了一整套租庸制,担任少司寇期间还制定了详细的巡捕警察制度,这都是他的才能啊而论及德行,赵武子将自己的恩惠普及于奴隶、野人、国人、嬖人,他的这些道德将为后人百年传颂,这样的人怎么能怠慢况且论及品级身份,赵武子现在虽然是晋国诸卿中最末的一位,但国君喜爱他,执政韩厥庇护他,副元帅又是他的岳父,这样的人,又如此年幼,你我今后又怎能预料他不会当上执政呢

而且赵武子也是有资格当上执政的人。论家世,赵氏家族在晋国也算得上位于前列的大家族;论本领,赵武子已经具备了晋国诸卿无法超越的才能。这样的人处事谦和而低调,在他还没有发达的时候,我们预先表达尊敬,这是雪中送炭的行为,君上万万不可怠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